[汽車之家 長期測試] 新一期的名爵6混動版長測更新又和大家見面了,前段時間因為女兒的呱呱墜地所以請了半個月的產假,所以這一期的更新周期就比之前要略微長了一些,還請各位見諒。這一期的內容里,我們主要聊一些提車之后的瑣事,比如貼膜、買防踢貼和后備箱墊等等,此外還會給大家重點展示一下整車的儲物空間和儲物能力,下面我們開始。
1/有關駕駛感受方面的補充
在這一期的最開始,我先給大家補充一些有關駕駛感受方面的內容。首先是EDU雙速電驅變速箱,如果您是第一次駕駛上汽新能源汽車的話,那么這臺變速箱的邏輯可能需要稍微適應一下。在此前的試駕會上我們一直以為這臺變速箱的換擋時機是基本固定的,但通過這些天的實際用車后我才發(fā)現(xiàn),它的換擋時機其實是可控的。
怎么解釋呢?我們都知道當駕駛汽油車的時候,在發(fā)動機轉速較高而變速箱還沒來得及升擋的時候,只要輕微的收一點油就可以促使變速箱提前換擋,尤其是對我們非常熟悉的、特別是每天駕駛的車,這個收油的時間就更容易去判斷。我們這樣做的理由很好理解,因為更高的擋位下發(fā)動機轉速更低,更省油。
那么在這臺名爵6混動版上也會有一樣的情況,由于變速箱安裝在輸出端,因此無論是純電還是混動模式下,它都是起作用的。日常駕駛的時候,你會發(fā)現(xiàn)油門踩的深,電動機和發(fā)動機的轉速就會攀升的很高,純電模式的時候耗電量會增大,混動模式的時候發(fā)動機的噪音、振動和油耗也會增加。雖然這種振動和噪音并不比純汽油車強多少,但是在經歷了純電模式那種超級安靜的環(huán)境后,車主難免會變得更敏感。
所以我的做法是干脆再多踩點,讓電動機或發(fā)動機的轉速達到高位之后立刻輕收一點油,這時擋位就會立刻升至2擋。這時如果車輛是純電模式,那么你會發(fā)現(xiàn)電耗會降低一大半,而要是在混動模式下,不僅省電省油了,之前高轉時開始冒尖的發(fā)動機振動和噪音一下就沒有了。而說到這里,我個人也覺得這臺車的原廠變速箱設定更多的是基于純電行駛時的平順性考量的,而在混動狀態(tài)下,如果變速箱的升擋可以調的更積極一些,駕駛感受上或許能得到更高的評價。
另外還有一點就是純電模式下的車速,這是大家所關心的。那么我個人體驗下來,電量充足的狀態(tài)下純電模式完全可以支持100km/h以上的巡航狀態(tài),如果單程不遠或者目的地可以充電的情況下你完全可以這么用。當然我個人的觀點是不用特別去在意模式,一來純電跑高速本身不經濟,二來跑高速時發(fā)動機啟動和不啟動,對車輛的舒適性幾乎沒有區(qū)別,長距離巡航狀態(tài)下汽油機還更經濟一些。
2/上牌之后還需要做什么
在上次更新里,我的這臺名爵6混動版已經完成了上牌工作,接下來要做的就是貼膜了,尤其是在炎熱的夏天,開著一臺沒有太陽膜的車對我這個日光性皮炎患者來說實在有點折磨,稍被太陽曬一會兒就會皮膚過敏。這里要注意的是,如果你的車還沒有上牌,最好不要先去貼膜,不然車管所有很大幾率會不允許驗車,再去找黃;ㄥX辦事就沒必要了。
貼膜并不是自費的,而是購車時贈送的,所以品牌也就沒什么可挑的了。我購車所在的百聯(lián)汽車廣場里只有一家貼膜的店,無論你在這里購買的是名爵或是其他品牌的車,都是在這里貼膜,所以貼膜的時間就比較緊張,需要提前2-3天和4S店里預約好。
整個貼膜用時大概1小時左右,我選擇的是顏色稍淡一些的膜,顏色太深的膜可能防曬效果更好,但是夜間開車太影響安全了。還有的朋友可能會要求前后風擋不要貼膜,比如我的同事盛元珺就是堅定的前后風擋不貼膜主義,的確前風擋不貼膜看的會更清晰一些,但大太陽天開車出門也更曬一些,因人而異吧。
貼膜之前需要將貼在玻璃上的行車記錄儀取下,這就是我為什么說討厭黏膠式行車記錄儀架子的原因了,很難取不說,取一次基本上膠就廢了,吸盤式的架子就沒有這樣的問題。同理,如果您確定了要貼膜的話,ETC等需要粘在擋風玻璃上的設備也最好等到貼完膜之后再去申請,以免不必要的麻煩。貼完膜之后3-5天不要開窗,不要往車窗上粘東西。
除了貼膜之外,我還買了車門防踢貼,顧名思義就是防止車門下端被腳踢壞踢臟的保護貼。像我這樣習慣性下車用腳踢門的人特別需要這樣的東西,不然黑色的車門內飾板上就全是灰色的泥和劃痕。至于防踢貼,我沒有買“浮夸”的類似仿碳纖維的汽配款,和車門板原有紋理類似的普通深色款簡單又好用。
同理還有后備箱墊,后備廂因為會放不同的東西,而且很多都是臟兮兮的,還有塑料箱子被拖來拖去,所以原車的絨面內襯時間不長就會起毛,而且比較難打理,所以有個墊子對于家用車來說還是很實用的。在選購后備箱墊的時候,我的需求也是材料一定要好,起碼厚實無異味,而式樣上越簡潔、越沒有存在感越好。此外還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名爵6混動版和汽油版車型的后備箱墊造型是不一樣的,如果您也是名爵6的車主,這點一定要注意。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