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續(xù)航
小五的續(xù)航能力實際并不算差,最主要的痛點在于冬夏兩季續(xù)航里程的差值浮動太大,從最差的101.7km到最好的170km讓人感覺不太靠譜。這樣的續(xù)航表現(xiàn)和現(xiàn)如今充電樁的建設維護水平,使電動車只能滿足市內的通勤需求,不建議進行任何長途駕駛。而且即便是市內的通勤,也強烈建議車友算好回程的電量,或者確認中途有靠譜能充電的地方,不然還是會有被撂在路上的風險。
上面這張圖展示了我在冬季測試小五續(xù)航極限時的緊張心理,試想一下,如果是在早晚高峰的公路上行駛,突然遇到斷電的情況該多嚇人啊,即使車輛還有轉向助力和剎車助力也會讓人一慌。尤其是這么短的續(xù)航里程,在擁堵的帝都行駛真的讓人很沒有信心。
◆ 幾點滿意和不滿意
● 不滿意
iEV5富有爭議性的前臉設計,在前段時間的小改款之后反而被扭轉成了優(yōu)勢。改款車型改名iEV5+,外觀變化主要集中在前臉的中網和霧燈部分,以及新更換的前后標識。內飾和其他部分基本沒有變化。我細細比較了一下新老前臉的差異,發(fā)現(xiàn)重新設計的前臉并沒有更換車燈就有了很棒的效果,可見把車做漂亮對江淮也并不算什么難事,既然如此一開始就這么做豈不是更好嗎?
前兩天一輛和我同款同色的小五在北京三里屯自燃的小視頻火爆了我的朋友圈。這件事雖然是個案,但也令人質疑電動車的安全性究竟如何,尤其是這樣上市只有一年多的車型。在我這么長時間的使用中,小五也確實出現(xiàn)了讓我很不滿意的質量問題,就是最最基本的手剎失靈問題。在提車不到五個月的時候手剎就無端出現(xiàn)這樣的問題實在讓我難以接受,給我造成的麻煩和危險更不用多說。平時車里我都常備兩塊板磚,要是停個車遇到點坡還能墊著點防止溜車,只是這套動作一個人完成還是難了點。
這套反應遲鈍的多媒體系統(tǒng)有時候真的挺讓人捉急:倒車影像經常慢半拍或者黑屏;導航規(guī)劃路徑經常把當前位置搞錯,只有在行駛出一段距離之后才會反應過來重新規(guī)劃路徑;語音識別功能在激活的時候反應較慢,使用過程中的識別速度能稍微好點,但也不夠順暢。有時候在開啟導航的情況下切換歌曲,就會遇到近似死機的狀態(tài),要過五六分鐘才會有反應。
● 滿意
順暢輕盈的駕駛感受算是我最滿意小五的一點了,輕盈的方向盤和低速時比較直接的動力輸出,讓這輛小車駕駛起來很是輕松。這一點對于定位于日常城市通勤的小五來說真的很討人喜歡。借用我一個閱車無數(shù)的同事的話來形容,這車就和公園里的四輪電瓶車似的,能上環(huán)路,還能跑跑高速。
后排幾乎純平的地板給人感覺很舒服,加上本身表現(xiàn)就挺寬裕的后排空間,對后排的乘客來說都算是優(yōu)待了。
寬大的后備廂空間可以輕松地放下一張折疊床,無論是縱深還是高度都有著不錯的表現(xiàn),這在同級別的電動車型中算是十分出色的了。
■ 總結
最后,還是要感謝小五這么長時間的陪伴,歷代iEV車型的不斷進化,都承載了江淮在發(fā)展電動車道路上所做出的努力與進步。雖然現(xiàn)在的小五還有一些缺點,但可以肯定的是這不會是江淮的最后一輛電動車型,那就一定還會有更好的產品得以呈現(xiàn)。回歸小五本身還是有不少提升空間的,像類似手剎這類簡單基本的問題,廠家在出廠前通過嚴格檢查就可以做到更好,對消費者更加負責。在做保養(yǎng)保修時,為員工做好相應的安全防范措施也是對彼此的負責。
至于電動車型到底值不值得購買的問題,我覺的首先要刨除政策對自己的影響,認真考慮自己的用車需求和用車環(huán)境是否真的適合使用電動車。像小五這樣續(xù)航里程在100km到170km之間的電動車型,基本可以滿足上下班或者接送孩子的任務,作為市區(qū)通勤工具還算可以。用車的環(huán)境需要實際考慮充電的問題,提前咨詢好在家安裝充電樁的一些問題,了解清楚自己所在城市的充電站情況。如果這些都不是問題那就可以進入挑選電動車型的環(huán)節(jié)了。但就目前的充電環(huán)境來看,從我個人角度還是不會輕易選擇電動車型的,在解決了這一問題之后,電動車與傳統(tǒng)燃油車不同的駕駛感受,和更低的后期費用還是會讓我有所期待,而且相信到那個時候電動車市場也會有長足的進步,有實力去吸引更多的消費者。(文/圖 汽車之家 姬振嘉)
相關鏈接: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