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轎車市場,舉步維艱:(2003-2006年)
其實截止至2003年之前,東南汽車的發(fā)展可謂是非常順利,穩(wěn)健、成功。甚至有不少國內(nèi)的企業(yè)到東南去學習成功的經(jīng)驗。不過在2003年,自東南汽車投身轎車事業(yè)之后,一切就開始發(fā)生轉(zhuǎn)變。
其實早在東南汽車成立之初,東南就已經(jīng)開始準備投身轎車行業(yè),而且也為生產(chǎn)轎車做足了準備。2003年以三菱LANCER打造的東南菱帥正式面世,三菱LANCER是以運動著稱的車型,因為其出色的運動功底,以至于被不少人追捧,這款車可說在今天也是三菱旗下的明星車型,所以東南汽車引進這款車型也無可厚非。
當時菱帥的長寬高為4430×1700×1415 (mm),軸距2500 (mm),搭載三菱4G18 1.6L發(fā)動機,最大功率為99馬力(73kW),最大扭矩為136N·m,采用5速手動變速箱和4速自動變速箱,懸架采用了當時緊湊型車相對先進的前麥弗遜和后多連桿式懸架。
菱帥的售價為12.38萬-17.88萬元,在當時這款車型的整體性能相當不錯,它的到來也使得東南汽車的發(fā)展在2003年達到了前期的頂峰,包括得利卡和富利卡在內(nèi),這一年東南汽車的銷量達到了83533臺,而其中菱帥的月銷量最高達到了5000多臺。另外這一年,戴姆勒-克萊斯勒投資公司與東南(福建)汽車工業(yè)有限公司達成了合作協(xié)議,在福建生產(chǎn)奔馳商用車,即后來大家熟知的威霆、唯雅諾等車型。
到了2004年,東南汽車推出了一款MPV車型--菱紳,這款車型在推出之初競爭對手瞄準的是別克GL8,銷售目標為3000臺/月,但是由于當時的MPV市場極度不成熟,加上GL8的地位至今都無MPV能夠撼動,以至于菱紳的命運極度慘淡,在年銷量僅為3000多臺的情況下,堅守了3年之后,2007年草草收場。
2004年東南汽車雖然信心滿滿做出了12萬臺的全年銷量計劃,但是事實卻未能如愿,而且還比較慘淡,只完成了6萬多臺,這一年東南汽車開始虧損。其實經(jīng)過這幾年的發(fā)展,東南汽車和中華汽車合資的一些問題也開始凸顯,首先最大的問題就是對新品的研發(fā)能力,基本上當時的東南汽車在技術(shù)能力上是完全依靠中華汽車,而中華汽車本身卻依賴的是三菱汽車,自身實力也不強。因此東南汽車在引進中華汽車旗下產(chǎn)品的時候,并沒有能力做本土化的改進。
其次就是品牌影響力和營銷能力,此前在輕客市場的競爭中,產(chǎn)品力占據(jù)最為重要的位置,而品牌大小、營銷水平高低并非決定性因素。一旦趟入轎車的河流,后者的地位一下重要起來,甚至比前者更為重要,而東南汽車的總經(jīng)理一直是由臺灣方面派人擔任,對于大陸市場的認知確實有限。品牌影響力不用多說,東南汽車作為一家成立了只有幾年的企業(yè),自然品牌知名度不夠強。
正是因為新產(chǎn)品的缺乏,以及營銷手段的不足,以至于東南汽車在與對手的競爭中缺乏優(yōu)勢,不僅如此這一系列的問題在隨后的幾年中一直沒有改善。要知道在中國汽車市場高速發(fā)展的那幾年,6萬臺的銷量,對于東南這樣的企業(yè)無疑是無法滿足盈利需求的。
2005年,在無新品的情況下,銷量依然只有6萬臺。2005年底,凌玉章制定了福汽集團十一五計劃,根據(jù)這個計劃,2010年,福汽集團將年產(chǎn)50萬輛汽車,其中東南汽車30萬臺,福建奔馳商用車項目10萬臺,其他10萬臺。如此,他將安心到點退休。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