廠商指導價:28.88萬元
優(yōu)惠情況:暫未列入新能源補貼目錄,所以暫無補貼,經(jīng)銷商亦無優(yōu)惠政策(點擊查詢各地經(jīng)銷商報價)
終端售價:28.88萬元
■ 外觀簡介:外觀造型與普通版高爾夫差異不大。
車如其名。在滿足電動“E”的同時,大家千萬不要忽略“GT”的前綴。除電動機之外,這臺車還配備一臺1.4T發(fā)動機。這樣新能源兼顧了高性能,見到GTE的時候,可別因為它的運動范兒而感到不解。GTE整體造型并不張揚,但在細節(jié)上,諸如藍色色帶、C型日間行車燈等設計也能讓人看出它與普通版高爾夫車型有所不同。
高爾夫GTE的內飾風格與GTI相同,只不過配色風格上GTE用藍色替代了GTI的紅色,就連方向盤的縫線也采用的是藍色。儀表盤造型普通,不過左側的轉速表變成了能量表,通過指針的擺動顯示動力輸出強度、能量回收強度等,而轉速表擠在了能量表的下方。
■ 內飾和座椅:藍色是內飾配色主基調。
高爾夫GTE的內飾風格與GTI相同,只不過配色風格上GTE用藍色替代了GTI的紅色,就連方向盤的縫線也采用的是藍色。儀表盤造型普通,不過左側的轉速表變成了能量表,通過指針的擺動顯示動力輸出強度、能量回收強度等,而轉速表擠在了能量表的下方。
■ 動力系統(tǒng)和實測表現(xiàn):1.4T+6DSG,剎車成績優(yōu)異。
GTE配備的是一臺1.4TSI(EA211)發(fā)動機,最大功率和峰值扭矩分別為150馬力和250牛·米,動力系統(tǒng)與奧迪A3 e-tron和國產(chǎn)高爾夫1.4TSI高功率版相同。電池組容量為8.7kWh,電動機最大功率80千瓦,純電動情況下續(xù)航里程為50公里。
高爾夫GTE動力系統(tǒng)參數(shù)對比 | ||||
車型 | 高爾夫GTE | 高爾夫1.4TSI (高功率版) | 奧迪A3 e-tron | 高爾夫GTI |
發(fā)動機類型 | 1.4TSI(EA211) | 1.4TSI(EA211) | 1.4TSI(EA211) | 2.0TSI(EA888) |
最大功率Ps(kW) | 150(110) | 150(110) | 150(110) | 220(162) |
最大功率轉速rpm | 5000-6000 | 5000-6000 | 5000-6000 | 4500-6200 |
峰值扭矩N·m | 250 | 250 | 250 | 350 |
峰值扭矩轉速rpm | 1500-3500 | 1750-3000 | 1500-3500 | 1500-4400 |
電動機最大功率kW | 80 | / | 80 | / |
電動機總扭矩N·m | 未公布 | / | 330 | / |
工信部續(xù)航里程km | 50 | / | 50 | / |
變速箱 | 6速雙離合 | 5速手動/7速雙離合 | 6速雙離合 | 7速雙離合 |
6速雙離合變速箱代號為DQ400E。與傳統(tǒng)變速箱不同的是,D擋旁的擋位不是傳統(tǒng)的S擋,而是混合動力車特有的B擋。當車輛處于B擋時,收油后動力回收強度達到最大,從而回收盡可能多的電力,此時制動效果最明顯。
高爾夫GTE有四種駕駛模式可選擇,分別為純電動模式(E-MODE)、經(jīng)濟模式(Hybrid Auto)、GTE模式(Battery Hold)以及充電模式(Battery Charge), 除了純電動模式和GTE模式之外,如需直接切換到另外兩種模式則只能通過中控屏進行操作。
盡管發(fā)動機排量僅為1.4升,但與電動機協(xié)同工作后,加速勢頭非常迅猛,最終我們實測的0-100km/h的時間僅為7.42秒,雖然與高爾夫GTI的6.66秒仍有一定的差距,但比國產(chǎn)1.4TSI高功版的8秒相比,提升幅度明顯。
制動成績堪稱出色,剎車系統(tǒng)以及制動能量回收都為這個好成績做出了貢獻。另外在制動過程中幾乎感覺不到ABS的作用,踏板不會彈腳,也沒有ABS泵工作時“嘣嘣嘣”的聲音,甚至都沒有聽到輪胎與地面發(fā)生摩擦,感覺就是輪胎咬住地面將車停了下來。實測100km/h-0的剎車距離36.64米,成績很棒。
■ 試駕表現(xiàn):
首先進入純電動模式,此時除非將油門一腳剁到底,否則發(fā)動機是完全不會來干預電動機的工作,這就意味著車輛完全依靠電池和電動機來驅動。踩下油門踏板,松開手剎,直接將擋把掛入D擋,隨著前艙一陣輕微的嗡嗡聲,車輪輕松地滾動了起來。隨著車速的不斷提高,電動機的噪聲并沒有因此而增強,反倒是胎噪和風噪聲變得越來越明顯,不過良好的隔音效果將這兩種噪聲的水平依然控制在了一個較低的限值內,客艙內仍然顯得很安靜,主副駕駛座交流時基本上不需要提高嗓門。
覺得純電動模式的駕駛狀態(tài)有些無聊,我將手伸向了中控臺上的6.5英寸觸摸屏,按下了經(jīng)濟模式。在這種情況下,發(fā)動機和電動機都會驅動兩個前輪滾動,不過其仍然以電動機作為主要的動力來源。此時可能是由于電池內的電量依然處于較高水平的緣故,發(fā)動機仍然沒有要準備工作的狀態(tài),于是我再次將駕駛模式切換到了GTE模式。
GTE模式下,發(fā)動機終于開始取代了電動機的地位成為的主角。隨著發(fā)動機的啟動,內燃機的振動便會隨之而來傳入車廂內,仿佛是在駕駛一臺普通的轎車一樣。不過,如果此時你將油門踏板剁到油缸里的話,內燃機和電動機將會同時將動力傳遞給驅動輪,從而達到動力系統(tǒng)的最大輸出功率。最下方的充電模式則最為直觀,當電池內的電量完全耗盡后,車輛的會自動轉入充電模式,一邊通過內燃機驅動車輛,另一邊則開始為電池充電。
在車輛過彎時,懸架系統(tǒng)在支撐性方面給人的信心較高,車輛的調校給人感覺像是更偏向于注重運動性,減振器在遇到路面上的波動時反應迅速,能很快將路面狀況通過座椅及方向盤反應給駕駛者。
■ 編輯點評:為節(jié)能減排作出了貢獻,但購置成本實在無法令人接受。
高爾夫GTE比普通版車型更省油,動力表現(xiàn)也更佳,雖然這種快是電動機帶來的副產(chǎn)品,但是在化石燃料供應日趨緊張,節(jié)能環(huán)保力度逐漸加強的背景下,盡管其動力表現(xiàn)距離GTI還有些差距,但兼顧了性能和環(huán)保的GTE也不失為一種代步好選擇。
購車總價計算 | |
車型 | 高爾夫GTE |
指導價 | 28.88 萬元 |
國家補貼(以2015年上海地區(qū)標準為例) | 沒有 |
地方補貼 | 沒有 |
現(xiàn)金優(yōu)惠 | 沒有 |
購置稅 | 24684元 |
車牌(以上海地區(qū)為例) | 仍需拍牌(個人車牌約8.2萬元) |
保險(100萬第三者責任險+車損險+盜搶險+玻璃險+自燃險+劃痕險) | 約9700元 |
總價 | 約 32.32萬(不含車牌)40.52萬元(滬牌) |
相比一眾中國品牌的新能源車和其他純電動車,高爾夫GTE可以說算是個奇葩。該車市場指導價28.88萬元,由于其沒有納入國家新能源車的補貼目錄,所以高爾夫GTE不享受任何國家或地區(qū)補貼,該繳稅繳稅,遇到限制車牌的地區(qū),也是該搖號搖號。即使不算上車牌的費用,全部費用算下來全款購車費用約32.3萬元,高昂的價格也直接導致了這款車無人問津。
說到了價格,那就來算算GTE與普通版高爾夫1.4T車型的用車成本。假設GTE全部以純電動狀態(tài)行駛,且按照工信部百公里5.8升(滬95號汽油當前價5.88元/升,此處暫且按6元/升計算)的標準計算油耗,兩者的差價足以支持國產(chǎn)高爾夫1.4T行駛31.6萬公里。請原諒不是我不支持環(huán)保,而是支持的代價實在太大了。
● 相關文章回顧:
● 全文總結:
其實本次推薦的五款都為新能源車型,但它們實際上卻風格迥異。如果需要一臺既可以家用也可以商用的行政座駕,送滬牌并且免購置稅的530Le是不錯的選擇;而更偏向家用的S60L E驅混動則適合對品牌比較有追求的消費者;比亞迪唐擁有5秒以內的強悍加速表現(xiàn),并且只需不到30萬元的價格;而純電動的特斯拉MODEL S在駕駛感受上則與傳統(tǒng)汽油車完全不同,并且無需加油,也很適合嘗嘗鮮;至于高爾夫GTE則由于政策不明朗等因素,目前競爭力稍弱,更適合那些經(jīng)濟基礎不錯并且想嘗嘗鮮的消費者。(文/汽車之家 彭儲文 黃正橋 盛元珺 祁子鑫 朱力神)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