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海外試駕] 首先我們要談清楚第一件事兒就是標準,在車廠眼里這種標準叫做定位,而在用戶眼里這種標準叫做適用場景。就比如今天主角,第二代奔馳CLA(參數(shù)|詢價),它在你心里是個什么樣的定位?我們該用什么標準來衡量它?有時候別妄想和奢求太多。
在2014年第一代奔馳CLA發(fā)布時,定位這個問題我一點都不困惑,那時候A級還沒有三廂,在很長一段時間里都可以粗暴的認為CLA是更精致、更運動、更高級、更潮流、更特別的“A級”,直到2018年,不能再這樣想了,國內(nèi)外都開始賣3廂的A級了。
于是我分別打開了梅賽德斯奔馳的官網(wǎng),關(guān)于CLA和A級分別看到了兩張宣傳圖,這就是廠商理解的標準。一個潮,一個正。簡而言之,CLA要做成精致的高端緊湊型轎跑,致潮兒。
新老奔馳CLA車身尺寸對比 單位:mm | ||||
長 | 寬 | 高 | 軸距 | |
現(xiàn)款CLA 260 | 4673 | 1777 | 1417 | 2699 |
新CLA 250 | 4688 | 1830 | 1439 | 2729 |
作為換代車型,首先外觀一定要有足夠清晰的變化,不論是好評如潮還是存在爭議,首要的是讓所有人知道這是個換代的產(chǎn)品。在奔馳的轎跑世界里,CLS算是旗幟,CLA則一直追隨者CLS的設(shè)計風格。
不過由于車身尺寸的問題,在某些角度還是容易和三廂的A級有點混淆,也可能是我們這臺車太素沒有套件的緣故,總之跟我在路上見到的,別人家的CLA相比氣勢上確實差了一些。
側(cè)面的線條已經(jīng)足夠流暢了,可是在這個尺寸的車上這種流線還是難以徹底舒展開,總覺得再走的長一點會更美,如果想喜歡它的造型可能得多接觸幾天看習慣了才行。其實奔馳族譜這代的整體設(shè)計語言在坊間是經(jīng)常有一些爭議的,轎跑系列的爭議點在于車尾,你仔細看,設(shè)計師不再走傳統(tǒng)路線讓后包圍向后延展,而是往內(nèi)側(cè)收,盡量讓后備廂蓋和后包圍處在同一個平面。整個車頂、后備廂、尾燈和后包圍都非常平滑的溜下來,這也是與A級三廂最有區(qū)分的地方,一個傳統(tǒng),一個新穎,這個所謂的新穎在一段時間的爭議之后,好像又被很多人開始接受了,也包括我。
對了,說兩個細節(jié),我們這臺測試車的輪圈只有17英寸,這可能也是氣勢上輸給跟別人家CLA的一個重要原因。后包圍上看到的雙邊共兩出排氣只是裝飾而已,但真的排氣也確實是雙邊共兩出,低調(diào)的藏在的車底下。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