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控方向盤廣汽豐田-漢蘭達
車機內部搭載了更為主流的8155芯片,具有華為AI語音功能,全系支持 CarPlay、HiCar、CarLife三大主流手機互聯。雖說內飾用料繼承了豐田一貫的風格,但我們依然能看到漢蘭達在智能化方面的努力。
● 內飾對比
昂科旗的內飾本來就比較注重用料和豪華感,艾維亞版的質感和做工在普通版的基礎上更上一層樓,跟漢蘭達一比差距還是相當明顯的。但是漢蘭達的全液晶儀表以及12.3英寸大屏幕在現代感上做得更好,昂科旗相比之下就稍有點兒老氣。
作為頂配車型,兩車的配置水平都不低,前排座椅加熱、通風一應俱全,但是如果放眼全系車型,漢蘭達高、低配車型之間的配置差異就比較明顯,一些配置還是頂配專屬。昂科旗整體在基礎配置上更高,主動安全系統、360度全景影像、前排座椅加熱、通風和記憶都是全系標配。
途昂的中控臺造型四平八穩(wěn),雖然不會讓人有太多的驚喜,老實說我個人非常喜歡這種平直的線條,因為開了幾年之后,你會覺得這種相對簡單的設計比較經得起時間的考驗。漢蘭達的設計還是透露出一股濃濃的日系風格,充滿層次感,不過在視覺質感上,漢蘭達并不是那么討喜。探險者的中控大屏豎立在中控臺中央,顯得有些人突兀,和車頭造型一樣,這是福特為了中國市場所做出的改造。
中控屏的功能都差不多,強調車機系統的功能性。老實說我個人是不太使用會使用這種東西的,畢竟語音控制還不如一個實體按鍵來得簡單直接。另外,三車都具備了一些本土化的APP以及云端音樂系統。
全新漢蘭達的多媒體系統大致可以分為兩種,精英版配備的是8英寸中控屏,且提供了蘋果CarPlay、百度CarLife和華為HiCar三種互聯方式。尊貴版和至尊版雖然使用了規(guī)格更大的12.3英寸屏幕,但以上互聯卻均不支持,這種操作也是有些讓人疑惑。
車內質感比老款車型有明顯提升,這歸功于更多的軟質材料、更大的中控屏以及這套雙色內飾。中控臺上大量保留的實體鍵意味著它沒有忽視便利性方面的基礎,檔次感跟上來了。
升級成懸浮式設計的12.3英寸中控屏在操作上有一點不流暢、界面設計也和儀表盤一樣,雖然清晰易讀,但精致感一般。顯然,日系品牌還是喜歡把注意力放在機械素質上。
內飾部分:
開拓者一鍵啟動按鍵位于儀表臺中控屏靠左位置,距離駕駛者稍遠,稍微有些不便,不過位置還比較好找。
開拓者MyLink+多媒體互聯系統用起來跟通用旗下凱迪拉克的CUE、別克的IntelliLink如出一轍,系統內核應該同屬一脈。界面邏輯合理,顯示分辨率不低,程序響應速度也很快。語音識別、車機互聯、安吉星、OTA等功能相較凱迪拉克CUE完全看不到縮水。支持組隊模式還可以輕松與配備同款車機的其他車進行實時顯示自身位置的組隊模式。漢蘭達的中控屏依舊不是它的優(yōu)勢,無論分辨率、界面設計和程序響應速度都明顯不像一線大廠的水平,這也是這些年豐田車為人詬病的一個問題。軟件功能的實用性其實并沒有太多問題,但是車機體驗感完全屬于普通山寨平板的水平,急需改進。
在配置方面,作為后來者的開拓者無疑占有優(yōu)勢,除了上述介紹之外,它還配有車內空氣凈化、主動降噪和內置行車記錄儀等功能。此外,兩款車也都配備了完善的主被動安全功能,細節(jié)配置互有差異,開拓者較漢蘭達多出了車道保持、自動泊車功能,且自適應巡航為全速域模式。而漢蘭達較開拓者多出了膝部安全氣囊。
● 內飾配置:途觀L配置更為豐富
內飾配置方面差距最大的地方是多媒體配置,在市場價格相近的情況下,途觀L的配置要明顯優(yōu)于同價位區(qū)間的漢蘭達車型,而即便是都為頂配的情況下,漢蘭達頂配版采用10英寸的屏幕,支持全景影像和支持CarLife,屏幕會比途觀L大,但功能上仍稍遜一籌。
內飾設計
兩款指導價在30萬元上下的SUV車型,用料均符合這個級別應有的水準,昂科旗在內飾整體氛圍的營造上優(yōu)勢明顯,凸顯豪華感。而漢蘭達相對傳統一些,但在實用性上兩者難分伯仲。
全液晶儀表盤在目前這個市場氛圍中算消費者較為看中的配置之一,兩款車可以在頂配車型上進行裝配,增加產品的亮點,不過實拍的兩款車均未提供。
總體來看,昂科旗的內飾主打科技、豪華,漢蘭達主打樸實、實用,兩者內飾設計取向有一定的差別,喜歡哪個,根據自己的審美去判斷吧。配置方面,昂科旗的配置更加豐富,例如昂科旗帶后排座椅加熱功能、后排座椅電動放倒、后排隱私玻璃、后排電動遮陽簾等等,相比漢蘭達對于后排乘客的更加照顧。
● 內飾對比
兩車的內飾風格比較接近,都屬于大氣穩(wěn)重的類型,如果硬要分出個高下的話,漢蘭達的內飾有些中庸,GS8的內飾則穩(wěn)重中透出那么點兒時尚。漢蘭達作為同級的標桿車型,在內飾用料方面屬于主流的表現,而GS8的價格較之漢蘭達要便宜很多,因為成本的緣故在其所使用的材質觸感方面不如漢蘭達。
手機互聯方面GS8不光支持CarLife,還支持CarPlay,比漢蘭達要出色一些,不過必須要吐槽的是兩車的中控屏在使用順暢度方面做得都不到位,漢蘭達時不時的還會有卡頓。兩車也都配備了語音控制系統,無論在功能性還是辨識成功率上GS8都要更出色一些。
在充電接口方面,漢蘭達的前排有3個USB接口,使用起來非常方便,相比之下GS8只有1個USB接口和2個12V電源接口,數量足夠但用起來沒那么便捷。
兩車使用的都是適時四驅系統,GS8有多路況模式可供選擇,漢蘭達只有一個雪地模式。在駐車方式方面,GS8也要領先于漢蘭達,電子手剎+AutoHold可謂是城市擁堵路段緩解疲勞的神器,漢蘭達的腳剎放到現在來看確實有那么點兒落后了。
車內依舊是熟悉的風格,在實用性上更進一步。中控屏加大到10.1英寸,多媒體系統也得到了優(yōu)化,操作邏輯原來更加簡便,并且終于支持了第三方軟件百度CarLife,還內置了高德地圖車機版,不過它還沒能支持蘋果CarPlay,此外還有一點不足,屏幕兩邊的按鍵是觸摸式的,而且太小了,操作不方便,以至于我在開了兩天車之后才在屏幕右邊發(fā)現了調音量鍵。
中控臺下面新增了兩個專供充電的USB接口,跟旁邊數據傳輸用的USB口互不干擾,全系后排也標配了雙USB充電口,很人性化。此外新款漢蘭達在很多看不見的地方也有所增配,豪華版及以上配置車型均配備了豐田的行車安全套裝(預碰撞安全系統、車道偏離警示系統、自適應巡航系統、遠近光自動調節(jié)系統),同時還增加了胎壓監(jiān)測系統和行車電腦顯示屏。頂配車型專屬的360°全景影像也是新增項。
中控方向盤
放在三年前,漢蘭達的內飾還算略帶些時尚和豪華的氣息,但以現在的眼光看,它在設計上沒什么突出的,大氣、好用是它的新標簽。在用料上它的競爭力也大不如前,這倒不是說它在用料上縮水了,只是競品的用料越來越好,反襯它的用料就沒什么可圈可點的了。
新款漢蘭達與時俱進換裝了更大尺寸的多媒體觸控屏,新的10.1英寸屏幕兩側擁有開/關、主頁面以及聲音控制的觸摸快捷鍵,總體的使用體驗遠好于現款車型。
內飾方面,新款漢蘭達的“新”主要體現在配置上,全系標配后排雙USB充電口,豪華版及以上配置車型均配備了豐田的行車安全套裝(預碰撞安全系統、車道偏離警示系統、自適應巡航系統、遠近光自動調節(jié)系統),同時還增加了胎壓監(jiān)測系統和行車電腦顯示屏。頂配車型的360°全景影像雖然畫質比較差,但有總比沒有好。
● 豐田漢蘭達
漢蘭達內飾走的是簡約實用路線,內飾用料非常一般,在這幾款車里算不太好的。按鍵旋鈕都比較大,不算精致,如果從實用性角度,漢蘭達內飾尚可,不過豪華感,不是漢蘭達的強項。
單從用料軟硬來評判的話,四款車都差不多,但論材質,最好的是銳界,大量真皮的使用比另外三款車都要上檔次。在設計方面,個人感覺昂科威的最走心,冠道、漢蘭達、銳界三車的內飾更注重使用層面,在設計感方面欠佳。
當然,花里胡哨的東西未必實用,昂科威在這里又是最弱的,空調面板這里最為明顯,觸摸式的設計讓我們在每次調節(jié)時都要低下頭來看,很不人性化。這里需要提一下漢蘭達,它是四款車里最好用的一個,它就像是個體貼的大漢子,雖然設計很粗獷,尤其是座椅加熱、通風,這種滾輪式的特別少見,但用起來卻特別方便,四輛車里最偏美式的就是它了。這輛車不會動小心思,不會給你驚喜,也沒什么硬傷,就是特別實在,和它接觸很輕松。
● 內飾設計各有千秋
四臺車的問世先后差著兩年,但內飾整體水準相近,只有風格不盡相同。我覺得內飾特別看眼緣,至少在這四輛車中選擇一輛自己喜歡的并不難。
● 內飾
放眼望去全新漢蘭達內飾比老款在豪華感方面確實有極為明顯的提升,舍棄了那種粗獷的風格,更多的呈現出現代時尚的感覺。
最明顯的變化就是中控臺,采用不對稱的設計,并且有著非常豐富的層次,能看出這是豐田最新一代的設計路線。中控臺絕大部分都是軟質材料,而且縫線包邊效果也很到位,內飾氛圍提升了一個檔次。
方向盤尺寸較大,采用皮革包裹后手感還不錯,握感舒服挑不出什么硬傷。透過方向盤,儀表盤中規(guī)中矩,沒有什么花哨的設計,所有信息都能一目了然。我們試駕的這臺高配車型的儀表盤配上了一塊4.2英寸的彩色屏幕,而中低配車型則只是常規(guī)的3.5英寸黑白單色屏了。
視線右移,第一感覺就是所有按鍵和旋鈕的尺寸依舊很大,這在豐田系車上似乎是傳統,好處自然是為行車中的操作提供便利,不用分散更多的精力和視線去找功能按鍵,而且功能按鍵比較少,需要操作哪個一目了然。旋鈕的手感我很喜歡,阻尼適中是那種非常細膩綿柔的感覺,就像日本音響上的旋鈕。
中控屏幕是全系車型都配有的,高配為8英寸顯示屏,也就是我們這臺車所帶有的,低配則使用6.1英寸顯示屏,由于尺寸縮小了,從氣勢上自然要略弱一些了。實用性方面無可挑剔,雖然系統的設計并不靚麗,也沒有吸引眼球的圖標之類的,但用起來方便,上手沒任何難度,各種功能一目了然。
● 儲物空間
體驗中儲物空間給我們留下了相當深刻的印象,尤其是對隨身物品的儲藏確實有見解。首先是中控臺中間區(qū)域的儲物槽,儲物槽幾乎橫向貫穿了中控臺三分之二的寬度。
儲物槽內部分為左右兩部分,由于深度比較大,并且有皮革包裹,一方面不會劃傷手機,另一方面行駛中也不會產生異響,有著非常實用的效果,主副駕駛的手機和錢包都能隨手放在這里,而且真的是很方便。
而我則更喜歡漢蘭達的方向盤,仿真皮的氣囊蓋子和內嵌造型的功能按鍵看起來很有設計感,比銳界更好的人體工程學設計讓漢蘭達的方向盤握著更趁手,而且還帶有方向盤加熱功能,冬天真是再舒服不過了。不過它捏起來比銳界的方向盤要硬不少,手動四向調節(jié)也沒有銳界那么易用和顯檔次。
漢蘭達呢?Functional Beauty設計語言的采用呈現出的非對稱效果除了好看之外也頗具實用性,細節(jié)設計上漢蘭達顯然更用心一些,我們能看到上方的搪塑材質配以縫線效果看起來真的很像皮革,從中部一直延伸到副駕駛的長條儲物格除了能放置小物件之外還有一些意想不到的創(chuàng)意設計。
銳界的儀表盤非常炫,大面積彩色LCD的使用科技感十足,能夠顯示的內容自然也是異常豐富;而漢蘭達則是豐田的傳統設計,不過在保守的造型之外,也能夠看到豐田在細節(jié)上不斷的嘗試提升整個儀表盤和行車電腦LCD的展現效果和感觀品質,比如整體顏色的搭配,又比如行車電腦UI界面的配色和字體等細節(jié),這些都是日本人更擅長的地方。
● 中控臺對比:
內飾方面,漢蘭達與全新勝達的中控臺造型風格完全不一樣。漢蘭達的中控臺給人感覺簡約、大氣,而全新勝達中控臺的線條很復雜,比較有立體感。至于這兩種截然不同的設計風格哪種更好看?全憑個人審美。
兩車都使用了帶真皮包裹的多功能方向盤,音響調節(jié)、定速巡航控制以及行車電腦切換等常規(guī)功能一個不少,而且都能做到上下、前后四向可調。至于手感,全新勝達的方向盤3點和9點的位置太厚無法握實,而且皮革的手感也不夠細膩,整體握感比漢蘭達稍差。
● 增加G-BOOK,導航和音響升級
新款漢蘭達在內飾方面幾乎沒有變化,只是在部分細節(jié)之處改變了配色而已。對此我們就不再做詳細介紹,您可以點擊這里查看我們之前的實拍文章了解新款漢蘭達的內飾細節(jié),下面我們主要介紹一下增加的G-BOOK,導航和音響升級方面的內容。
內飾部分最值得一提的是,新漢蘭達在配置方面小有提升。首先,新漢蘭達采用了全新的導航系統,畫面布局和功能更加完善,而且還增加了漢字手寫輸入功能,可以更加快速查找地點,使用更方便。
同時,工程師還對音響系統的均衡器等設備進行了調試,音質比之前更加出色。由于老款車型沒有USB音頻接口,導致音樂擴展能力不太強,F在,部分車型終于添加了此功能以及藍牙功能,也算跟上了時代的步伐。
此外,手機G-BOOK智能副駕系統也裝備到了新漢蘭達上。該系統集合了以道路檢索、新聞資訊、天氣信息、話務員服務等為主的多項人工智能服務功能。而且這套系統的另外一點優(yōu)勢在于,除了一定的手機通話費和流量費之外,使用期各種服務功能都是永久免費的。
中控方向盤
內飾的設計與現款完全一樣,整體布局沒有任何區(qū)別。我們拍攝的這款3.5L車型應該是其中的中低配車型,不但沒有一鍵啟動,音響系統也很簡單。在設計上,漢蘭達并沒有讓人有脫離時代的感覺,整體表現很中庸,各個區(qū)域清晰劃分,很易于使用。
全系標配的膝部氣囊和車身穩(wěn)定系統在同價位的對手當中還是有一定優(yōu)勢的,尤其是它的7座設計,同價位的一些競爭對手也都有可以選擇的余地,但空間上漢蘭達還是這個級別當中表現上乘的車型。
外觀上樓蘭Murano沒有漢蘭達的那種粗獷氣質,其車內怎樣呢?接來下,讓我們再觀察體驗一番。雖然樓蘭Murano有著與漢蘭達相近的車身尺寸,但它的車內布局以及做工細節(jié)之處,都突顯著如同天籟車型般的質感和舒適的特點,這也與漢蘭達的車內設計風格完全不同。
漢蘭達中控臺布局更像是一臺SUV,擁有比樓蘭Murano大一圈的方向盤、各種控制按鈕和旋鈕也都進行了“加大”處理。更實在的4個大口徑杯架也讓人很難忘,呵呵。
在車輛配置方面,雖然兩款車相差很大沒有可比性,但在這里還是想針對樓蘭Murano的車內配置做一些簡單介紹說明。樓蘭Murano的多媒體控制、以及空調控制區(qū)域的布局與天籟很像,也很容易上手。帶電動四向調節(jié)的多功能方向盤手感很不錯,只是太過于淺的米色方向盤不耐臟,方向盤還是選擇黑色實用。
● 內飾:中控臺材質一般
“豪華感”真的是一個很模糊的概念,我不知道在大多數人的審美觀里面,漢蘭達的內飾算不算是十分豪華,但我覺得起碼用“大氣”來形容還是很恰當的。中控面板的設計和雷克薩斯有幾分相像,方向盤和凱美瑞的一模一樣,配色也是最中庸和諧的上深下淺。
漢蘭達的方向盤比凱美瑞多了對自動空調的控制,駕駛員手不離方向盤就可以打開、關閉空調或者調節(jié)溫度,我覺得實用程度雖然比音響控制略差一些,但也在很大程度上減少了駕駛員的操作步驟,所以很值得推廣!
漢蘭達還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行車電腦顯示屏不位于儀表臺內部,而是在中控臺頂部有一個專門的顯示屏,面積當然也比一般車型的大了很多,而且還是彩色的,能夠顯示的內容也足夠豐富,如果想要切換的話可以直接用方向盤上的“DISP”來實現。
即便是有很多的優(yōu)點,我還是要說幾處自己覺得不太滿意的地方,首先就是中控臺沒有使用軟性塑料,硬塑料不只是摸上去硬邦邦不上檔次,而且對于碰撞時的車內成員安全也不是十分有利,更何況對于20萬元以上的車型來說,中控臺使用軟性材料應該是基本的選擇才對。
其次對于大家都十分贊賞的豐田導航我也有自己的看法,也許是最近接觸的豪華車比較多,這款導航的分辨率并不能令我滿意,顆粒感比較明顯,亮度也不是非常出色。當然我并沒有否認它的功能仍然十分強大。
座椅加熱按鈕的設計很有個性,完全是從實用性的角度出色,可以說沒有經過任何美觀化的處理,想用的話,按下黑色的按鈕并彈起之后就可以旋轉選擇擋位了。擋位數量比傳統日系車有了很大的進步,但這個按鍵再好看一些就更完美了。
差點忘記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漢蘭達的仿木紋裝飾雖然和新凱美瑞的一樣是啞光的,但顏色和紋路卻和凱美瑞的完全不一樣,凱美瑞顏色偏黃,紋路更自然,漢蘭達的則偏紅,紋路一眼就讓你覺得假,所以效果不是很好,好在面積也不是很大。
看到漢蘭達內飾的第一眼,你一定會被它的方向盤所吸引,這不是凱美瑞的方向盤嗎?的確,這就是凱美瑞的方向盤。能夠共用零部件,也多少說明了它和凱美瑞之間的近親關系,那么中控臺的樣式呢?我覺得更多是雷克薩斯的風格。
儀表采用的是紅白搭配,效果相當出色,易讀性很強,而且你沒有發(fā)現它看上去非常簡單嗎?一般車都會把行車電腦設計在儀表臺內部,但漢蘭達沒有這么做,而是設計在了中控臺上,并且是彩色液晶,這樣的好處顯而易見:觀察起來很容易,視線不用離開車輛前方,而且屏幕的尺寸可以做得更大。
2.7的六款車型中,只最高配的兩款才有導航,豐田的導航就不用多說了,不過我估計既然凱美瑞已經出了G-BOOK智能副駕系統,那么以后漢蘭達也完全有可能在高配車型上使用這套系統。
漢蘭達全系有兩款變速箱,2.7車型使用的是6速手自一體變速箱,3.5車型使用的是5速手自一體變速箱,再加上2.7是兩驅車型,所有有理由相信2.7車型會有不錯的燃油經濟性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