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賽事] 上一篇文章中我們介紹了斯巴魯80年代早期到2000年參加WRC比賽的歷程,那個時期的斯巴魯像一個富有激情的創(chuàng)業(yè)者克服一切困難一路向前,獲得了連續(xù)三屆車隊總冠軍和一個車手總冠軍,成就了其拉力的傳奇地位。而本篇文章將為您介紹從2001年到2008年斯巴魯參加WRC比賽的歷程,這時的斯巴魯已經慢慢變成了一個激情褪去的守業(yè)者,或者說是“敗家者”,越想守住自己的傳奇地位,越是力不從心。在這些年中,斯巴魯取得了兩個車手總冠軍,卻沒有取得過一此車隊總冠軍。成績的持續(xù)下滑最終導致整個車隊“抑郁而終”,最終退出了它所熱愛的WRC賽場。
●相關閱讀:
★翼豹的WRC拉力生涯2001-2008
☆翼豹WRC2001——可愛的外表,冠軍的實力
翼豹WRC2001延續(xù)使用了翼豹WRC2000上的發(fā)動機。但新車在外觀上與WRC2000有了完全的不同。新翼豹采用了全新的代號為GD的底盤結構,使得車身尺寸比老款有所增加,外觀也從兩門Coupe樣式變成了更趨于家用轎車的四門Sedan樣式。前燈和尾燈則完全顛覆了以前翼豹的經典設計,開始的時候翼豹的車迷們很難一下子接受這種改變,不過習慣之后,還會覺得它炯炯有神的前大燈十分“可愛”。
2001賽季英國車手理查德·伯恩斯和挪威車手皮特·索伯格組成了斯巴魯世界拉力車隊的主力陣容,就在這一年伯恩斯為斯巴魯車隊贏得了年度車手總冠軍。
☆翼豹WRC2002——期望越大,失望越大
這一年斯巴魯車隊請來了前三菱車隊的大腕——連續(xù)4屆世界冠軍芬蘭車手馬基寧,希望能用最強的車手組合希望能夠創(chuàng)造比去年更好的成績。
WRC2002款翼豹賽車在科西嘉島分站賽首次亮相,它的外觀與WRC2001并無很大區(qū)別。斯巴魯車隊在整個2002賽季都在對新賽車進行持續(xù)不斷的升級和改進。其中包括傳動軸、變速箱殼體、轉向管柱和渦輪增壓器等,排氣歧管也由原來4-2-1的布置方式改進成了4-1的布置方式。而且新賽車在防滾架,全車線纜和車窗玻璃上繼續(xù)偷輕,共減重了15kg。
2002年由于伯恩斯的轉會到標致車隊,斯巴魯車隊請來了連續(xù)四屆WRC世界冠軍芬蘭車手托米·馬基寧(Tommi Makinen)填補伯恩斯空缺出來的主力車手位置,與皮特·索伯格一起參加2002賽季的比賽。
斯巴魯車隊與馬基寧簽約的目的,是希望他可以帶領全隊在新的一年能夠取得比去年更好的成績。然而馬基寧在第一站蒙特卡洛取得冠軍之后,在全年剩余的比賽中他只完成了5個分站賽。而他的隊友索伯格的表現更加搶眼,不但完成了9個分站賽的比賽,而且5次登上領獎臺,還在英國站的比賽中贏得了他職業(yè)生涯中首個WRC的分站賽冠軍。2002賽季結束時,索伯格甚至超越西班牙老將卡洛斯·塞恩斯取得了年度車手總成績第二的好成績。
●翼豹STI與翼豹WRCar的對比,特別是在過U型彎的時候WRCar比STI更為干凈利落
☆翼豹WRC2003——全新的賽車,全新的冠軍
在去年表現突出的索伯格在2003賽季升為一號車手,并在本賽季證明了他的能力——戰(zhàn)勝勒布取得了年度車手總冠軍。
WRC2003按照慣例在每年賽季的揭幕戰(zhàn)——蒙特卡洛拉力賽上推出。 新賽車的技術升級體現在渦輪增壓器和發(fā)動機上,改進后使發(fā)動機在低轉速時增加輸扭矩輸出,這樣調?梢允官愜囋谶^彎時有更好的動力表現和操控性,車身外殼也采用了硬度更高,重量更輕的合金材料制作。新賽車對空氣動力學外形進行了全新的設計,并優(yōu)化了全車的重量分配。而賽車的懸掛系統(tǒng)讓車隊頭疼不已,在貫穿全年的比賽中斯巴魯車隊一直沒有中斷對懸掛系統(tǒng)的設計和調校。
2003年,斯巴魯車隊的車手陣容與前一年相同,索伯格駕駛7號賽車,馬基寧駕駛8號賽車,賽季的開端很不好,沒有一個斯巴魯車隊的車手完成當年的蒙特卡洛揭幕戰(zhàn)的比賽,在接下來的比賽中,索伯格取得了塞浦路斯、澳大利亞、法國和英國的冠軍。并贏得了當年的車手總冠軍的成績。而當年雪鐵龍車隊車手塞巴斯蒂安·勒布與索伯格的差距只有1分,獲得亞軍。斯巴魯車隊獲得了車隊第三名的成績,賽季結束后馬基寧宣布退役。
●索伯格講解WRC2003賽車的特點,與8代翼豹STI SPEC-C作對比,并展示如何自制拉力賽路書
至此,斯巴魯世界拉力車隊和翼豹賽車共同站在了WRC的巔峰。就像所有的事物都會有起有落一樣,在此之后歷年的比賽中,斯巴魯慢慢開始了它下坡路的旅程。
☆翼豹WRC2004——賽車表現穩(wěn)定,成績不如以往
從2001到2004年斯巴魯車隊的表現總是起伏不定,2001年取得冠軍之后,2002年本想乘勝追擊,卻事與愿違,2003年到2004年還是同樣重復著這樣的循環(huán)。
2004年芬蘭車手米克·希沃寧(Mikko Hirvonen)加入斯巴魯與索伯格一同作戰(zhàn),因為車隊希望再奪廠商冠軍。當年取得了年度車手第二的成績,在新西蘭、希臘、日本、意大利和威爾士分站取得了冠軍,威爾士站是他的三連勝。希沃寧以第七名的成績,未能實現車隊管理層的目標,所以第二年斯巴魯車隊并沒有和當時年輕的希沃寧續(xù)約。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