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變速箱和HTRAC四驅系統(tǒng)分析
在美國市場里面,無論是何種發(fā)動機或驅動模式的配置,G90都是配備一款現(xiàn)代集團自行研發(fā)的8速自動變速箱。
現(xiàn)代集團自行研發(fā)的這款縱置8擋變速箱,歷史可以追溯到9年前,2007年5月份現(xiàn)代集團在美國遞交的一個專利申請,里面就有這款變速箱的詳細設計圖。這款變速箱跟目前市場上同類產品橫向相比(ZF的8HP、愛信AA80、GM 8L系列 )處于何種水平呢?接下來我簡單分析一下。由于一個復合行星排里面含有兩套獨立的行星齒輪,因此我們把一個復合行星排算成是2套行星齒輪。于是:
GM和ZF都是用4個行星排,但只需要5個換擋單元,每個擋位只需要放開兩個換擋單元。現(xiàn)代集團的8AT,用了4個行星排和7個換擋單元;愛信的是3個行星排,7個換擋單元,F(xiàn)代和愛信一樣,每個擋位都是有五個換擋機構處于放開狀態(tài)。換擋單元處于放開狀態(tài)的時候,高速轉動的離合片會跟變速箱油之間產生拖拽效果,產生能量消耗。因此每個擋位上放開的換擋單元數(shù)越少變速箱的效率就越高。這樣來看,ZF和GM的變速箱是比較高效的設計;愛信和現(xiàn)代的就要差一些,但愛信還好一些,比現(xiàn)代少用一個行星排,能量損耗方面當然也好一些。這也是導致G90油耗偏高的一個原因。
幸虧,此8AT結構最復雜并不意味著會影響G90的駕駛體驗。就算我已經事先知道這款變速箱的構造特點,在試駕過程中給予特別的留意,我仍然感覺G90的換擋十分平順、迅速和具有質感;使用體驗跟搭配了ZF/GM/愛信等8AT的其它車型沒任何區(qū)別。前面也提到過了,絕大部分買這個價位車子的消費者對于車子油耗不會太過在意,因此總的來講這臺8AT并沒有拖G90的后腿。
雖然通過上面的分析我們了解到現(xiàn)代這款8AT在原理上并非是最優(yōu)化的,但對于之前并非是以變速器技術作為強項的現(xiàn)代集團,它能夠一上來就拿出具有相當水平的量產8擋自動變速箱,這已經是相當難能可貴了。
我們測試的車子配備了名為HTRAC的四驅系統(tǒng)。此系統(tǒng)由Magna幫忙開發(fā),工作原理本質上跟寶馬的xDrive四驅是一樣的。
嚴格來講這套四驅系統(tǒng)沒有中央差速器,它靠一個由步進電機控制的多片離合器來把動力傳輸給前輪。行車電腦通過各項指標來判定每個時刻,前輪應該獲得多少扭矩,從而通過調整離合片之間壓緊的力度來決定前后輪之間的動力分配。
G90上面提供了四種不同的駕駛模式選擇,除了變速箱的升/降擋轉速會有所調整、減振器阻尼設定不同之外,它也會帶來不同的四驅工作模式:
1. 經濟模式(ECO):發(fā)動機會盡量保持低轉速,更早地升擋。四驅系統(tǒng)在平直路面上會把100%動力傳給后輪,也就是說盡量找機會來把前輪動力斷開,以減少機械損耗;
2. 智能模式(SMART):行車電腦通過分析您的駕駛習慣,動態(tài)調整變速箱的換擋時機和四驅系統(tǒng)的前后動力分配;
3. 運動模式(SPORT):發(fā)動機轉速較高的時候才會換擋,并且會更加積極地降擋拉轉速。四驅系統(tǒng)會以常態(tài)前10%后90%的比例來分配扭矩;
4. 自定義模式(INDIVIDUAL):司機可以自行選擇懸架阻尼、變速箱/油門響應等模式。
假如行車電腦探測到車子正在行駛在砂石路面上的時候(特征就是四個車輪的附著力高頻率無規(guī)則地變動),它會指令多片離合器徹底壓緊,起到類似鎖中差的效果,此時動力分配變成50/50。
Magna這套四驅系統(tǒng)的好處是:采用步進電機可以達到很快的響應速度;另外假如后車輪徹底失去附著力的時候,只要前車輪那邊仍然能抓住路面,車子就不會喪失驅動力。
當然這套系統(tǒng)也不是萬能的。例如:當前后軸轉速不一致的時候(比如說拐彎),離合片之間必然存在滑動摩擦,長時間大負載運作會產生熱量和磨損。因此這套四驅系統(tǒng)比較適合在雨雪天氣時的鋪裝路面上行駛,對于嚴肅的越野駕駛那是很難勝任的。不過,我相信不會有人會開輛大轎車去越野對吧?
● 駕駛體驗
我試駕的這臺V6四驅版G90重量接近2.2噸,行駛起來特別平穩(wěn)。我們途經西雅圖西邊16號高速公路的時候,路上曾經刮挺強烈的側風,路兩旁的大樹都被吹得晃來晃去;但G90仿佛像是釘在路面上那樣,不受影響地筆直往前推進。我在駕駛座上有種“與世隔絕”的幻覺,只能靠看路邊大樹的晃動,還有側吹氣流有時在擋風玻璃上劃出輕微的風聲,才知道原來外面正在刮大風。
由于G90的所有窗戶都采用了夾層玻璃,隔音和隔熱效果一流。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夾層玻璃對于隔熱效果的提升相當明顯。因為我現(xiàn)在自己每天開的車子的玻璃不是夾層的,太陽底下曬著的感受我是有切身體會的。G90在座艙內部安排的細膩程度也讓我刮目相看。比如說座椅調節(jié)、車窗升降用到的電機,對于動作速度和輕柔程度的掌握,都達到一流水平。
G90方向盤的助力屬于輕盈的風格,因此操作起來如行云流水般流暢。指向性跟同級別的大轎車類似,走的都是中庸路線。因此它不會像跑車那樣,您稍微動一下方向盤車身就有明顯反應;這樣的好處是日常開起來很輕松,不需要經常調節(jié)方向盤。
廠方對G90只提供唯一一種輪胎尺寸組合:前245/45 R19,后275/40R 19。這套輪胎的胎壁高度適中,運動性和舒適性都比較均衡。配合剛度出色的車身,G90行駛過程中對路面坑洼的沖撞力吸收得相當好,車身除了有時會存在長軸距轎車特有的那種輕微顫動現(xiàn)象之外,整體感讓我十分滿意。
雙渦輪增壓發(fā)動機油門響應調校讓人有得心應手的感覺。當然假如您知道怎樣去留意渦輪延遲的現(xiàn)象,在這臺V6上您還是能感覺出來;但是只要您油門一踩下去,它能夠幾乎瞬間就提供足夠加速所需的力量。在試駕過程中,除非我故意想體驗一下車子的加速能力,無論是加速上高速公路或者是換道超車,絕少有需要發(fā)動機超過3000轉的時候。所以說假如不是追求最好的加速性能,選擇V6版本已經是綽綽有余了。
通過這次試駕,我覺得G90各方面的表現(xiàn)都具有很不錯的水準。假如不考慮品牌形象、外形/內飾等等屬于個人喜好的方面,光從駕乘體驗來看,我覺得G90完全可以跟別的同級競爭車型相抗衡。
● 總結:
一句話簡要概括我對G90這車的看法:這是一款典型的實用主義和理性主義的代表車型。具體來講:在絕大部分消費者日常使用中所關心的方面上,G90可以說都給足了料,客觀來講是一流的體驗。它配置很齊全,并且價格還比類似配置的奔馳/寶馬/奧迪/雷克薩斯便宜了一大截。從實用性角度來看,G90沒什么明顯缺陷,甚至還有一些水平比別人高的亮點;從理性角度來看,這車性價比無疑是最好的,假如您有這類車子購買需求的話,也說不出什么技術上的理由去排除它——除非,您嫌它的油耗不夠優(yōu)秀(事實上G90美國環(huán)保局標準油耗數(shù)據(jù)僅僅比競爭對手差一點點罷了)。
然而做一款成功的豪華轎車除了技術方面之外,品牌形象也是最主要的一方面。雖然現(xiàn)代集團專門為Genesis旗下的G80和G90車型制定了待遇極其高的用戶服務計劃,顧客能享受到比別的老牌豪華品牌更好的待遇。但是我現(xiàn)在仍然覺得Genesis G90的市場表現(xiàn)尚難預測。近期之內Genesis品牌仍然通過現(xiàn)代品牌的車行一起銷售,甚至Genesis和現(xiàn)代的車子會共用同一個展廳。這肯定會影響品牌形象,因為顧客很自然會產生一種錯覺:花這么多錢,買的其實還是輛現(xiàn)代車。
雖然目前為止現(xiàn)代還沒有公布官方建議零售價,但是我聽到的消息是這篇文章里試駕的V6版G90,在美國的售價大概跟中高配置的寶馬535i類似。用買別的品牌中型轎車的錢能買到高配的大型轎車,所以這其實還是屬于錯位競爭的策略。再加上美國市場大部分買豪華車的顧客都選擇長租而非購買,進一步降低了月付額的經濟負擔,所以毫無疑問G90肯定能爭取到一大批預算有限的消費者。G90是否能取得市場成功,最終就看它的定價了。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