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駛品質會比CS15出色嗎?
日常駕駛,可以感受到它的加速踏板在調校方面和CS15相差不大,初段不會特別靈敏,有效地減少了輕踩就向前躥的不適感。另外,它與電動機、變速箱是好搭檔,三者在匹配方面做得相當不錯,讓提速過程表現(xiàn)得循序漸進、比較線性,動力的輸出量很容易掌控,為較好的行駛平順性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得益于電動機的先天特性,還有170!っ鬃畲筝敵扭矩的加持,無論是起步還是行駛過程突然加速,它的動力響應都能做到比較直接而迅速,并且能夠給人相當不錯的主觀加速感受,要在燃油發(fā)動機車型上獲得這樣的主觀動力感受,除非搭載的是一臺排量較大的發(fā)動機吧。在每一次深踩下加速踏板的瞬間,充沛的扭矩都會隨傳隨到,在擁堵的城市里面游走將會是一件比較輕松愉悅的事情。
官方信息顯示,它在D擋的狀態(tài)下最高車速只有110km/h(比法定最高限速還是低了那么一點點),這意味著它的中后段提速能力不會有出色的表現(xiàn),而實際感受也確是如此。在時速60km/h以內,它的加速感受能夠讓人滿意,深踩加速踏板車子會讓人感覺到比較有勁兒。一旦過了這個速度,可以明顯感受到它的動力衰減比較明顯。換句話說,它并不是太擅長于跑高速,城市路況才會是它大展拳腳的地方。
將變速箱切入S擋,它的動力表現(xiàn)是否會相對更好?是的,此時它的動力表現(xiàn)確實會相對D擋時有比較明顯的變化,加速踏板的響應速度也相對快一點,中后段的提速表現(xiàn)也有一定的改善。不過,我奉勸你平時駕駛真的別過多地使用S擋,提速表現(xiàn)雖然相對好了,但掉電速度也更加快,當你看到續(xù)航里程嘩啦嘩啦地往下掉,又不知道附近哪有充電裝置時,心情會突然涼了一大截。
關于操控方面,雖然它除了動力系統(tǒng)以外的硬件結構與CS15大體相同,但是兩者給人的駕駛感受會有比較明顯的差異。須知道它可是每分每秒都是帶著蓄電池在行駛的,致使其整備質量比CS15增加了超過300kg(大概是4個成年人的重量),而增加的重量肯定會對行駛品質帶來一定的影響。當然,整備質量增加了那么多,廠商需要對底盤進行相應的調校,不僅減振器需要重新匹配,連車身的前后配重也做出也相應的調整,行駛品質自然會隨之而發(fā)生變化。
當中,底盤的表現(xiàn)受到的影響最大,給人的感覺是比CS15更扎實,厚重感也更強。懸架的表現(xiàn)也比CS15要穩(wěn)建了許多,同時在處理路面的一些顛簸時更加干脆利落,駕乘舒適感隨之而提高。值得一提的是,隨著“體重”的增加,它的動態(tài)響應并沒有發(fā)生明顯的變化,跟CS15對比一點也不會遜色,比如高速行駛需要連續(xù)并線超車時,雖然重心偏移量以及慣性較大,但被大幅度壓縮的懸架回彈及時,確保了車身擁有足夠的支撐性,整個動作并沒有拖泥帶水之感。
電動助力轉向系統(tǒng)的調校,它和CS15的表現(xiàn)差不多,依舊采用了家用小型SUV的典型調校方式,轉向談不上精準且轉向時會有一些虛位,通過方向盤反饋回來的轉向力度稍微輕了點,日常正常駕駛倒不會有什么不適應的地方,一切以舒適、輕松為主調。別指望它能夠做到“打哪指哪”的境界,它只是一臺家用小型SUV而已,這樣的要求未免是太過分了。
剎車系統(tǒng)的調校讓人滿意,通過剎車踏板反制饋回來的腳感相當緊湊,但又不會靈敏得輕踩就跟全力制動那樣,還可以感受到制動力的輸出比較線性,剎車量更加易于掌控,沒上手難度也不需要時間去適應。至于NVH的表現(xiàn),它在“怠速”時沒有沒有任何的振動,深踩加速踏板只會聽到不會讓人感到困擾的電流聲,較之于傳統(tǒng)的燃油車,這是它的先天優(yōu)勢之一。當然了,它還有需要提升的地方,最明顯的就是高速行駛遇到比較粗糙的路面時,路噪還是稍微偏大了點。
經(jīng)過一天短暫的試駕,我可以肯定它在行駛品質的綜合表現(xiàn)上確實會比CS15出色不少,比如動力響應更加直接、爽快,行駛平順性更強,底盤更穩(wěn)健、更扎實、更舒適,NVH的表現(xiàn)更佳。而不及CS15的地方則是中后段的提速能力。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