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要減肥車要減重,但這對電動車來說太難了,布置在車底的電池組是無法回避的難題,全鋁車身結構似乎會是個不錯的選擇。但正是因為電池組帶來的龐大自重,也對車身剛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Taycan(參數(shù)|詢價)放棄了輕量化的全鋁結構,還是選擇了更加傳統(tǒng)的鋼鋁混合結構,也算是在輕量化和剛性之間取得了平衡。
Taycan的充電蓋使用了和概念車相同的隱藏式設計,開啟后會收到車內(nèi)。這套機構配備了兩顆電機,可釋放最大4N·m的驅動力,在極寒天氣下自動破冰功能保證充電口正常開啟,不過這個功能只在Taycan Turbo S上標配,普通版Taycan Turbo需要花0.58萬元來選裝。
每次評價一輛車的時候我不愿意把時間放在外觀內(nèi)飾的造型上,這些東西就擺在這兒,你覺得好看就好看,不好看就不好看。但是對于Taycan,我還是想表達一下敬意,在一輛量產(chǎn)車上你可以同時看到1963年和2019年這跨越56年的設計元素,確實考驗設計師的功底。不過你以為這就完事了?早著呢,往下看。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