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車酷文話] 2021年是“歡慶女神”誕生110周年,自1911年該標識被注冊為勞斯萊斯知識產權以來,她不僅是勞斯萊斯品牌的標志與象征,更可謂全球范圍內最深入人心、最具代表意義、也最令人向往的奢侈品標識之一。走過漫長且富有傳奇色彩的時間之旅,在她迎來110周年誕辰之際,讓我們一起回顧勞斯萊斯“歡慶女神”的演化史。
在20世紀初,很多汽車都會安裝立標,早期矗立在勞斯萊斯車頭的是由“皇冠、車輪上的英國和翅膀”組成的標志。不過,那些上流社會的車主們卻熱衷于將原廠立標換成諸如圣人像(保佑平安)、揮舞袈裟的和尚(彰顯個性)等雕像,這種行為已經達到了近乎瘋狂的程度。
1909年,一款名為“低語者(The Whisper)”的雕像在勞斯萊斯車主間被引為風尚:一位女子迎風而立,任衣裙飄揚,她將食指輕撫在唇上。這款雕像是由雕塑家兼插畫家查爾斯·羅賓遜·塞克斯,為法國貴族、勞斯萊斯經銷商蒙塔古勛爵所創(chuàng)作的。雕像的原型是蒙塔古的情人埃莉諾·貝拉斯科·桑頓小姐,“低語者”象征了他們不能說的秘密戀情。
桑頓于1880年出生在倫敦,從學校畢業(yè)后,22歲的她進入了蒙塔古創(chuàng)辦的《汽車畫報》雜志社,擔任他的私人秘書。蒙塔古比桑頓大14歲,早已娶妻生子,但他還是與年輕貌美的桑頓相戀了,兩人有一個私生女。故事還有另一個版本:出身貧賤的桑頓在倫敦最富人氣的夜總會當交際花,在那里她遇到了貴族出身的蒙塔古,兩人很快就在一起了。
可當蒙塔古的家人知道他包養(yǎng)舞女后,覺得是對家族的侮辱,于是強迫兩人斷絕來往。桑頓為了養(yǎng)活孩子,只得重操舊業(yè)。直到老勛爵去世后,蒙塔古繼承了爵位并再次與桑頓展開戀情。他還請塞克斯設計了“低語者”,并將雕像裝在自己的勞斯萊斯車頭,以此紀念與桑頓的戀情。沒想到,“低語者”竟受到了勞斯萊斯車主們的追捧。
時任勞斯萊斯總經理的克勞德·約翰遜希望借此機會,為品牌重新設計一個車頭的裝飾性雕像。他同樣找到塞克斯,后者最終創(chuàng)作了“歡慶女神” (Spirit of Ecstasy):她雙手牽住裙擺,迎風舒展雙臂,眼睛凝視遠方,表達著自己愉悅的享受。這是一款能夠傳遞勞斯萊斯精神的標志——快速無聲、平穩(wěn)無振、暗藏巨大能量、極其優(yōu)雅而且栩栩如生。
蒙塔古勛爵與桑頓之間的戀情最終以悲劇結束。1915年,兩人共同乘坐 “SS Persia”號郵輪前往印度,在途經地中海時,他們的船被德軍魚雷擊中而沉入海底。桑頓與其他數(shù)百名乘客不幸遇難,并且連遺體也未能找到。人們以為蒙塔古勛爵也被淹死了,便將他的訃告發(fā)布在泰晤士報上。而他卻僥幸逃過一劫,在海上漂浮了36小時后終于獲救。
每尊歡慶女神都采用“脫蠟鑄造工藝”打造而成,這是一種在古埃及和春秋戰(zhàn)國時期誕生的古老鑄造工藝。首先用蠟模模具壓制出一尊注蠟模,然后將注蠟模裝配到豎板上,浸漬并包裹上硅土。接著將裹上硅土的注蠟模放入1500 ℃的爐火中進行高溫炙烤,蠟會熔化流出,只剩下外殼。
之后在這個殼中加入液態(tài)金屬,經冷卻后敲掉外殼,一個完整的女神像就出現(xiàn)了,最后還要對金屬像進行精心打磨處理,使得女神熠熠生輝。整個流程十分漫長,鑄造一尊雕像至少需要一周時間。早期,塞克斯和女兒約瑟芬一直親自鑄造每尊小雕像,像很多藝術品一樣,他還為每尊雕像簽名。
直至今天,每尊“歡慶女神”都是一件原創(chuàng)藝術品,因為每尊雕像都經過手工拋光和打磨,互不相同。在“歡慶女神”的演變過程中,她的尺寸和樣式經歷過幾次調整。首個“歡慶女神”像高7英寸(約17.8厘米),如今的“歡慶女神”則更加精致細膩,尺寸縮小了近一半,高3.75英寸(約9.5厘米)。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