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懞軒喜歡的前途K50
近年來,中國品牌的進步顯著。各種中型轎車、SUV、MPV的優(yōu)質產品層出不窮;趪鴥仁袌鲂枨蟮拈_發(fā)、設計理念,也讓它們無一不是在國人看重的空間、配置方面占據主導優(yōu)勢。走量的車型做好,也該向著性能車領域邁進了,前途K50(參數(shù)|詢價)當然值得一說。
·中置超跑外觀
從外觀上看,前途K50和傳統(tǒng)意義上的中置發(fā)動機超級跑車十分相似。車頭寬大低矮,車身敦實厚重,車尾穩(wěn)定感極強,這些超跑該有的體態(tài)特征它都有。駕駛座后方的空間似乎更像是為了放置一臺V8甚至V12發(fā)動機準備的。上面的透明玻璃罩也像傳統(tǒng)超跑一樣炫耀著本該放在里面的發(fā)動機。而純電驅動的前途K50在這里放置的是電池組。
輪胎采用了倍耐力P0,前、后輪寬度分別為235/35 ZR19和265/35 ZR19,不算特別寬,但是算是在操控和能耗之間的折中選擇。不過由于這車又矮又寬,重心也低,所以輪胎寬度的利用率理論上會比較高,抓地力不用擔心。前剎車采用了brembo代工的對向四活塞卡鉗。
這臺跑車配備了電吸門。當然如果能采用剪刀門的開啟方式,可能會更帥。還有它的車頂裝有太陽能板,當車內溫度高于45°C時,由太陽能板轉化電量驅動的車內空氣循環(huán)系統(tǒng)會自動啟動,用空調系統(tǒng)的鼓風機為座艙降溫。
科技感為主的內飾
尺寸超大的中控屏幕和全液晶儀表盤是車內最顯眼的部分。碳纖維、真皮、Alcantara這些高檔跑車幾乎不可或缺的材質被大面積應用。但是在做工方面,例如液晶顯示屏的界面設計、各個按鍵的質感等細節(jié)還是不夠精致,至少沒有達到這個價位該有的水平。
座椅采用了一次成型的鋁鎂合金骨架,材質方面采用真皮/Alcantara拼接材料覆蓋,看上去有檔次感,包裹性也不錯。功能方面支持加熱、通風功能。后備廂容積的確不大,放上幾個隨身的背包倒是沒問題,不過誰又會用一臺電動車來一場美妙的長途之旅呢。
·動態(tài)性能表現(xiàn)
前途K50搭載前后雙電機四驅系統(tǒng),雙電機綜合最大功率達435馬力(320千瓦),最大扭矩680N·m,0-100km/h官方加速時間為4.6秒。對于電動跑車來說,這個數(shù)據只能說是一般水平,沒給人驚喜。并且由于采用單速變速箱,極速受到了很大限制,200km/h的最高車速也有些低。這款車的NEDC續(xù)航里程為380km,在快充下只需45分鐘就可以充電80%。和大多數(shù)電動車一樣,車的后方左右兩側各有一個充電口,左側是慢充口,右側是快充。
在常規(guī)模式下電機的最大功率為280kW,峰值扭矩580N·m,而BOOST模式下可以達到320kW/680N·m的動力輸出。在日常道路上的響應比較舒緩,響應很線性,非常容易掌握動力的輸出。急加速時又能給你帶來強烈的推背感。
底盤部分,前途K50采用前后雙叉臂獨立懸架,英國米拉公司負責底盤的調校工作。整車的前后質量分配比為47:53,在D擋經濟模式下,車輛采用智能四驅模式,自動進行前后軸的動力分配。而在S擋運動模式下,前后軸動力分配為50:50。
編輯總結
這臺車的操控表現(xiàn)超出了我的預期,非常接近燃油高性能跑車的感覺,同時還具備電動車扭矩輸出和動力響應的優(yōu)勢。外觀設計我覺得在車身中部略顯臃腫,內飾設計則科技感十足。雖然加速成績對于跑車來說僅屬一般,內飾做工的細致度也可以再加強。但這不妨礙前途K50成為我心中最有駕駛樂趣的中國品牌之一。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