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品牌歷史] 兩年前,來自意大利的菲亞特汽車集團和來自美國的克萊斯勒汽車集團重組為菲亞特克萊斯勒汽車公司(FCA),并由此躋身全球第七大汽車制造商。菲亞特和克萊斯勒都是擁有悠久歷史的汽車廠商,在百年發(fā)展過程中,它們又各自兼并了本國的多個經(jīng)典汽車品牌。本文,我們將首先來盤點一下意大利FCA(前菲亞特汽車集團)旗下的品牌:菲亞特、藍旗亞、法拉利(2016年已獨立)、Abarth、阿爾法羅密歐、瑪莎拉蒂。
● 菲亞特(1899年成立,2014年重組為菲亞特克萊斯勒集團)
1899年7月11日,喬瓦尼·阿涅利聯(lián)合其他幾位意大利企業(yè)家和貴族共同成立了意大利都靈汽車公司,簡稱F.I.A.T.。阿涅利從Ceirano公司購買了車型專利,并利用買來的技術(shù)在制造出菲亞特的首款車型4 HP。該車在1899年僅制造了8輛,第二年又制造了18輛便宣告停產(chǎn)。
菲亞特4 HP的車身尺寸長寬高為2300mm×1420mm×1450mm,軸距為1470mm,車重680kg,車上可乘坐兩人。該車動力系統(tǒng)搭載了最大功率4.2馬力的0.7L雙缸水冷發(fā)動機,匹配3速手動變速箱,最高車速達到了35km/h,百公里油耗約為8L。
從1902年起,菲亞特開始參與賽車運動。1903年,菲亞特推出了首款卡車24 HP。1905年,菲亞特收購了為其生產(chǎn)發(fā)動機的Ansaldi公司。1908年,菲亞特在美國建立了分公司,同年,菲亞特開始涉足有軌電車和船用發(fā)動機的生產(chǎn)。1912年,菲亞特潤滑油公司成立,隨后幾年,菲亞特又開始在鋼鐵、鐵路、電氣及公共交通等領(lǐng)域拓展業(yè)務(wù)。
在歷經(jīng)了兩次世界大戰(zhàn)的洗禮后,菲亞特逐漸發(fā)展壯大,并收購了藍旗亞、法拉利、Abarth幾大意大利汽車品牌。1979年,汽車部門從菲亞特集團中獨立出來,成立了菲亞特汽車有限公司,菲亞特集團還擁有:菲亞特航空、Ferroviaria軌道交通、菲亞特Trattori卡車、菲亞特工程、柯馬、泰克西以及Magneti Marelli等公司。80-90年代,菲亞特又成功收購了阿爾法羅密歐和瑪莎拉蒂。
在將眾多意大利本土汽車品牌收入囊中后,菲亞特又對克萊斯勒表現(xiàn)出了極為濃厚的興趣。當克萊斯勒與戴姆勒集團“分手”,同時遭受金融危機瀕臨破產(chǎn)時,菲亞特決定并購克萊斯勒。從2009年起,菲亞特逐步購入克萊斯勒股份,2014年1月,菲亞特完成了對克萊斯勒的全面收購,兩家企業(yè)正式合并為菲亞特克萊斯勒汽車公司(FCA),并由此躋身世界第七大汽車集團。
● 藍旗亞(1969年被菲亞特集團收購)
1906年11月29日,曾經(jīng)是菲亞特賽車手的文森佐·藍旗亞與朋友Claudio Fogolin在都靈創(chuàng)立了藍旗亞汽車公司。藍旗亞品牌的首款車型Alfa在1908年都靈車展正式發(fā)布,該車是為參賽而生,車身軸距為2820mm,總共制造了超過100輛。Alfa的動力系統(tǒng)搭載了最大功率28馬力的2.5L直列四缸發(fā)動機,傳動系統(tǒng)匹配4速手動變速箱,最高車速可達90km/h。
藍旗亞的車標由意大利藝術(shù)家Carlo Biscaretti di Ruffia在1911年設(shè)計,車標中間是一柄掛著藍旗的長矛,旗上的LANCIA一詞在意大利語中正是“長矛”之意,旗幟后面是車輪的圖案。1913年推出的藍旗亞Theta是歐洲首款標配了完整電氣系統(tǒng)的量產(chǎn)車型,而1922年問世的Lambda則是藍旗亞首款采用承載式車體結(jié)構(gòu)的車型。
1937年,品牌創(chuàng)始人文森佐·藍旗亞因心臟病而去世,他的妻子和兒子接管了公司的控制權(quán)。進入50年代后,藍旗亞開始涉足各大汽車賽事,藍旗亞D24賽車贏得了包括1953年Carrera Panamericana、1954年Mille Miglia、1954年Targa Florio等眾多大賽的勝利,藍旗亞D50賽車還參加過一級方程式錦標賽(F1)。
1955年,意大利Pesenti家族接管了藍旗亞汽車。1969年,藍旗亞又被并入了菲亞特集團。進入70年代后,藍旗亞開始在拉力賽場上發(fā)力,并在隨后20年中取得了至今都無人能及的偉大成就,包括十次世界拉力汽車錦標賽(WRC)的制造商總冠軍。不過,藍旗亞在民用車市場卻給人留下了不可靠的印象,多款車型都出現(xiàn)了嚴重的質(zhì)量問題,品牌也逐漸走向衰落,如今僅剩小型車Ypsilon一款車型。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