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代高爾夫Mk3(Typ 1H)——1991年至1997年
敞篷版回歸、新增旅行版和六缸高爾夫現(xiàn)身
第三代高爾夫于1991年8月亮相,同年11月正式在歐洲市場發(fā)售。第三代高爾夫車身線條一改此前棱角分明的設(shè)計,整車造型更加圓潤。大燈造型由上一代的矩形設(shè)計改為內(nèi)側(cè)橢圓形的不規(guī)則樣式,黑色橫條型進氣格柵視覺效果更為修長,這種感覺來源于大燈和進氣格柵下方與車身同色的裝飾條面積被刻意放大。前杠兩側(cè)轉(zhuǎn)向燈與霧燈融為一體,粗壯的防擦條與前杠下方的黑色唇邊遙相呼應(yīng)。
觀察第三代高爾夫的車尾不難發(fā)現(xiàn),大眾設(shè)計師似乎并不愿意對新車做過多的修改,以至于第三代高爾夫更像是上一代的改款車型。與上一代車型相比,第三代高爾夫的后備廂開口更大,如此設(shè)計大大增強了實用性。如果你要問我第三代高爾夫車尾還有哪些改變?好吧,大眾標識從后牌照下方移到了上面。第三代高爾夫軸距并未增加,仍然保持上一代車型相同的2470mm,但整車尺寸分別增加到長4074mm,寬1694mm,高1428mm,車重1100kg。
與變化不大的外觀相比,第三代高爾夫的內(nèi)飾讓看慣了大眾車的人們眼前一亮。中控臺樣式整體性大大提高,內(nèi)飾用料改進明顯,已脫離了前兩代車型略顯廉價的印象。中控臺各功能區(qū)劃分明顯,大燈開關(guān)從此前的按鍵式改為我們所熟悉的旋鈕式,儀表盤樣式更加緊湊,時鐘已不再單獨占用儀表的主要位置,取而代之的是電子時鐘。
第三代高爾夫采用前麥弗遜、后扭力梁非獨立式懸架,其配置也更加豐富,轉(zhuǎn)向助力和高位剎車燈已成為標配,電動車窗、電動天窗、后視鏡電動調(diào)節(jié)、立體聲音響、遙控鑰匙和安全氣囊等配置紛紛出現(xiàn)在第三代高爾夫身上。不可否認,與上一代車型相比,第三代高爾夫配置確實更加完善,但在眾多廠商紛紛推出兩廂掀背車的黃金年代,第三代高爾夫的優(yōu)勢已并不明顯。此外,大眾在1993年推出了一款帶有Schwungnutzautomatic(簡稱SNA)啟停系統(tǒng)的1.9升柴油動力車型,但其復雜的結(jié)構(gòu)和高昂的成本并未受到市場的認可。
大眾為第三代高爾夫提供了多種動力組合,包括1.4升、1.6升和1.8升的直列四缸自然吸氣發(fā)動機,其中1.6升發(fā)動機最大功率100馬力(74kW)/5800rpm,最大扭矩140N·m/3500rpm,0-100km/h加速時間11.2秒,最高時速188km/h。根據(jù)不同車型分別裝備了4速、5速手動變速箱和4速自動變速箱。此外,第三代高爾夫還提供三種不同動力的1.9升柴油發(fā)動機,其中裝備渦輪增壓的1.9 TDI車型最大功率110馬力(81kW),最大扭矩235N·m。
值得一提的是,在1991年推出的第三代高爾夫產(chǎn)品陣營中,一款搭載六缸發(fā)動機的車型尤為搶眼,這就是高爾夫VR6。六缸發(fā)動機擁有良好的線性輸出,但由于體積較大,很難安裝在像高爾夫這種緊湊型轎車上,VR6發(fā)動機的出現(xiàn)彌補了這一缺憾(點擊進入 1/2的W12 解析大眾VR6發(fā)動機)。該車搭載2.8升VR6自然吸氣發(fā)動機,最大功率174馬力(128kW)/5800rpm,最大扭矩235N·m/4200rpm,其0-100km/h加速時間7.6秒,最高時速可達240km/h。1994年,高爾夫VR6的發(fā)動機排量提升為2.9升,其最大功率達到190馬力,最大扭矩提升至245N·m。就此,高爾夫VR6成為六缸高爾夫的鼻祖。
性能版高爾夫VR6上市后的第二年,大眾推出了第三代高爾夫家族中的當家花旦——GTI。也許是VR6的出現(xiàn)已經(jīng)讓車迷們大呼過癮,相比之下,第三代GTI難免顯得有些黯然失色。GTI經(jīng)典的紅邊進氣格柵并沒有出現(xiàn)在第三代車型上,取而代之的是與車身同色的進氣格柵。無論外觀還是內(nèi)飾設(shè)計,第三代高爾夫GTI與普通版高爾夫并無太大差異,這使得GTI缺失了運動版車型應(yīng)有的專屬感。動力方面,第三代GTI搭載2.0升直列四缸自然吸氣發(fā)動機,最大功率116馬力(85kW)/5400rpm,最大扭矩166N·m/3200rpm,0-100km/h加速時間9.9秒,最高時速210km/h。
也許是由于最初推出的第三代GTI與“小鋼炮”的稱謂相差甚遠,大眾在1993年1月追加了GTI 16V車型,該車搭載2.0升直列四缸16氣門發(fā)動機,最大功率150馬力(110kW)/6000rpm,最大扭矩180N·m/4600rpm,其0-100km/h加速時間8.1秒,最高時速225km/h。GTI 16V的推出總算是為“GTI”挽回了一些顏面,但由于第三代高爾夫常出現(xiàn)底盤、門檻及后備廂蓋銹蝕的情況,不少消費者認為其質(zhì)量遠不如第二代高爾夫穩(wěn)定。加之有高爾夫VR6這位“精神領(lǐng)袖”坐鎮(zhèn),第三代GTI處境顯得有些尷尬。
1992年春天,大眾汽車賽事運動部門嘗試開發(fā)一款以第三代高爾夫為基礎(chǔ)的賽車用來參加WRC世界拉力錦標賽,這款大眾計劃征戰(zhàn)賽場的拉力賽車被命名為A59。發(fā)動機蓋上的三個開孔預示了其暗藏的強悍性能,A59采用全時四驅(qū)系統(tǒng),搭載一臺2.0升直列四缸16氣門渦輪增壓發(fā)動機,最大功率275馬力(202kW)/6000rpm,最大扭矩375N·m/3500rpm,配備6速手動變速箱,其0-100km/h加速時間僅為4.2秒,最高時速250km/h。
然而在1994年,由于A59高昂的研發(fā)成本,大眾決定終止該項目,最終A59僅生產(chǎn)了2臺,其中一臺被私人收藏,另一臺被沃爾夫斯堡大眾汽車博物館永久珍藏。雖然A59胎死腹中,但仍舊沒有擊垮高爾夫征戰(zhàn)賽場的夢想。大眾賽事運動部依然堅持使用第三代高爾夫賽車參加拉力賽事,相比上一代高爾夫在賽場擁有的較高出鏡率,第三代高爾夫賽車顯然早已被人們淡忘。
聊完了GTI,讓我們將目光集中在強勢回歸的高爾夫敞篷版之上。高爾夫敞篷版在第二代車型中遺憾的缺席,1993年9月,大眾推出了人們期待已久的第三代高爾夫敞篷版。該車同樣采用第一代高爾夫敞蓬版的手動軟頂結(jié)構(gòu),雖然車尾短小,但結(jié)構(gòu)簡單、布局合理的軟頂設(shè)計使后備廂空間得以有效利用,B柱位置的橫向防傾桿設(shè)計則源于第一代敞蓬高爾夫。20世紀90年代,大眾汽車贊助當時當紅的三支搖滾樂隊的歐洲巡演,并在1994年至1996年間推出了Pink Floyd、Rolling Stones和Bon Jovi限量版車型。
1993年可謂是高爾夫家族“人丁興旺”的一年,與高爾夫敞篷版一同推出的還有一款名為Variant的第三代高爾夫旅行版。看慣了高爾夫以往緊湊、靈巧的形象后,再看高爾夫旅行版可能會一時難以接受。在軸距基本保持不變的情況下,后備廂被硬生生地拉長了,車尾造型也與普通高爾夫截然不同。第三代高爾夫旅行版整車尺寸為長4340mm、寬1695mm,高1430mm,軸距2475mm,車重1160kg除高爾夫GTI 16V裝備的2.0升16氣門發(fā)動機外,高爾夫旅行版涵蓋了家族所有動力配置,其中包括2.9升VR6發(fā)動機。高爾夫旅行版的推出是為了滿足當時歐洲市場對旅行車日益膨脹的需求,其競爭對手鎖定為福特Escort和歐寶雅特的旅行版車型。
1996年,為了慶祝GTI問世20周年,大眾推出了限量1000臺的第三代高爾夫GTI 20周年紀念版(600臺標準版GTI、150臺16氣門GTI和250臺1.9升TDI車型)。進氣格柵上鑲嵌有紅色GTI標識,經(jīng)典的GTI“紅線”貫穿前、后保險杠和側(cè)面防擦條之中。該車采用16英寸BBS RS合金輪轂,剎車卡鉗被噴涂為醒目的紅色,熏黑霧燈和不銹鋼排氣管使其更加與眾不同。白底儀表盤、帶有GTI標識的格紋RECARO運動座椅和經(jīng)典的高爾夫球擋頭令其別具一格。該車標配雙安全氣囊,可選裝如電動天窗、自動空調(diào)、CD音響系統(tǒng)和黑色金屬車漆等多項配置。20周年紀念版GTI的推出,讓大眾再一次將人們的視線引領(lǐng)到這輛“小鋼炮”身上。
幾乎每一代高爾夫家族中都少不了一位其貌不揚的成員,第三代高爾夫眾多車型中一個名為Harlequin(小丑)的家伙脫穎而出。這輛渾身上下五顏六色的高爾夫是大眾公司為參加國際車展而獨創(chuàng)的設(shè)計,車身各部位采用不同顏色的涂裝,其花哨的程度好比馬戲團的小丑。該車在車展中一經(jīng)亮相便引起公眾巨大的反響,人們對高爾夫小丑的極大興趣令大眾公司感到不可思議。大眾決定投產(chǎn)高爾夫小丑,該車可選裝幾款不同樣式的輪轂,小丑版織物座椅和銀色儀表盤令其更加活潑。最終,高爾夫小丑的產(chǎn)量鎖定為264臺。6年的生命周期內(nèi),第三代高爾夫共售出約4805900臺,雖然兩廂轎車競爭日趨激烈,但如此銷量依然證明了第三代高爾夫強大的市場競爭力。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