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聲音?
實不相瞞,不到兩年前我試駕過W12版本的歐陸GT。所以在關上車門后我快速回憶了下那臺車開起來的潤物無聲。而這臺V8版本從發(fā)動機啟動開始,就顯得比W12車型更有存在感。4.0T雙渦輪增壓V8發(fā)動機最大功率549馬力/6000rpm,最大扭矩770!っ/2000-4500rpm。即使對于2165kg的整備質量來說也是溢出的。所以在四驅系統(tǒng)和雙離合變速箱的幫助下,它的官方0-100km/h加速時間僅需4秒整。對此,開過這車的人應該毫不懷疑。
它比W12車型少了86馬力和130!っ。這點差距放在日常生活里并不會帶來太明顯的改變——因為在國內幾乎沒機會能盡全部動力。而最大功率和最大扭矩的輸出轉速都比W12車型來的更晚。這就意味著這臺V8發(fā)動機工作的比W12更積極、顯得更有活力。
V8發(fā)動機怠速時有節(jié)奏的呼嚕聲帶著一點金屬腔,實打實的排氣量讓這種聲浪厚重而真實。開起來也是,前面說過,要達到相同的加速力道,這臺V8發(fā)動機要比W12轉速更高一點,不過別忘了那是和W12比。V8發(fā)動機的動力儲備相對于車重來說還是過剩的。所以日常行駛時發(fā)動機依然只用很低的轉速,就能換來底氣十足的推進感,這時的聲浪也是若隱若現(xiàn),離得很遠。
深踩油門的話,發(fā)動機的出力自然飽滿而澎湃。之所以沒用到“兇狠”,一是因為正常加速、超車總是輕描淡寫,二是在“舒適”或“賓利”模式下油門行程較長,所以W12車型上“在難以察覺的情況下,把車子悄然帶到預期車速!钡拿枋鐾瑯舆m用于這臺V8的歐陸(參數(shù)|詢價)GT。
如果使用運動模式,打開的排氣閥門會把聲浪拉近到你的背后,每一次收油也開始出現(xiàn)乒乓作響的回火聲,車里聽的不真切,車外卻能穿透一條街。油門行程變短、發(fā)動機也更愿意跳向3000rpm以上,這時的加速力道就開始變得兇狠,并在直到紅線之前始終讓人保持眩暈,年輕的精英們應該會喜歡。
● 插曲:
三腔空氣懸架自然能把路面變得柔軟。當我剛剛開上它的時候只是覺得這臺賓利的路感稍微有點多,停車檢查胎壓時發(fā)現(xiàn)居然高達3.9bar。而傳遞到身上的感覺只是稍顯直接而已,可見懸架的濾振能力有多強。調整到標準胎壓后,它又恢復了滑行般的行駛質感。
歐陸這一代GT的前軸前移了135mm。V8車型整備質量又比W12車型輕了79kg,并且大部分都是從前軸上“偷走”的。所以同樣配備了主動防傾桿的V8車型擁有更靈活自如的轉向感受。
懸架也會針對車身動態(tài)與負載情況,自動調節(jié)支撐力度以確保水平。在和48V電子主動側傾控制系統(tǒng)的共同作用下,車身側傾被抑制的相當?shù)轿弧2⑶以跍貪櫨珳实目勺冝D向比電動轉向機帶動下,協(xié)同工作悄無聲息。說不出到底是哪兒在起作用、只感覺2噸多的車重變得像1.7噸左右。車隨心動、極其流暢順手。四驅系統(tǒng)不只是意外保險,也懂得調節(jié)氣氛。如果愿意,四輪滑動出彎當然可以——極其敏捷可控的動態(tài)響應是強烈信心的來源,也可以稱作優(yōu)越感。
它能給你強大的信心但不會引誘你去觸摸極限,氣質和素質無懈可擊,各方面都幾乎做到了極致。這是臺完美的車嗎?很接近了,歐陸GT是把駕控性和舒適感平衡的最好的車型,或者說這也是幾乎適用于所有使用場景的車,如果我有足夠的錢卻又只能買一輛車的話,應該就是它了。(文/圖/攝 汽車之家 鄭雷 陶懞軒)
結束了一天的拍攝,我和老鄭抓著日落前的最后一層稀薄光線返回城市。出山之前我打開運動模式和車窗,想用一點火光和回響寫下最后的印象。
在超越一輛滿載的SUV瞬間,我看見了后座上一個男孩驚訝的臉,緊接著他們就消失在了后視鏡里。
記不得自己是什么時候第一次愛上一臺車,那個男孩應該正值此刻。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