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極星V8發(fā)動機的進化和繁衍--最常規(guī)的L37、LD8以及縱置的LH2
在很多介紹里,我們都會看到這樣的描述“北極星,凱迪拉克最先進的發(fā)動機”。而似乎很少有人說北極星是通用最先進的發(fā)動機。確實,北極星發(fā)動機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里一直是凱迪拉克的專屬發(fā)動機,所以大多數人一提到北極星,只會想到“凱迪拉克”。時至今日,所有匹配過北極星發(fā)動機的二十余款車型當中僅有三到四款來自通用旗下的其他品牌,而凱迪拉克的車型所占比例接近86%。
到2010年停產為止,北極星V8發(fā)動機共有五種不同的型號,他們分別是L37、LD8、LH2、L47以及機械增壓的LC3。其中使用最廣泛的是L37、LD8和LH2發(fā)動機,L47及增壓發(fā)動機LC3我們將在下面單獨列出介紹。
L37 北極星的“原始天尊”
L37發(fā)動機正是北極星系列發(fā)動機的原始型號,也就是上文所提到的那臺發(fā)動機,發(fā)動機的動力輸出傾向于高響應、高功率輸出,在1996至2004年間的凱迪拉克DeVille(DTS前身)以及Seville(STS前身)車型上,L37的動力輸出達到了300馬力(224千瓦)/400牛·米。L37發(fā)動機從2000年開始,將壓縮比從10.3:1降至10:1,以實現更好的油品適應性。
之后,2005年,在新的SAE馬力評級標準下,L37的動力數據變成了290馬力(216千瓦)和386!っ住2006年小幅調整后至今,L37的動力數據便一直維持在292馬力(218千瓦)/390牛·米的水平,峰值功率和扭矩的輸出轉速也分別從最開始的5600rpm和4400rpm分別上升至6300rpm和4500rpm。2008年開始,L37開始搭載在別克的Lucerne車型上。
LD8 側重低扭的衍生發(fā)動機
『LD8發(fā)動機』
1994年推出的LD8發(fā)動機與L37是完完全全的手足關系,完全相同的技術和結構,與后期L37相同的10:1的壓縮比......只是二者的調校風格有所不同,相對于高響應、高功率輸出取向的L37而言,工程師們通過凸輪型線的重新設計使LD8擁有了更優(yōu)秀的低扭表現,大多數LD8的動力數據為275馬力(205千瓦)/407牛·米,峰值扭矩的輸出轉速提前到了4000rpm。1998年后,凱迪拉克為LD8發(fā)動機升級了新的液壓懸置系統(tǒng),使車輛變得更加穩(wěn)定和舒適。
LH2 更先進的縱置北極星
LH2發(fā)動機于2004年推出,是一臺是面向縱置后驅及全驅平臺的北極星發(fā)動機,應用于凱迪拉克SRX(第一代)、STS以及XLR三款車型。LH2標志著北極星發(fā)動機的一個新時代,這不僅是因為它是北極星的第一款縱置發(fā)動機,而是因為在LH2上,新的發(fā)動機管理模塊、電子節(jié)氣門、VVT可變正時氣門技術、活塞裙聚合物涂層等等這些技術帶來了一個更加先進的“北極星”。而橫置的L37/LD8從始至終都未能配備VVT技術。
得益于10.5:1的壓縮比和進排氣可變正時氣門技術的應用,LH2的最大功率達到了320馬力(230千瓦)的水平,較L37提升了5%以上。其峰值扭矩也水漲船高達到了427牛·米。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