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大經(jīng)營范圍,奧迪收購摩托車品牌杜卡迪
看到這個小標題您可能會有疑問,明明是奧迪收購的杜卡迪,為什么放在了大眾旗下品牌中?在上篇文章中編輯曾經(jīng)講到奧迪目前是大眾旗下子公司,所以奧迪收購的杜卡迪自然也就相當于是大眾“小弟的小弟”,而且目前大眾高層尚未決定是否由奧迪全權負責杜卡迪品牌。
杜卡迪品牌成立于1926年,總部位于意大利的博洛尼亞,當年由阿德里亞諾、馬塞洛以及布魯諾·杜卡迪三兄弟創(chuàng)建的公司主要負責生產電子管、冷凝器以及電臺使用的其他組件,由于經(jīng)營得當且產品質量過關,杜卡迪公司于1935年在意大利Borgo Panigale區(qū)建立了一家新工廠,隨后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杜卡迪所在的區(qū)域成為當時盟軍的主要轟炸目標,當時的杜卡迪就是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艱難進行生產。
與此同時,在一家名為SIATA的都靈公司中,一位名叫Aldo Farinelli的設計師已經(jīng)開始研發(fā)一種小型推桿式發(fā)動機,并將它安裝在自行車上進行驅動。就在這項技術研制成功僅僅1個月后,意大利便在1944年順利解放,SIATA公司宣布有意出售這臺發(fā)動機并根據(jù)其發(fā)動機排氣獨特的聲音為它命名為“小狗”。
“小狗”發(fā)動機出售的消息一經(jīng)推出便引起了商人們的極大興趣,不少汽車以及自行車制造商紛紛慷慨解囊購買這臺發(fā)動機,到1950年,這款發(fā)動機一經(jīng)出售超過20萬臺,杜卡迪公司在此時選擇與SIATA公司合作,并在隨后推出了一款重98磅(44kg)、排量為60cc的“機動自行車”,它的最高時速可達約64km/h,隨后杜卡迪將這款車型命名為“55M”。
1953年,杜卡迪公司被分為Ducati Meccanica SpA與Ducati Elettronica兩個獨立經(jīng)營的個體,分別進行摩托車與電子產品的生產,Dr. Giuseppe Montano就任Ducati Meccanica SpA(杜卡迪摩托車公司)主席,1954年,在意大利政府的幫助下,杜卡迪生產并銷售了120輛摩托車,這也使得杜卡迪奠定了摩托車界的領先地位。
1968年,杜卡迪曾經(jīng)推出了一款名為450 Mark 3D的超級摩托車,這臺車是杜卡迪第一輛搭載DESMODROMIC閥驅動方式的摩托車,極限速度可達170km/h,為了參加1972年的IMOLA 200 MIGLIA大賽,后期杜卡迪還為其裝配上了DESMO雙缸發(fā)動機,并一舉在該賽事中奪魁。
1985年,意大利一家名不見經(jīng)傳的Cagvia公司消無聲息的對杜卡迪摩托車公司進行了收購,令人欣慰的是,這家公司在收購結束后并未改變產品名稱,仍以“杜卡迪”的身份進行宣傳與銷售。
1996年,德州太平洋集團耗資3.25億美元購買了Cagiva公司51%的股份,并在98年收購了剩余的49%,杜卡迪也成為德州太平洋集團旗下的全資子公司,1999年杜卡迪正式更名為“杜卡迪汽車控股公司”,隨后TPG(德州太平洋集團)又將杜卡迪股份的65%賣回給杜卡迪公司,在獲得半數(shù)以上公司股份后,杜卡迪也于2005年重回意大利。
大眾集團董事長皮耶希一直以來都是摩托車的忠實愛好者,并且一直視杜卡迪為夢想中的摩托車品牌。其實早在1984年大眾集團就曾有過購買這個意大利頂級摩托車品牌的機會,只不過當時的大眾并沒有加以重視,當時的大眾集團就這樣與杜卡迪擦肩而過。
2012年4月,大眾集團子品牌奧迪公司宣布有意出資12億美元收購杜卡迪公司(奧迪收購杜卡迪新聞請點此)在多次的接觸與洽談中,杜卡迪被德國人的熱情與真誠徹底打動了,不僅爽快的同意了收購,還為奧迪省下了3億美元,最終奧迪僅出資9.09億美元便將意大利頂級摩托車品牌杜卡迪收入囊中,難怪一些海外媒體認為這次奧迪收購杜卡迪純粹是“撿了個便宜”。
小結:
轎車、商用車、重型卡車以及摩托車,大眾集團無論在市場還是產品上的擴張似乎從未停下腳步,在完成對杜卡迪的收購后,大眾集團的經(jīng)營進一步擴大,在摩托車領域也想延續(xù)輝煌。目前大眾高層尚未對杜卡迪的歸屬及經(jīng)營權做出明確規(guī)定,不過依照目前的態(tài)勢,出現(xiàn)“奧迪-杜卡迪”的可能性極大。
總結:
有人說:船大難掉頭,的確,對于大眾集團這樣一個擁有12家不同市場定位、不同歷史背景、不同經(jīng)營現(xiàn)狀的銀河戰(zhàn)艦式巨型企業(yè)來說,任何一個小問題都有可能卡住大眾汽車發(fā)展的咽喉。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大眾集團顯然明白這個道理,就在前兩天,大眾集團內部放出消息,稱他們已經(jīng)基本完成現(xiàn)階段收購目標,短期內將不會繼續(xù)擴張。暫且不論“短期內”指的是什么,也不談大眾發(fā)表該言論的目的如何,如今大包大攬的大眾集團的確是時候回顧過去沉淀自己了,畢竟“小心使得萬年船”,中庸平穩(wěn)才是長久發(fā)展之計。(文/圖 汽車之家 陳雷)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