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輛代號/別稱:EG6
所屬車隊:夜之子
莊司慎吾在《頭文字D》中是一位性格被刻畫得相當飽滿的配角,以“下坡賽”以及“膠帶殊死戰(zhàn)”而令人印象深刻。由于隊友兼死對頭中里毅輸給拓海,為了讓自己在車隊中樹立新的領導地位,而向拓海提出“膠帶殊死戰(zhàn)”的挑戰(zhàn),但起初拓海毫無戰(zhàn)意,為了誘惑拓海出戰(zhàn),在某天晚上的秋名山上挑釁拓海好友武內樹,在阿樹甩尾的同時頂撞其車尾,使得阿樹失控撞車。拓海知情之后一氣之下便赴約了,起初拓海完全不知道右手綁在方向盤上是多么危險的事情(前置后驅車會因此轉向不足),在第一個彎差點失控,隨著比賽的進行,拓海逐漸抓到感覺以及“膠帶殊死戰(zhàn)”的訣竅,最后慎吾為了不讓拓海勝出,打算與拓海相撞同歸于盡,被拓海巧妙的閃躲。
這一橋段的情節(jié)頗有些美式電影風格:壞人最終都不會得逞。而比賽結束了,看到他撞車后眼里的淚光,心疼的摸著自己的愛車,也不免讓人心生憐憫,接著池谷一行人趕到。在慎吾和他們的對話之后,又讓人覺得,也許原來的那個不擇手段的慎吾不是真正的他,也許真正的他是害怕被傷害,才會像刺猬一樣豎起滿身的刺,讓人難以靠近,一個看似狡猾邪惡的壞蛋原來也有著不為人知的軟弱的一面。扯遠了,下面來看看他的座駕本田思域EG6吧。
型號EG是本田思域的第五代車型,而SiR正是其中最高性能的版本。在本田推出高性能車型Type-R版本之前,SiR就是最高性能本田的標志。EG6采用代號為B16A的雙頂置凸輪軸VTEC發(fā)動機,最大輸出功率達到170馬力,紅線轉速8200轉。EG6 SiR也是標志著思域正式成為日本廉價性能車的代表,它的大受歡迎也為后來的Type-R家族的誕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其貌不揚的本田小車思域EG6之所以適合改裝與競速,與本身極其輕巧的車身設計有著很大的關系(900公斤),不計成本的雙叉臂結構前懸掛系統(tǒng)也使得EG6即便是前置前驅的布局,依然擁有相當出眾的操控性能。再來就是那臺被稱作本田高性能VTEC發(fā)動機祖師爺的B16A,170馬力的動力用在一臺900公斤重的小車上,性能自然相當了得!
直至1995年,被稱作“大眼雞”的新一代思域EK系列上市,思域EG6也依然是改裝玩家與車隊的“明星”車型,而本田后續(xù)推出的性能更為強勁的B16B、B18C等紅頭發(fā)動機流用于小巧的EG6車身的案例更是不勝枚舉,思域EG6也逐漸涉及到更多的改裝風格,例如異想天開的美國人就有把思域加上大號渦輪用于直線加速賽的。
其實論其發(fā)動機性能,在現(xiàn)實中,當年本田的看家B系列發(fā)動機始終擊敗在《頭文字D》中神話的豐田4A-GE發(fā)動機,讓豐田的小排量高性能發(fā)動機在本田面前多少有些抬不起頭來。當然,我們沒有必要去糾結于孰優(yōu)孰劣,畢竟前驅車型的EG6與后驅的AE86在設計上有著天壤之別。我們只需要知道,作為一款如此親民的性能小鋼炮,本田EG6承載了太多人年輕時的美好回憶。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