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原創(chuàng)試駕] “Olé”一詞源于西班牙語,表示贊許與肯定的意思。這一口號以往只出現(xiàn)于斗牛場中,現(xiàn)如今卻已風靡各類體育賽事。對于我這個年齡的人來說,“Olé,Olé,Olé”的走紅還要感謝Chumbawamba樂隊的那首世界杯之歌“Top of the World”。我相信Chumbawamba成員在動情高歌的時候絕不會想到,多年之后的中國汽車市場中會有一個以“Olé”為靈感命名的車型——歐朗(Oley)。而時隔一年多之后,它的兩廂版車型也來到了我們面前,因此我今天的任務就是要看看它到底能否贏得“贊許與肯定”。
● 外觀介紹
車身尺寸對比 | ||||
車型/項目 | 歐朗 | 賽歐 | 北汽E系列 | 風云2 |
長度(mm) | 4200 | 3947 | 4310 | 4188 |
寬度(mm) | 1660 | 1690 | 1720 | 1686 |
高度(mm) | 1465 | 1503 | 1500 | 1480 |
軸距(mm) | 2525 | 2465 | 2500 | 2527 |
歐朗兩廂在車身尺寸上與三廂版車型并無太大區(qū)別,僅是車身長度理所應當?shù)目s短了285mm。正是因此,相比三廂版車型兩廂歐朗在風格上也要更加運動。不過在同賽歐、北汽E系列等競品車型的較量中,歐朗無論是在長寬高還是軸距方面都占不到便宜。
由于只是一款衍生車型,因此歐朗兩廂在整體設計上并未做出太大改變。一部分糾結于前霧燈裝飾的消費者看樣子還得再忍上一段時間,說實在的,這個同色設計的裝飾罩的確稱不上好看,還是讓我們將希望寄于日后的改款車型中吧。
車身側面,擺脫了沉重車尾的兩廂版歐朗自然要更協(xié)調(diào)一些。由車頂至C柱的過渡平滑圓潤,干凈利落的線條一掃三廂版的拖沓,短小的后擾流板則為其增添了幾分動感。輪胎由錦湖提供,規(guī)格為195/50 R15,同級車型中算是比較厚道的。
經(jīng)過全新設計的車尾要比之前的三廂版強了不少,包括線條的運用以及輪廓的塑造都要顯得更為成熟干練。延伸至尾燈處的腰線為燈罩帶來了更多造型上的變化,酷似熏黑的處理也算是對于運動的一種詮釋。
● 內(nèi)飾介紹
歐朗的內(nèi)飾設計充滿著“冒險精神”,三廂版如此,兩廂版亦然;蛟S有一部分人會認為這樣的設計太過激進,但就我個人而言接受起來并沒有什么困難!叭髦巍笔降呐渖H具匠心,移至中控臺中部的空調(diào)出風口在同級別車型中算的上是一個“異類”了。
乍看上去方向盤的尺寸著實不小,好在握上去的手感不錯,粗細適中,當然大面積的打孔皮革自然也是功不可沒。充滿運動色彩的儀表盤算是內(nèi)飾的一個亮點,不過炮筒造型過長,如果你喜歡比較高的坐姿,有可能會造成一部分的盲區(qū)。
『除霧/后備廂開啟』 『自動空調(diào)』
此次試駕的車型并未配備液晶顯示屏,因此在中控臺區(qū)域我們只看到了一部單碟CD機頭,而MINI USB則作為拓展接口出現(xiàn)。至下方對稱排列的6個圓形按鍵,實際僅有右側的后窗除霧與后備廂開啟為有效按鍵,自動擋車型則在左側對應區(qū)域加入了運動模式與雪地模式。
細想下來,歐朗兩廂在人性化設計方面還是值得肯定的,像四門一鍵升降這樣的功能即便在一部分中型車上也未曾配備。不過問題也比較明顯,車門無法自動解鎖以及較低的后排座椅靠背都制約著它的整體表現(xiàn)。
● 空間介紹
歐朗兩廂的車內(nèi)儲物空間并不富裕,像手機或停車卡之類的物件只有中控臺頂部與CD機上方的儲物格可以碼放,而如果你買的是帶有液晶顯示屏的車型,那就只剩下一個“蹩手”的頂部儲物格了。除此之外,歐朗兩廂的后車門也沒有設計儲物格,后排儲物能力基本為零。
同三廂版相比,兩廂車型的后備廂標準容積由之前的450升減至307升,單就空間而言有所降低,并且兩廂版的后排座椅放倒后還是有一定的坡度,如果想放平的話需要將坐墊拆掉,過程略顯繁瑣。
歐朗兩廂在乘坐方面有著不錯的表現(xiàn),以身高為176cm的體驗者為例,前排與后排頭部空間為均為四指,后排腿部空間則達到了一拳有余,這樣的成績也使其無懼同級別的競爭對手。值得一提的是,歐朗兩廂的后排中部座椅配有三點式安全帶,這也算是對于缺少頭枕的一種“彌補”吧。
● 試駕介紹
歐朗兩廂搭載了一汽自主研發(fā)的1.5L發(fā)動機,該發(fā)動機擁有可變氣門正時、正時鏈條、電子油門等技術,其最大功率為75kW,最大扭矩135N·m,從技術上看確有一技之長,但回歸參數(shù)就沒那么吸引眼球了。與發(fā)動機相匹配的是五速手動與4速自動變速箱,兩款變速箱均是出自愛信之手。
這臺代號為CA4GA5的1.5L發(fā)動機調(diào)校明顯偏向舒適,油門踏板的反應也有些遲緩,平穩(wěn)的動力輸出充斥著加速環(huán)節(jié),對于這一級別的車型而言,這樣的動力表現(xiàn)還是可以接受?傊,這是一臺需要耐心對待的發(fā)動機,而操之過急則只會令你徒增煩惱。
傳動方面,這臺5速手動變速箱在試駕過程中并沒有出現(xiàn)什么紕漏,只是偏高的離合器結合點需要一定時間來適應。當然,如果擋位能夠再清晰一點,入擋阻力能夠再小一點,整體表現(xiàn)還能提升一個檔次。
如果說虛位偏大的剎車踏板同樣是出于舒適考慮,那么歐朗兩廂則有點“矯枉過正”了。過多的虛位導致真正能夠發(fā)揮制動的行程減小,這在制動時會顯得有些信心不足,至于實際的剎車距離只有等到測試之后方能知曉。
歐朗兩廂的轉向系統(tǒng)采用機械助力,方向盤的力度適中,操控起來并不費心,配合較小的虛位以及一定的路感,讓人挑不出什么毛病。懸架方面,前麥弗遜與后扭力梁的組合對于震動的過濾還算拿手,以這一級別的標準來衡量,這樣的表現(xiàn)已經(jīng)足夠了。
歐朗兩廂對于噪音的抑制有些力不從心,由發(fā)動機艙發(fā)出的轟鳴幾乎未經(jīng)過濾便傳入了駕駛艙,并且隨著轉速的提升愈演愈烈。但是考慮到成本,這樣的問題并非無法接受,畢竟這個價位的車型更多的還是需要你去適應車,而非車輛適應你。
全文總結:
在總結之前,讓我們先將思緒拉回到一年前,那時一汽對于初登市場的歐朗三廂版充滿信心,他們相信個性的設計配合PQ32+的平臺能夠為其打開市場,不過現(xiàn)實情況卻有些事與愿違,面對有些比例失調(diào)的車身,即便是再年輕的消費者也難以接受,而經(jīng)過多項升級的PQ32+平臺也是風光難以再現(xiàn)。
回到我們眼前的這臺歐朗兩廂,擺脫了那條難看的“尾巴”之后,它的實力理應得到正視。四門一鍵升降以及全系標配四氣囊在配置方面提升了它的水準,成熟的平臺在行駛方面也沒有表現(xiàn)出什么的紕漏,單就車型而言,歐朗兩廂的表現(xiàn)還是值得肯定的。
不過說到底,這回一汽為我們表演的還是一出三廂變兩廂的戲法,除了尾部造型以及后備廂,這臺兩廂車型與三廂版并沒有本質的區(qū)別,如果這樣的表現(xiàn)便足以成功的話,那么三廂版在一年前就該完成這個任務了,至于為什么會落到如今的地步,我想價格是個關鍵問題。
目前歐朗兩廂已經(jīng)上市,6.68-8.18萬的廠商指導價在同級別車型中著實不低,以此價格殺入市場的話,歐朗兩廂的高配車型需要面對起亞K2、福特嘉年華等一干合資車型的競爭,而低配車型則需要與雪佛蘭賽歐、奇瑞風云2等“老資歷”分一杯羹。如此看來,歐朗兩廂的形勢還是不容樂觀,要想避免之前三廂車型的尷尬局面,一汽還需要在定價方面多下工夫。(圖/文/攝 汽車之家 李偉龍)
相關鏈接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