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安全技術] 150米的長度之于尤賽恩·博爾特而言是用來創(chuàng)造14秒35這個世界記錄的戰(zhàn)場;150米的深度之于部分手表而言,是其防水的極限;150米的高度是芬蘭95歲老奶奶瑪吉特·托爾的蹦極高度。短短150米可以創(chuàng)造出無數(shù)奇跡,也存在無數(shù)故事。
在美國首都華盛頓附近的IIHS碰撞實驗室中,車輛經(jīng)過150米長的牽引跑道后,等待它的是堅固的壁障,這一場場25%偏置碰撞實驗不知曾令不少成熟車型折戟。不過,它們的“犧牲”并非毫無疑義,在這一次次的實驗中,車輛安全性開發(fā)正在進行著由量變到質(zhì)變的飛躍。這次,我們將親臨現(xiàn)場,揭秘實驗報告中看不到的故事。
在這個信息爆炸的年代,即使您沒有刻意關注過這些碰撞實驗室,不過C-NCAP、E-NCAP、J-NCAP、NHTSA、IIHS這些名字中的一個或幾個您一定并不陌生。雖然國家各不相同,不過它們有著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它們都在研究車輛碰撞一瞬間發(fā)生的事情。
2012年,IIHS這個名字開始被我們關注,原因很簡單,一些我們耳熟能詳、在很多碰撞實驗中得到不錯成績的中型車在它的25%偏置碰撞實驗中僅僅得到了及格的成績。我想只有親自前往美國,才能揭曉其中的答案了。
● IIHS背后的“支撐”
『圖片無法展示完整名單,對這部分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點擊這里查看』
與其他碰撞測試機構不同的是,其項目設置均來自現(xiàn)實碰撞事故采集的數(shù)據(jù)。也就是說它會定期收集美國道路發(fā)生幾率最高、傷亡概率最大的事故,并以此為依據(jù)設立實驗項目。通俗易懂的講,就是它的實驗項目設立的更接地氣,更貼近我們平時可能會碰到的事故。
歸根結(jié)底,IIHS其實正是利用保險公司的資金進行測試,促進車企提升車輛安全性,最終減少保險公司保費支出的方式,這種良性循環(huán)的方式保證IIHS可以將實驗不斷進行下去。而這樣的研究也在不斷提升車輛安全性,消費者也樂于關注、相信這樣的實驗。
■ 25%偏置碰撞測試
2012年,IIHS從采集到的信息中分析出雖然碰撞實驗已進行多年,不過美國每年因車輛前部碰撞事故而死亡人數(shù)卻并沒有大幅下降。經(jīng)過調(diào)查,有相當一部分事故是因為車輛與車輛小面積接觸的碰撞,為此IIHS在當年開創(chuàng)性地加入了更為嚴苛的小重疊面積,即25%偏置碰撞測試。
對于25%偏置碰撞實驗,我們已經(jīng)進行了持續(xù)3年的分析。在每一份報告中,IIHS均會對被測車輛的車身結(jié)構、假人受傷隱患以及安全系統(tǒng)約束能力進行評估。這次來到實驗室,我們自然更關心實驗背后的故事。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