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長期測試] 大家好,我是文化團隊的李昊鵬。為了盡量避免內(nèi)容重復,蒙迪歐長期測試我們將以外觀、動力、空間和各項功能體驗等幾大類為您逐一介紹這款新車的使用情況。在如今國內(nèi)中型車市場中,福特新蒙迪歐憑借驚艷的外觀設計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對其外表的改變大家也是褒貶不一,今天我們就來聊聊蒙迪歐的外觀及內(nèi)飾設計的一些亮點。
●為什么要參加福特蒙迪歐長期測試?
我近期準備換車,目標鎖定在30萬元之內(nèi)偏運動的中型車,經(jīng)過層層篩選,最終打算在別克君威GS、豐田銳志和福特蒙迪歐中選其一。君威GS和銳志都剛剛經(jīng)過改款,而福特蒙迪歐是換代車型,得知編輯部準備購置福特蒙迪歐旗艦型進行長期測試,正好借此機會能深入體驗一下這款目前人氣較高的新車。(點擊查看汽車之家其他長期測試車情況)
從王昊手里接過蒙迪歐鑰匙之后,我進行了為期兩周的深入體驗。在我看來,長期測試的宗旨就是以一位車主的身份去體驗一款車,發(fā)現(xiàn)它的優(yōu)點及不足,從而將這款車最真實的一面呈現(xiàn)在大家面前。既然是作為蒙迪歐車主,拿到車的第一時間我就混進了福特民間車友會,相信不少買新車的朋友都會做同樣的事。趁著周末,我極其得瑟地開著新蒙迪歐參加了一次車友聚會,期間還偶遇了一位蒙迪歐-致勝GTDi240至尊型的車主,正好借此機會來個對比體驗。
不得不說,福特為蒙迪歐設計的新造型確實相當搶眼,蒙迪歐-致勝上小下大的進氣格柵到了蒙迪歐這里剛好反了過來。與稍顯天然萌的蒙迪歐-致勝相比,蒙迪歐的前臉造型則極具攻擊性,發(fā)動機蓋上突起的線條更使整車充滿力量感。引用蒙迪歐-致勝車主原話就是:“倆車放一起感覺致勝突然變得有些老氣了”。確實,蒙迪歐的新造型無疑會俘獲一批年輕消費者的心。
蒙迪歐-致勝車主蹲在蒙迪歐前面一言不發(fā)的陷入沉思中,半天蹦出來一句“像,真像!”。好吧,我知道他在想什么。從這個角度看,蒙迪歐的大嘴加上虎視眈眈的眼神的確很“阿斯頓”,以至于每天早上到公司同事們打招呼的內(nèi)容大多都是“開阿斯頓來的啊?”、“阿斯頓好開么?”之類的。這種“攀高枝”的設計并非所有人都會買賬,但不可否認的是,它絕對能為你贏得足夠的回頭率。
和擁有超跑面孔的前臉相比,蒙迪歐的車尾造型未免有些低調(diào)的離譜,和蒙迪歐-致勝放在一起一看就是親哥倆。相似的側面造型、凹陷的后備廂蓋設計和如出一轍的尾燈,蒙迪歐很好的繼承了蒙迪歐-致勝這些特點。豐富的側面線條和集成在后杠下方的排氣口為蒙迪歐在細節(jié)處理上加分不少。對長期測試來說,加入車友會最大的好處就是能從車主口中聽到最真實的聲音,看過蒙迪歐之后,蒙迪歐-致勝車主表示很心動,我想這應該能代表廣大蒙迪歐-致勝車主的心聲。
蒙迪歐取消了蒙迪歐-致勝中控臺大面積的木紋裝飾,取而代之的是亞光銀邊框及少量木紋裝飾條,如此一來,蒙迪歐年輕了許多,其中三輻方向盤功不可沒。MyFord Touch車載多媒體互動系統(tǒng)的8英寸觸摸屏分辨率及色彩表現(xiàn)還算不錯,屏幕下方的SONY字樣對于80后經(jīng)歷過“隨身聽”時代的人來說很有感覺。屏幕下方的大量觸控按鍵賣相給人感覺科技含量很高,至于實際使用情況,我們將在蒙迪歐長測后續(xù)文章中為大家逐一講解。總的來說,蒙迪歐內(nèi)飾的改變是值得肯定的,畢竟它迎合了更多年輕消費者的審美。
蒙迪歐-致勝內(nèi)飾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那又細又長的擋桿,福特終于為蒙迪歐換上了一個更加秀氣且手感還不錯的擋桿。曾經(jīng)蒙迪歐-致勝最引以為傲的就是儀表盤里那塊面積還算不小的液晶屏幕,而蒙迪歐這次除了轉速表和時速表外圈的刻度外,多功能液晶屏占據(jù)了儀表盤大部分面積,尤其是夜間,儀表盤視覺效果非常炫目,當然,除了那兩道惱人的反光外。另外,短暫感受了致勝之后,蒙迪歐的裝配工藝確實比蒙迪歐-致勝提高了不少。至于內(nèi)飾會不會出現(xiàn)異響等問題,可持續(xù)關注我們之后的蒙迪歐長期測試。
在蒙迪歐-致勝車主的要求下,我打開了蒙迪歐的發(fā)動機蓋,起初我很好奇,兩款車的發(fā)動機艙布局并沒太大區(qū)別,有什么好看的呢?在車主一聲嘆息之后我才明白,原來蒙迪歐-致勝并沒有配備發(fā)動機蓋氣壓挺桿,對于一款20多萬的中級車來說確實有些寒酸,好在蒙迪歐在這點上及時改進了。不過看過蒙迪歐-致勝發(fā)動機艙之后,我非常不理解為什么蒙迪歐的蓄電池保護盒被無情的取消了。
蒙迪歐-致勝采用17英寸輪轂,輪胎規(guī)格為225/50 R17,而蒙迪歐輪轂尺寸升級為18英寸,輪胎規(guī)格235/45 R18,尺寸更大的輪轂和更寬的輪胎視覺效果必然出眾,當然,你要付出的代價就是略微增加的油耗。和車主交流用車感受的時候,他對蒙迪歐-致勝的非全尺寸備胎很不滿意,但當他看過蒙迪歐的備胎后瞬間就釋然了。與蒙迪歐-致勝215/55 R16的備胎相比,蒙迪歐的備胎反而退化到T125/80 R16,這多少讓人感覺有些不爽,除了這位蒙迪歐-致勝車主。
聊完蒙迪歐在外觀、內(nèi)飾方面的進化之后,來看看蒙迪歐在我手里這兩周的油耗表現(xiàn)。我家在東城區(qū)東直門一帶,公司位于海淀區(qū)中關村,每天上下班往返里程為38公里。早、晚高峰時段幾乎全程以10到30公里/小時的速度蠕動,綜合油耗一度在14L/100km左右浮動,周末外出時路況較好,最終油耗鎖定在12L/100km,蒙迪歐油耗比我預期的稍高,但考慮到至少70%時間是在市區(qū)擁堵道路行駛,還是可以接受的。
長安福特蒙迪歐長期測試車油耗記錄(儀表顯示) | |||
日期 | 里程 | 路況 | 油耗 |
2013年11月4日-11月18日 | 814km | 50%為城市嚴重擁堵路段 20%為城市一般擁堵路段 30%為城市/郊區(qū)通暢路段 | 12L/100km |
●本期小結
為了對蒙迪歐進行更為深入的長期測試,我?guī)е傻蠚W加入了福特民間車友會,相信在那里與更多車主交流才能獲得最真實的評價。經(jīng)過兩周的體驗,我對蒙迪歐有了初步的了解。相比蒙迪歐-致勝來說,蒙迪歐外觀、內(nèi)飾確實年輕了不少,裝配工藝也有所提高,而極具爭議的外觀設計正是蒙迪歐最大的賣點之一。之后的兩周時間里,蒙迪歐將交由評測頻道的李毅進行體驗。如果您對蒙迪歐有任何想了解或是想讓我們?nèi)グl(fā)掘的地方,可以隨時在王昊、李昊鵬和李毅的編輯博客中留言。(圖/文:汽車之家 李昊鵬)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