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動力篇
在動力系統(tǒng)的進化上,第一代車型與后兩代車型之間有著諸多本質的區(qū)別。比如第一代車型為后置后驅,而后兩代車型則都是前置前驅;第一代車型為水平對置發(fā)動機,而后兩代車型均為直列式發(fā)動機。
◆ 第一代甲殼蟲
在第一代甲殼蟲銷售的幾十年間,外形的變化并不算多,但發(fā)動機的排量和性能卻是不斷增加。研發(fā)階段時,995ml的發(fā)動機僅有25馬力。1954年,發(fā)動機的排量由1131ml(1.1L)增加到1192ml(1.2L),最大功率也由33馬力提高到40馬力。1966年,甲殼蟲的發(fā)動機再次由1.2L增加到了1.3L。一年后的1967年,發(fā)動機的排量再次提高到1.5L,最大功率也提升至50馬力。全世界生產的最后一輛甲殼蟲排量為1584ml(1.6L),最大功率50馬力,最大扭矩98.1牛米/2200轉。
◆ 第二代甲殼蟲
第二代甲殼蟲裝備過的發(fā)動機型號就更多了,汽油、柴油加在一起總數(shù)接近20款。其中既有1.4L、1.6L這樣的經濟型小排量發(fā)動機,也有1.8T、2.5L、甚至3.2L的VR6發(fā)動機版本。國內比較常見的主要是三個排量,分別是1.6L和2.0L的自然吸氣發(fā)動機以及1.8T的渦輪增壓車型。
◆ 第三代甲殼蟲
2011年上市的第三代甲殼蟲目前共有1.2T、1.4T和2.0T三款TSI汽油發(fā)動機以及1.6L和2.0L的兩款TDI柴油發(fā)動機,與其搭檔的全部為6擋手動和DSG雙離合自動變速箱。美國市場上則提供2.5L自然吸氣發(fā)動機,相應的變速箱也換為了5擋手動和6擋自動變速箱。
從駕駛感受來說,第三代車型的1.2TSI發(fā)動機在性能上相比二代的1.6L發(fā)動機有著非常明顯的提升。不僅油門的響應速度更加靈敏,增壓發(fā)動機在低扭的表現(xiàn)上也要遠遠強于前者。1.2TSI發(fā)動機在80公里/小時的速度下仍能提供很有力的提速推背感,而二代車型的1.6L發(fā)動機基本只能用肉來形容。
● 車主篇
◆ 第一代甲殼蟲
第一代甲殼蟲在海外市場被稱作"The People's Car",這是一輛人人都買得起、用得起的經濟小車。由于保有量巨大,在全球多地也都進行過組裝生產,所以在海外,我們還偶爾能夠看到甲殼蟲在街上行駛的情景。
不過在國內市場,這種情況則完全相反。由于國內既沒有生產,也沒有大規(guī)模的引進過這款經典車型,所以在國內的甲殼蟲總量極少,目前它已經不再是一輛交通工具,而是作為藏品被老爺車迷們收藏。
第一次看到李先生時讓我頗為意外,眼前的這個高大、陽光、帥氣的大男孩居然就是第一代甲殼蟲的車主,這可和我印象中的老爺車收藏家有著不小的差距。不過在逐漸了解了李先生后,我卻覺得他就是最適合甲殼蟲的歸宿。
我們理解的老爺車收藏可能就是一個有錢人買了一輛名貴的老爺車,然后一切相關問題都由專人打理,自己只是偶爾開一開、炫耀一下。這樣的橋段電視里有,但在國內,老爺車的市場并不成熟,所以大多時候,錢并不能解決一切問題。
在國內收藏一輛甲殼蟲不僅需要經濟實力,更需要你對老爺車的喜愛以及對于汽車結構、汽車歷史的了解。從事汽修行業(yè)多年的李先生不僅擁有豐富的汽修知識,手下還有著自己出色的汽修團隊,這些經歷和資源都讓他在修繕這輛甲殼蟲時受益良多。
收藏老爺車是李先生從小的夢想,早在學生時代,《變形金剛》中以甲殼蟲為原型設計的大黃蜂就讓他十分著迷。工作以后,隨著自己對汽車文化、歷史的不斷了解,他也漸漸在心中想到了兩個收藏對象,一輛是今天我們看到的甲殼蟲,還有一輛則是在圖片背景中不時亂入的“大紅旗”。
眼前這輛甲殼蟲在收來時內傷不少,很多零部件都出現(xiàn)了嚴重的銹蝕,車身顏色也被前任車主噴成了黑色。本著還原老車原貌的思路,李先生將新買回來的寶貝完全拆散,并對每一個零部件進行逐一的翻修。
對于無法翻修的零部件,李先生就想辦法從國外收件,所以每次出國回來,箱子里裝的往往不是衣服、特產,而是一個個的甲殼蟲零件。目前這輛甲殼蟲已經處在大修的收尾階段,我們也相約,等甲殼蟲“復活”了一定再來拜訪。
◆ 第二代甲殼蟲
我和車主April已是多年同事,不過因為部門不同,所以平時交流并不多。在外人看來April可能就是典型的白富美,一個開著甲殼蟲的漂亮女孩,每天出入寫字樓,做著清閑的工作,似乎每天的生活就是享受人生。
其實在汽車之家這個集體中,不僅編輯部的同事每天都處在滿負荷工作狀態(tài),技術、營銷、美工的同事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為了新產品上線或客戶需求,熬通宵、占周末都是家常便飯。在接受我對話的前一天,April還工作到凌晨一點,對話之后還要飛上海面試新員工。對于這次編輯部文章的制作,她也是出車、出人,毫無怨言,在這里也對她的義舉表示衷心的感謝。
甲殼蟲是April的第一輛車,買車時重點考慮了甲殼蟲和MINI,由于甲殼蟲的價格更便宜,而且MINI在公司內已經有了一位車主,所以最終選擇了甲殼蟲。嚴格的說April并不是“蟲迷”,不過經過公司多年的耳濡目染,它也對甲殼蟲的三代車型有所了解,并且知道第一代車型在世界范圍內擁有巨大的銷量和人氣。
對于自己的愛車,April認為最吸引她的還是外形設計,圓潤可愛的造型讓她覺得非?ㄍ。而說到地庫停著的那輛蟲三代,她則表示非常不來電,并慶幸自己很早出手了二代車型。在她看來新甲殼蟲拉長的車身破壞了現(xiàn)款車型的對稱性,失去了卡通感。
April買車后也開過不少朋友、同事的車,對比之下也知道自己的車動力偏肉、配置不高。對此她并不遺憾,動力太好的車不容易駕馭,開起來會比較緊張,而很多好車的高級配置也都處于閑置狀態(tài),使用頻率并不高。
目前的這輛甲殼蟲基本是自己駕駛,所以雙門、2+2座椅都不會影響她的使用,反而為日常的停車增加了不小的便利。April的甲殼蟲已經開了兩年多,至今甚至沒有一次剮蹭,更不要說任何小毛病,用她的話說買車其實很簡單,喜歡、適合自己就好。
● 全文總結
在親身體驗了三代甲殼蟲后,我更能體會到初代車型與繼任者之間的區(qū)別。那種簡單、廉價但皮實的特點決定了它無可取代的市場地位,實用但不缺乏趣味,我想這才是它成為經典的真正原因。
在初代車型巨大的壓力面前,二代車型為我們演繹了一個更為女性化的甲殼蟲,對稱的設計、圓滾滾的車頂都讓女生愛不釋手,它在銷量上也許不會成就傳奇,但卻成為了經典車型現(xiàn)代設計的典范。
全新的第三代甲殼蟲在設計上融入了更多的初代車型的設計元素,更精干、更精致、更經濟是這款蟲三代要帶給我們的。這款車在海外已經不再是女士的專屬,而是年輕人體現(xiàn)自己品味的座駕。19.88-29.98萬元的價格與上代車型相差不大,它依然不是"The People's Car",但確實讓男性也有了心動的感覺。(文/圖 汽車之家 劉昱昕 攝 張可)
看完我們的文章后,如果您想立刻了解購買甲殼蟲的具體事宜,可以點擊這里填寫登記,會有專人與您聯(lián)系。如您想得知經銷商處是否有現(xiàn)車,可以點擊這里電話咨詢離您近的經銷商。
相關鏈接:
想不想和汽車之家導購團隊的編輯進行一對一的溝通呢?點擊編輯的照片,你就可以通過新浪微博和他單獨溝通,有什么關于汽車方面問題快來問吧!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