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底盤解析] 20萬左右的中型SUV市場一直是各大廠商的必爭之地,漢蘭達則是這個市場繞不開的話題,坦誠的說,這確實是一款沒有短板的好車,但訂車難和價位虛高的問題確實讓人心煩,好在這個市場還算是“百家爭鳴”,美系和韓系依然有兩員老將在征戰(zhàn)沙場,一臺是新款的別克昂科威(以下簡稱昂科威),另一臺是全新一代北京現代勝達(參數|詢價)(以下簡稱勝達)。
兩臺截然不同風格的車子,這次我們將它們放到了一起,我將通過底盤靜態(tài)的拆解和動態(tài)測試,看看我們上面判斷的是否準確。
懸架系統(tǒng)看似簡單,實際上對車企來說卻是相當麻煩,這部分需要底盤工程師深厚的調校經驗,同時每個廠商也會有不同的風格和心得。 另一方面,結構相同的懸架其實也會存在性能差距較大的現象。因此,對于底盤我們既需要理論分析也需要動態(tài)體驗,只憑單一的材料組成或者懸架形式并不能判斷一副底盤的強弱。下面,我們就從前懸架開始說起。
○前懸架:結構相似,但內有乾坤
前懸架采用麥弗遜懸架形式是這個等級SUV車型常見的做法,基本上除了這次對比的勝達和昂科威,類似銳界、漢蘭達這一類中型SUV,也會采用諸如:承載式車身、前后獨立懸架等相似的硬件。當然,雖然有同質化趨勢,但俗話說的好,細節(jié)決定成敗,同時使用麥弗遜懸架的勝達和昂科威其實還是有一些不同!
但如果認真觀察,我們發(fā)現新一代的勝達更注重輕量化的實現,下控制臂采用鋼板焊接打造后,進行了打孔的輕量化處理。
然后我們來看昂科威。昂科威前懸曾經的問題(斷軸,其實說成脫軸更為準確)過去在網上傳的沸沸揚揚,不過現款的昂科威已經進行了補救。老款之所以會有斷軸現象,主要跟前懸架的下控制臂襯套有關,這個部位在受到較大外力沖擊的時候,可能發(fā)生變形或脫出,極端情況下就會出現車輛失控。
○副車架
聊完前懸架,我們來看看副車架和前部的一些細節(jié)問題。副車架在現代汽車的底盤中作用越來越大,除了可以在碰撞時更好的吸收能量傳導動能傳遞,還可以為懸架的下控制臂承擔一部分負荷,并且副車架還可以在操控穩(wěn)定性、舒適性等方面為車輛加分。
副車架的另一個作用是用來固定發(fā)動機,這就要說到發(fā)動機懸置了。多數最大扭矩超過300N·m的橫置發(fā)動機都采用四點式懸置設計,這樣做的好處是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發(fā)動機工作時帶來的扭轉幅度。
總體來說,作為中型SUV,這兩臺車前懸架類型是相同的,都采用常見的麥弗遜式獨立懸架。而關于麥弗遜式懸架的優(yōu)缺點在這里我們就不再贅述了,毫無疑問,對于偏向實用性的這兩款城市SUV來說,這種懸架結構是最合適不過的了。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