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觀設計——粗獷硬漢穿上了燕尾服?
先說車身結(jié)構(gòu),主要是想證明領航員的本性沒變,它面對的還是一樣的消費群體。對比前幾代的領航員車型,新車在外觀造型上的改變絕對可以用驚艷來形容。前三代車型都有著相似的硬朗外觀,粗獷的車身線條,如今最新的領航員一下子變得優(yōu)雅甚至精致起來了,如同粗獷的皮夾克大哥換上了一身燕尾服。
相比上一代分體式的進氣格柵,全新的進氣格柵讓它的車頭看上去更加高大。其實發(fā)動機艙里裝的一樣是3.5T V6發(fā)動機,只不過變速箱有了新的變化,搭載了與福特F150一樣的10AT變速箱。
領航員對車燈的設計也更加用心了,它的每個大燈組內(nèi)有兩條LED日間行車燈,與林肯其它車型(一條日間行車燈)不同,David稱“兩道杠”是林肯旗艦SUV的特點之一,這很像奔馳的做法,C級采用“一道杠”,E級采用“兩道杠”,S級則有“三道杠”,級別越高日間行車燈燈的帶數(shù)越多。
全新領航員的車身側(cè)面非常協(xié)調(diào),原先那些粗獷的線條變得細膩且流暢起來,這個變化就是設計師營造高級感的基礎功底。車窗線變得更高了,增加了車身的厚重感。那根粗大明顯的C柱被隱藏起來,懸浮式車頂讓這個高大的家伙,看上去重心更低一些。
在全新領航員上,有一點是我非常不理解的,林肯大陸上那個與車窗線融為一體的門把手居然沒出現(xiàn),這個被稱為E-latch門把手的小設計一度是我認為大陸最牛X的設計。試想不管是駕駛員還是乘客,上車時最先接觸的是什么?沒錯,門把手。大陸的門把手絕對會給人留下不錯的第一印象。
從一名設計師的角度來說,他們是非常討厭門把手的,門把手的設計一般都在后期才加上,因為它總是會影響到車身側(cè)面的整體感。從前期領航員概念車上也能發(fā)現(xiàn),當時David還沒有加上門把手設計。為什么全新領航員還是選擇了平庸的門把手設計?或許除了成本因素,只有一個原因可以為它開脫,就是領航員的車窗線太高了,如果選擇和大陸一樣的門把手設計,那么只能和人機工程學說拜拜了,揚著手拉車門可不舒服。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