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精彩汽車生活] 2005-15年,汽車之家與國內汽車市場一同經歷了飛速發(fā)展,作為十年發(fā)展的親歷者與見證者,其實我們自身對汽車的理解也在悄然發(fā)生著改變?催^了政策回顧,再讓我們聊聊十年間國內消費者對于購車/用車理念的轉變,它們中有些是受到政策影響,更多則反映了國內汽車市場的逐漸成熟,以及國人對于買車、用車思維方式的轉變。千萬別覺得這些和您沒關系,或許真能從文章中找到曾經對汽車市場懵懂的自己。
為了更清晰展現十年間人們思想觀念的轉變,文章中我們將把這部分內容分為購車、用車兩大部分進行介紹,且由于轉變通常會經歷較長時間,因此文章中并不會嚴格按照時間節(jié)點闡述,而是綜合介紹整個發(fā)展變化過程。
◆中國汽車生活十年關鍵詞:現狀與觀念轉變
2001年,“鼓勵轎車進入家庭”的方針被寫進我國第十個五年計劃,汽車不再是少數人手中的大玩具。而隨著國內汽車市場的快速發(fā)展,許多具有中國特色的現象應運而生,國人的購車、用車理念也相應發(fā)生改變。內容不少,咱們慢慢聊。
●國人購車觀念的轉變與現狀
豈止于長 國內汽車的加長趨勢
“L”在中國汽車市場絕對是個極其特殊的字眼,人們通常將其理解為“Long”,也就是說無論什么車,有了“L”就成了軸距更長、看起來也更氣派的加長版。在國內汽車市場近十年發(fā)展進程中,“加長”二字不僅始終伴隨左右,甚至呈現出愈演愈烈之勢,變得一發(fā)而不可收拾。
這其中來得最早,也最先嘗到加長甜頭的當屬奧迪。早在90年代,德國人似乎就已經嗅到中國消費者對于汽車的喜好,80年代修長、黑色的官車形象深深影響著剛剛啟蒙的國內汽車市場,出于對追求“面子”的特殊需要,以及根深蒂固的“轎車”思想,那個年代國人對黑色三廂轎車可謂情有獨鐘。
本著“黑色、加長”的原則,奧迪在1999年面向國內市場推出長軸距版A6,他們將海外標準版車型軸距加長90mm,且絕大多數為黑色。這樣的組合幾乎引爆了剛剛開始興起私家車的國內汽車市場,就這樣,奧迪首開“加長”先河,這家品牌也因此在國內迅速躥紅。
嘗到加長甜頭的奧迪索性在2005年面向全球市場推出基于標準版重新設計的A6L,盡管在歐洲及北美市場銷量并不樂觀,但它在國內市場的表現卻異;鸨,上市不足一年銷量便已經突破10萬臺,要知道2005年國內汽車總產銷量也不過270多萬臺。小小的“L”不但戳中了國內消費者痛點,也為奧迪在中國市場樹立了高端、豪華的品牌形象。
看到奧迪A6L、A4L在國內市場風生水起,很多廠商也如法炮制,開始在“L”上下功夫。結果就是我們見到了加長后的帕薩特領馭、沃爾沃S80L、寶馬5系Li、奔馳E級加長版、加長后的第八代雅閣,乃至軸距加長400mm的保時捷Panamera...一時間“L”之風鋪天蓋地席卷而來,眾廠商紛紛效仿,形成了國內汽車市場的“加長文化”。
近幾年“L”之風頗有愈吹愈烈之勢,寶馬在2012年推出了代號F30的全新一代3系,面對加長趨勢和E90時代軸距“吃虧”的歷史,寶馬“喪心病狂”的將國產3系軸距加長到2920mm,Bimmer們驚呼,這還是我們從前認識的3系嗎?3系的加長再次讓“L”之風吹遍國內汽車市場,凱迪拉克ATS-L、奔馳C級長軸距版、英菲尼迪Q50L的出現明明白白告訴消費者:只要有需求,各大車企分分鐘就能在所有車尾標后加上個“L”。
不光是合資車企,隨著近幾年中國品牌不斷發(fā)展壯大,他們在軸距及車身尺寸方面同樣特別關注。得益于“中國品牌”的身份,很多產品在設計之初就已經考慮到國人“越長越好”的用車理念,車身尺寸超越級別的產品層出不窮。
由于國內對加長的需求持續(xù)旺盛,很多歐美車企甚至不惜花大價錢專門開發(fā)長軸距車型。早在2000年初A6L初來乍到的時候,奧迪便投入7.5億元人民幣專門用作加長版A6的研發(fā)生產,絕大多數車企推出加長版的時候都會很講究的進行一系列試驗、論證,以確保車型的安全性與實用性。而這些改變恰好為國內汽車市場“加長文化”的發(fā)展提供了土壤,從另一個側面培養(yǎng)了國人“l(fā)onger than longer”的購車理念。
其實無論進口、合資還是中國品牌,“L”的出現都是一種新奇獨特的現象,有人吐槽這是國人盲目追求面子的集中體現,也有人覺得很多車加長后的確變得更實用也更漂亮了。誠然,加長帶來了很多問題與爭論,但它同時也為人們提供了符合心理預期的新選擇,存在即合理,我們無需“聲討”加長,因為這正代表著時下大多數國人的汽車消費觀念。
當然我們同樣應該看到,當今國內汽車市場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快速成熟,以往不受歡迎的兩廂掀背車、MPV甚至旅行車正在被更多國內消費者所接受!癓”時代或許還會持續(xù)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但這并不會放緩國人對汽車理念轉變、革新的步伐。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