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张开腿喷水高潮,日韩一级一黄2020免费,男女啪啪免费观看网站,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超碰

當前位置:首頁 選車導購 初步海選 正文

新能源車型篇 編輯選車2016年春節(jié)特輯

收藏 (0條) 舉報/糾錯

● 編輯朱力神推薦的車型:高爾夫 2015款 GTE

  廠商指導價:28.88萬元
  優(yōu)惠情況:暫未列入新能源補貼目錄,所以暫無補貼,經(jīng)銷商亦無優(yōu)惠政策(點擊查詢各地經(jīng)銷商報價)
  終端售價:28.88萬元

■ 外觀簡介:外觀造型與普通版高爾夫差異不大。

  車如其名。在滿足電動“E”的同時,大家千萬不要忽略“GT”的前綴。除電動機之外,這臺車還配備一臺1.4T發(fā)動機。這樣新能源兼顧了高性能,見到GTE的時候,可別因為它的運動范兒而感到不解。GTE整體造型并不張揚,但在細節(jié)上,諸如藍色色帶、C型日間行車燈等設計也能讓人看出它與普通版高爾夫車型有所不同。

大眾(進口) 高爾夫(進口) 2015款 GTE

大眾(進口) 高爾夫(進口) 2015款 GTE 大眾(進口) 高爾夫(進口) 2015款 GTE

大眾(進口) 高爾夫(進口) 2015款 GTE

大眾(進口) 高爾夫(進口) 2015款 GTE

大眾(進口) 高爾夫(進口) 2015款 GTE

  高爾夫GTE的內飾風格與GTI相同,只不過配色風格上GTE用藍色替代了GTI的紅色,就連方向盤的縫線也采用的是藍色。儀表盤造型普通,不過左側的轉速表變成了能量表,通過指針的擺動顯示動力輸出強度、能量回收強度等,而轉速表擠在了能量表的下方。

■ 內飾和座椅:藍色是內飾配色主基調。

  高爾夫GTE的內飾風格與GTI相同,只不過配色風格上GTE用藍色替代了GTI的紅色,就連方向盤的縫線也采用的是藍色。儀表盤造型普通,不過左側的轉速表變成了能量表,通過指針的擺動顯示動力輸出強度、能量回收強度等,而轉速表擠在了能量表的下方。

大眾(進口) 高爾夫(進口) 2015款 GTE

大眾(進口) 高爾夫(進口) 2015款 GTE

大眾(進口) 高爾夫(進口) 2015款 GTE 大眾(進口) 高爾夫(進口) 2015款 GTE

大眾(進口) 高爾夫(進口) 2015款 GTE

大眾(進口) 高爾夫(進口) 2015款 GTE 大眾(進口) 高爾夫(進口) 2015款 GTE

■ 動力系統(tǒng)和實測表現(xiàn):1.4T+6DSG,剎車成績優(yōu)異。

  GTE配備的是一臺1.4TSIEA211)發(fā)動機,最大功率和峰值扭矩分別為150馬力和250牛·米,動力系統(tǒng)與奧迪A3 e-tron和國產(chǎn)高爾夫1.4TSI高功率版相同。電池組容量為8.7kWh,電動機最大功率80千瓦,純電動情況下續(xù)航里程為50公里。

大眾(進口) 高爾夫(進口) 2015款 GTE

高爾夫GTE動力系統(tǒng)參數(shù)對比
車型高爾夫GTE高爾夫1.4TSI

(高功率版)

奧迪A3 e-tron高爾夫GTI
發(fā)動機類型1.4TSI(EA211)1.4TSI(EA211)1.4TSI(EA211)2.0TSI(EA888)
最大功率Ps(kW)150(110)150(110)150(110)220(162)
最大功率轉速rpm5000-60005000-60005000-60004500-6200
峰值扭矩N·m250250250350
峰值扭矩轉速rpm1500-35001750-30001500-35001500-4400
電動機最大功率kW80/80/
電動機總扭矩N·m未公布/330/
工信部續(xù)航里程km50/50/
變速箱6速雙離合5速手動/7速雙離合6速雙離合7速雙離合

  6速雙離合變速箱代號為DQ400E。與傳統(tǒng)變速箱不同的是,D擋旁的擋位不是傳統(tǒng)的S擋,而是混合動力車特有的B擋。當車輛處于B擋時,收油后動力回收強度達到最大,從而回收盡可能多的電力,此時制動效果最明顯。

大眾(進口) 高爾夫(進口) 2015款 GTE

大眾(進口) 高爾夫(進口) 2015款 GTE

  高爾夫GTE有四種駕駛模式可選擇,分別為純電動模式(E-MODE)、經(jīng)濟模式(Hybrid Auto)、GTE模式(Battery Hold)以及充電模式(Battery Charge), 除了純電動模式和GTE模式之外,如需直接切換到另外兩種模式則只能通過中控屏進行操作。

大眾(進口) 高爾夫(進口) 2015款 GTE

  盡管發(fā)動機排量僅為1.4升,但與電動機協(xié)同工作后,加速勢頭非常迅猛,最終我們實測的0-100km/h的時間僅為7.42秒,雖然與高爾夫GTI的6.66秒仍有一定的差距,但比國產(chǎn)1.4TSI高功版的8秒相比,提升幅度明顯。

汽車之家汽車之家汽車之家汽車之家

  制動成績堪稱出色,剎車系統(tǒng)以及制動能量回收都為這個好成績做出了貢獻。另外在制動過程中幾乎感覺不到ABS的作用,踏板不會彈腳,也沒有ABS泵工作時“嘣嘣嘣”的聲音,甚至都沒有聽到輪胎與地面發(fā)生摩擦,感覺就是輪胎咬住地面將車停了下來。實測100km/h-0的剎車距離36.64米,成績很棒。

汽車之家汽車之家汽車之家

■ 試駕表現(xiàn):

  首先進入純電動模式,此時除非將油門一腳剁到底,否則發(fā)動機是完全不會來干預電動機的工作,這就意味著車輛完全依靠電池和電動機來驅動。踩下油門踏板,松開手剎,直接將擋把掛入D擋,隨著前艙一陣輕微的嗡嗡聲,車輪輕松地滾動了起來。隨著車速的不斷提高,電動機的噪聲并沒有因此而增強,反倒是胎噪和風噪聲變得越來越明顯,不過良好的隔音效果將這兩種噪聲的水平依然控制在了一個較低的限值內,客艙內仍然顯得很安靜,主副駕駛座交流時基本上不需要提高嗓門。

大眾(進口) 高爾夫(進口) 2015款 GTE

  覺得純電動模式的駕駛狀態(tài)有些無聊,我將手伸向了中控臺上的6.5英寸觸摸屏,按下了經(jīng)濟模式。在這種情況下,發(fā)動機和電動機都會驅動兩個前輪滾動,不過其仍然以電動機作為主要的動力來源。此時可能是由于電池內的電量依然處于較高水平的緣故,發(fā)動機仍然沒有要準備工作的狀態(tài),于是我再次將駕駛模式切換到了GTE模式。

大眾(進口) 高爾夫(進口) 2015款 GTE

  GTE模式下,發(fā)動機終于開始取代了電動機的地位成為的主角。隨著發(fā)動機的啟動,內燃機的振動便會隨之而來傳入車廂內,仿佛是在駕駛一臺普通的轎車一樣。不過,如果此時你將油門踏板剁到油缸里的話,內燃機和電動機將會同時將動力傳遞給驅動輪,從而達到動力系統(tǒng)的最大輸出功率。最下方的充電模式則最為直觀,當電池內的電量完全耗盡后,車輛的會自動轉入充電模式,一邊通過內燃機驅動車輛,另一邊則開始為電池充電。

大眾(進口) 高爾夫(進口) 2015款 GTE

  在車輛過彎時,懸架系統(tǒng)在支撐性方面給人的信心較高,車輛的調校給人感覺像是更偏向于注重運動性,減振器在遇到路面上的波動時反應迅速,能很快將路面狀況通過座椅及方向盤反應給駕駛者。

■ 編輯點評:為節(jié)能減排作出了貢獻,但購置成本實在無法令人接受。

  高爾夫GTE比普通版車型更省油,動力表現(xiàn)也更佳,雖然這種快是電動機帶來的副產(chǎn)品,但是在化石燃料供應日趨緊張,節(jié)能環(huán)保力度逐漸加強的背景下,盡管其動力表現(xiàn)距離GTI還有些差距,但兼顧了性能和環(huán)保的GTE也不失為一種代步好選擇。

大眾(進口) 高爾夫(進口) 2015款 GTE

購車總價計算
車型高爾夫GTE
指導價28.88 萬元
國家補貼(以2015年上海地區(qū)標準為例)沒有
地方補貼沒有
現(xiàn)金優(yōu)惠沒有
購置稅24684元
車牌(以上海地區(qū)為例)仍需拍牌(個人車牌約8.2萬元)
保險(100萬第三者責任險+車損險+盜搶險+玻璃險+自燃險+劃痕險)約9700元
總價約 32.32萬(不含車牌)40.52萬元(滬牌)

  相比一眾中國品牌的新能源車和其他純電動車,高爾夫GTE可以說算是個奇葩。該車市場指導價28.88萬元,由于其沒有納入國家新能源車的補貼目錄,所以高爾夫GTE不享受任何國家或地區(qū)補貼,該繳稅繳稅,遇到限制車牌的地區(qū),也是該搖號搖號。即使不算上車牌的費用,全部費用算下來全款購車費用約32.3萬元,高昂的價格也直接導致了這款車無人問津。

  說到了價格,那就來算算GTE與普通版高爾夫1.4T車型的用車成本。假設GTE全部以純電動狀態(tài)行駛,且按照工信部百公里5.8升(滬95號汽油當前價5.88元/升,此處暫且按6元/升計算)的標準計算油耗,兩者的差價足以支持國產(chǎn)高爾夫1.4T行駛31.6萬公里。請原諒不是我不支持環(huán)保,而是支持的代價實在太大了。

● 相關文章回顧:

汽車之家

● 全文總結:

  其實本次推薦的五款都為新能源車型,但它們實際上卻風格迥異。如果需要一臺既可以家用也可以商用的行政座駕,送滬牌并且免購置稅的530Le是不錯的選擇;而更偏向家用的S60L E驅混動則適合對品牌比較有追求的消費者;比亞迪唐擁有5秒以內的強悍加速表現(xiàn),并且只需不到30萬元的價格;而純電動的特斯拉MODEL S在駕駛感受上則與傳統(tǒng)汽油車完全不同,并且無需加油,也很適合嘗嘗鮮;至于高爾夫GTE則由于政策不明朗等因素,目前競爭力稍弱,更適合那些經(jīng)濟基礎不錯并且想嘗嘗鮮的消費者。(文/汽車之家 彭儲文 黃正橋 盛元珺 祁子鑫 朱力神)

新能源車型篇 編輯選車2016年春節(jié)特輯 汽車之家
查看同類文章:
中大型車導購
電動車導購
編輯選車
更多精彩內容:
微面導購
共5頁<>
文章導航
展開全部目錄收起全部目錄
收藏
+1
+1
推薦閱讀
發(fā)表我的評論
您認為文章寫的好么:
評價內容: 修改 本文共有 4 個網(wǎng)友評價,其中100.00%好評,0%差評。
評價理由:語句不通/文章閱讀困難
0/5000字 提 交 同步到:
  • 高爾夫(進口) 2015款 2.0TSI R 閱讀測試文章
    加速(0-100公里/小時) 剎車(100-0公里/小時) 油耗(100公里)
    4.96 38.43 --
    測試文章:不負信仰 測試進口大眾高爾夫R
    評測編輯-侯云峰:

    從各個方面來看,這代高爾夫R比上代進步明顯,它是一輛非常聰明的車,可以彌補車手在技術上的不足,是輛誰都能開快的車。但要是考慮日常駕駛我不喜歡它,底盤硬座椅硬、排氣還有惱人的共振,開一會就煩。

    評測編輯-張子儀:

    相比上一代,全新高爾夫R又向前邁進了一大步,不僅更快,而且變得有點樂趣了。繞樁時車尾靈活,過彎時能夠實現(xiàn)一定程度的側滑,轉向手感比奧迪S3更好。如果不是因為它比S3更貴,我想我會給它更高的分數(shù)。

    評測編輯-張可:

    相比尚酷R,高爾夫R是標準的悶騷型,說實話我并不是大眾粉,要我對比這兩款車的話我更喜歡高爾夫R,首先它開起來的感覺要比上代車型更順手,同時在四驅的幫助下使得它的極限更高,更讓我記憶深刻的是排氣和發(fā)動機聲音,無時無刻不再耳邊環(huán)繞,當車輛一熄火,我靠,世界原來這么安靜,我覺得這就是它的個性和存在。

  • 高爾夫(進口) 2015款 1.4TSI Sportsvan 閱讀測試文章
    加速(0-100公里/小時) 剎車(100-0公里/小時) 油耗(100公里)
    8.70 38.57 --
    測試文章:低調的小資 高爾夫Sportsvan性能測試
    評測編輯-張郁達:

    在國外,普通頂配高爾夫7賣18萬,這車賣20萬,有一定的競爭力。在國內,賣25萬性價比真的不高,畢竟需要空間的朋友都去買SUV或者中型車了,或者更現(xiàn)實的話我會買僅貴1萬元的奔馳B200。結論:是個不錯的車,價格太貴。

    評測編輯-于晗:

    很多細分車型在國內都成為了偏執(zhí)狂的選擇,原因就是售價太高。這輛Sportsvan只是輛將普通高爾夫加大了一點,看起來像MPV的車,賣得卻比途觀貴,追求個性的代價太慘重了。

    評測編輯-胡正暘:

    各方面綜合實力都還挺好,不過緊湊型車基礎上衍生出類似MPV的產(chǎn)品在國內還不大流行,另外進口身份讓它的定價較高,實際放到市場上去打仗,戰(zhàn)斗力是很弱的,存在的意義遠大于銷量。

  • 高爾夫(進口) 2013款 2.0TSI GTI敞篷版 閱讀測試文章
    加速(0-100公里/小時) 剎車(100-0公里/小時) 油耗(100公里)
    6.67 41.55 --
    測試文章:9.5秒換一種風情 測試高爾夫GTI敞篷版
    評測編輯-梁。

    一輛高爾夫GTI可以讓你熱血沸騰,一輛敞篷車可以讓你心曠神怡,那么把二者結合之后,你該如何選擇?那就要取決于你的生活態(tài)度了。時而激情、時而愜意,我想這就是敞篷高爾夫GTI的意義所在,至于它到底能跑多快?操控究竟如何?沒人會去刨根問底了吧。

    評測編輯-胡正暘:

    GTI還要敞篷版的干什么?何況長相如此平凡,看來我是一個沒有生活態(tài)度的人。所以限量66臺,多了賣不掉。

    評測編輯-羅浩:

    高爾夫GTI敞篷版確實很拉風,雖然也不是什么高貴車型,但就是跟其他普通GTI不一樣,而且是限量版,以后想買也買不到,喜歡追求與眾不同的消費者應該考慮一下。

  • 高爾夫(進口) 2011款 1.4TSI Cross Golf 閱讀測試文章
    加速(0-100公里/小時) 剎車(100-0公里/小時) 油耗(100公里)
    8.26 39.04 --
    測試文章:別致的小格調 測高爾夫旅行版和Cross
    評測編輯-梁。

    之前的高爾夫旅行版我因為外形問題扣了它的分數(shù),現(xiàn)在看著這款高爾夫Cross倒是沒什么不適應的,感覺像個小途觀,但我實在找不到買這款車的理由。

    評測編輯-胡正暘:

    整車素質優(yōu)秀,輕松活潑的風格很適合年輕人。1.4升雙增壓發(fā)動機不多見,性能 上佳,但不知道會不會被國內油品拖累使用壽命。

    評測編輯-羅浩:

    高爾夫CROSS的跨界概念似乎在國內沒什么用武之地,它的外形沒有足夠的吸引力,售價甚至比途觀還高出不少,這就讓它成為了一款只具有象征意義的車型,其他方面很難體現(xiàn)實際的競爭力。

  • 高爾夫(進口) 2011款 1.4TSI 豪華旅行版 閱讀測試文章
    加速(0-100公里/小時) 剎車(100-0公里/小時) 油耗(100公里)
    8.29 39.35 --
    測試文章:別致的小格調 測高爾夫旅行版和Cross
    評測編輯-梁。

    增加的尾箱的確大大提高了實用性,這點我很認同,而且也符合現(xiàn)在旅行車在國內開始發(fā)展的狀態(tài),何況還用的是雙增壓1.4TSI發(fā)動機只不過把一個用來玩樂的高爾夫打造成旅行版的樣子實在有點無法接受,或許是高爾夫原來的樣子在我腦子里的印象過于深刻了吧。

    評測編輯-胡正暘:

    在國人心中,高爾夫是緊湊兩廂車的代表,旅行版一下子失去了“緊湊”的感覺 。我喜歡旅行車,也喜歡高爾夫,但這兩個東西放在一起,不容易接受。

    評測編輯-羅浩:

    旅行版配備的1.4TSI雙增壓發(fā)動機的響應和動力水平都比國產(chǎn)單增壓發(fā)動機表現(xiàn)要好,駕駛感受也略微厚重一些,是一款有格調的家用車,而較高的價格注定了它的非主流地位。

  • 高爾夫(進口) 2011款 2.0TSI R 閱讀測試文章
    加速(0-100公里/小時) 剎車(100-0公里/小時) 油耗(100公里)
    5.46 38.06 --
    測試文章:樂趣or性能?高爾夫R/尚酷R對比測試
    評測編輯-梁。

    有了高爾夫在廣大群眾中的口碑,有了眾人向往的大眾R系列,將這兩者結合在一起,就有了高爾夫R,一輛四驅小鋼炮,超高的性價比讓不少人向往。而我們一般都認為四驅車意味著操控好,但是超出了極限的四驅車也是極其可怕的。當然,它的舒適性也并不好,性能車的共同特點。

    評測編輯-胡正暘:

    有高爾夫的經(jīng)典味道襯底,也有非常到位的操控樂趣,雖然“操控”這個詞已經(jīng)很俗了,我還是要拿來形容一下它。1分扣在舒適性上,電磁懸掛沒得選裝是個小瑕疵。

    評測編輯-羅浩:

    高爾夫R展現(xiàn)的是明顯的改裝車,注重性能,不怎么考慮舒適性,它是為真正的大眾車迷準備的好東西,而且極具性價比,很適合年輕人。

  • 高爾夫(進口) 2006款 3.2 R32 閱讀測試文章
    加速(0-100公里/小時) 剎車(100-0公里/小時) 油耗(100公里)
    7.40 41.70 --
    測試文章:經(jīng)典回顧:高爾夫系列歷史 測第四代R32
    評測編輯-韓路:

    一個停產(chǎn)了的經(jīng)典小鋼炮車型,也就給6分了,比它更強大的下一代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我們測試的這個IV代的R32車況實在是一般,也讓我們沒能全力體驗到經(jīng)典的全部意義,有點可惜啦!不過,我相信在未來的日子里,能在國內買到的性能車型會越來越多的,到時候就不會再出現(xiàn)現(xiàn)在的尷尬情況了。

    評測編輯-王苦公:

    對于高爾夫R32來說,更多的是對它經(jīng)典的追憶,此外給我留下更多印象的還是它的VR6發(fā)動機,它的聲音實在很迷人,放在高爾夫上,動力只能用狂暴來形容。不過除此之外,對這臺R32也就沒什么更多的感覺了,畢竟4代高爾夫也是司空見慣了,所以也就減少了新鮮感。

    評測編輯-孟慶嘉:

    遇到罕見的高爾夫R32后,一種低調中帶有爆發(fā)力的感覺一直吸引著我。由于車輛自身的原因,性能方面并沒有表現(xiàn)出過人的能力,確實比較遺憾,因此,我們更多的是欣賞而不是去考驗,論產(chǎn)品誘惑力我給9分,但對性能的滿意程度我只能給7分,最后還是平均一下吧,同時期待新一代產(chǎn)品的駕臨。

最新文章
加載中

高爾夫新能源(進口) 2015款 GTE

指導價:28.88萬
級別:緊湊型車
發(fā)動機:1.4T 150馬力...
變速箱:6擋濕式雙離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