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長期測試] 經過了小半年的時間之后,我們的榮威RX5長期測試依然接近了尾聲,作為大部分車主的第一款家庭用車,之前的評測中榮威RX5的后排表現(xiàn)已經給大家留下過深刻印象,而在這一期里我則會著重給大家介紹一下這款車上的儲物空間表現(xiàn),以及后備廂的載物能力。對于這些方面有需求的消費者,今天的內容肯定可以給你們一些參考。
1/前排儲物空間展示:
在這次更新的車內空間展示中,我會用300ml的小瓶裝雪碧和500ml的烏龍茶來給大家做演示,因為這是我們在單位里除了水之外喝的比較多的飲料了,而且小瓶裝的飲料容易一次性喝完,不容易浪費和變質。榮威RX5的前排儲物空間還是不錯的,包括門把手、車門板、中控臺左側、手套箱、擋把后方和扶手箱等位置都有儲物格。
車門的內飾板方面,門把手的位置不是鏤空的,所以偶爾可以放一些硬幣,有時候我也會順手把手機放在這里。但是自從我換了5.5寸的大屏幕手機后,這個位置就有點勉強了。門板下方的儲物格向大眾車系看齊,前部分做了內凹的處理,官方的宣傳上也是寫了可以放下1.25L飲料的,我們沒有測試,但目測是完全OK的,很大就是了。日常使用的時候,我會在這里放兩瓶烏龍茶(實際上放三瓶也沒問題),剩下的區(qū)域放一條折疊好的大號3M布。你問用來干啥的?擦YunOS大屏幕的……
中控臺左側的下方也有一個小的儲物空間,不過并不是我們常見的那種可以打開的盒子,而是一個斜面向下的空間,以及一個卡槽?ú畚医洺S脕矸偶依镄^(qū)的停車卡,因為一天只用兩次,所以放在這里就很方便。儲物空間的寬度和深度也讓人滿意,可以放下一個5寸的iPhone 6S。不過這個位置我總覺得是用來放一些停車票或者零錢的,但若是用來放這些的話,似乎又太深了一點。
擋把后方有比較豐富的空間,包括兩個杯架和一個長條狀的儲物格。杯架中間的隔斷可以前后調整,如果在最中央的位置,則可以放入兩瓶常規(guī)的500ml飲料。杯架的深度也是比較可靠的,平時車輛轉彎的時候飲料也不會翻倒,比較牢靠。日常使用的時候,后面的杯架里我放著一瓶3M凈化劑(新車的緣故),單獨使用前面的一個杯架放飲料。
扶手的空間則普普通通,高度大概相當于一瓶300ml飲料,內部也沒有空調出風口可以給飲料降溫。平時我們在內部放了一包紙巾,還有行駛證等小物件也放在這里面。手套箱帶有阻尼,空間一般般,通過圖片你能看到它大致的容積,我們長測車的油耗記錄表就放在這里。
2/后排儲物空間展示:
榮威RX5的后排儲物空間也做的不錯,車門和前排一樣,上方的門把手不是鏤空的,下方的門板內做了內凹處理,可以放下足夠的水。后排座椅中間的扶手也自帶了兩組杯架,只不過橫置的布局在放下兩瓶水之后可能會占用后排乘客放手的空間,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舒適性。
后排座椅配備了兩組ISOFIX兒童安全座椅接口,從實際體驗來看,安裝和拆卸座椅都是比較輕松的,接口的位置不是很緊,F(xiàn)在使用兒童座椅的車主數(shù)量越來越多,座椅拆裝的難易度也逐漸成為我們評測考量的一部分了。
后備廂說老實話不是RX5的專長,原因在于大部分的車內后部空間都給了后排乘客,但如果仔細觀察的話,還是能夠體會到一些設計師比較用心的地方。首先是大的空間方面,后排座椅是可以按4/6比例放倒的,所以這個儲物空間我們這里就不說了,具體要說的是五座狀態(tài)下的表現(xiàn)。平時的時候,我會在后備廂里放一個長寬高為47cm×33cm×23cm的儲物箱,用來放一些閑雜的東西。再外加一個車載冰箱和一些小東西。這個時候你會發(fā)現(xiàn)后備廂的空間其實已經有一些局促了,至少再要外出的話,最多放一個箱子就沒有什么空間了。
而在取出儲物箱之后,利用我們平時做評測時使用的行李箱來測量,RX5的后備廂可以在放入一個22寸、一個24寸和一個28寸行李箱的基礎下,再放入一個車載冰箱和書包之類的東西,這時候空間還有一些富裕。所以對于普通的三口之家來說,日常出個遠門啥的,空間還是夠用的。但如果是兩家人出行,或是再多一個孩子的話,行李方面就要盤算一下了,要是有兩個28寸以上的箱子就夠嗆了。
所以綜合來說,RX5的后備廂真的不太大,只能說是夠用;蛟S設計師在后排乘坐空間和后備廂容積的權重上還是偏向了前者,畢竟大部分時候,RX5還是一臺在城市中使用的家用SUV而已。此外,后備廂里有照明燈、有12V電源接口,還有隱藏的暗格可以放很多很多東西。隔板的做工以及處理的很精致的掛鉤也給車輛的檔次感加分不少,當然別忘了,這臺高配車型上還有電動尾門。
■ 長測油耗:
從開篇文章到本次更新發(fā)布,榮威RX5測試車總計行駛了755公里,所加燃油標號仍為92號汽油,平均時速表顯為39km/h左右,其中70%以上的路況條件為擁堵路段。這段時間里,測試車總共消耗了93.88升燃油,經過計算后油耗約為12.4L/100km,折算后差不多是7.7角錢/公里。同時這一期又遇上了燃油價格上調,所以相對的用車成本也上升了不少。(文/圖 汽車之家 黃正橋)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