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七代皇冠(1983-1987年)
特點:首次使用四輪獨立懸掛/內飾科技感十足
到了1983年,豐田正式推出了第七代皇冠車型,從這一代車型開始皇冠不再推出兩門版,而全都是四門車型,包括了四門轎車、四門硬頂和四門旅行版,這一代車型的內部代號為S120系列。
這一代車型在外觀設計上與上一代車型比較接近,整體風格依然是以豪華、穩(wěn)重為主。車頭上,第七代皇冠最大的變化是進氣格柵。而車身設計上,第七代皇冠采用了全新設計的C柱,用有機玻璃板裝飾,這一設計在當時被賦予了“水晶式C柱”的優(yōu)雅稱號。此外,尾部線條則變得更加筆直硬朗。
內飾設計上,第七代皇冠采用了諸多電子設備,儀表盤由此前的指針式變成了電子式,中央控制面板上也多了許多小電子屏幕,用以顯示車輛的各種狀態(tài),可以說這一代皇冠科技感十足。配置上,第七代皇冠配備了ABS、電動車窗、雙溫區(qū)控制、前后立體聲音響、磁帶播放機、車載冰箱、自動頭燈、前后閱讀燈以及電動后視鏡等,相當豪華。
動力方面,仍然是第七代皇冠變化最大的地方,這一代皇冠共計配備有2.0L、2.4L、2.8L和3.0L四個排量共計9款發(fā)動機,其中3.0L發(fā)動機是全新增加,其最大功率為190馬力,最大扭矩為260牛米,而其它三個排量發(fā)動機在上一代車型上就有搭載,其中2.8L發(fā)動機共計有化油器、電噴單頂置凸輪軸、電噴雙頂置凸輪軸三個版本,而2.4L柴油發(fā)動機則有直列四缸自然吸氣和渦輪增壓兩個版本。此外,2.0L直列六缸發(fā)動機則又有電噴單頂置凸輪軸、電噴雙頂置凸輪軸和電噴渦輪增壓三個版本。傳動方面依然提供了3速自動、4速自動和5速手動變速箱。
除了動力系統上的變化,第七代皇冠底盤首次采用了四輪獨立懸架,前輪依然使用的是雙橫臂獨立懸架,而后懸架由此前的整體橋改成了單斜臂獨立懸架,此外在此套懸架的基礎上,豐田還為皇冠配備了一套TEMS電子控制半主動懸掛系統,車主可以根據汽車行駛的狀態(tài)和路面情況,手動選擇不同的工作模式來保證車輛的舒適性和操控穩(wěn)定性,相當先進。
第七代皇冠同樣主要在亞洲的一些國家和澳大利亞進行生產,不過這一代皇冠車型是在澳大利亞墨爾本工廠投產的最后一款皇冠車型,至此之后,澳大利亞工廠全線停止了皇冠車系。此外,值得一提的是第七代車型是第一款大批量進入中國的皇冠。
◆ 第七代皇冠在中國(1984-1986年)
在國內市場一炮而紅
在80年代初期,隨著我國改革開放走上正軌,第一批私人車主開始大量購置進口汽車,而就在這個時候第七代皇冠進入了中國,當時的第七代皇冠在國人心中是高端豪華車的代表,成為了國人記憶中不可磨滅的經典車型。
第七代皇冠在1984年開始正式進入國內,當時進入國內的皇冠除了配置上的差異外,其它方面并沒有發(fā)生改變。當時進入國內的主要有2.8L和2.4L兩款發(fā)動機車型,車款上有皇家版(Royal Saloon)、超豪華版(Super Saloon)、豪華版(Super Deluxe)和普通版四個型號。與發(fā)動機匹配的大多數為5速手動變速箱,也有部分4速自動變速箱車型。
第七代皇冠在進入國內之后就迅速占領了國內的公商務車和出租車市場,1985年一年就進口了17250臺,那時候,很多兜里開始有錢的北京人,第一次“打的”經歷就是從八毛錢一公里的皇冠開始的,而這時候皇冠在國人心中的地位也達到了頂峰。
小結:
縱觀皇冠前七代的發(fā)展,可以說它的歷程并不是一帆風順的,在兩次世界石油危機期間它失去了美國這塊龐大的市場,這是當時豐田所沒想到的,不過好在當時皇冠憑借著諸多豪華的配置,在大部分亞洲國家樹立了不錯的形象,在日本、中國等國家成為了豪華車的代名詞,也正是這些國家車迷的追捧才使得皇冠轎車一直延續(xù)到了今天,成為了豐田旗下所有車系中歷史最長的豪華車。在接下來的七代歷程里,皇冠又有怎樣的表現呢,讓我們繼續(xù)關注皇冠的下集歷史。(文/汽車之家 李伊文 張文君)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