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賽事] 昨天的鈴鹿,見證了F1最年輕衛(wèi)冕世界冠軍的誕生!在2011賽季F1日本大獎賽中,紅牛車手維特爾以“桿位+季軍”的優(yōu)異表現(xiàn),提前四站榮膺2011賽季F1年度車手總冠軍,這同時也是他繼2010年后,連續(xù)第二年贏得此項殊榮。我們不禁感嘆,在高手如云的F1世界中,維特爾是如何戰(zhàn)勝對手,成就王者霸業(yè)的?
維特爾是誰?!
對于很多人來說,維特爾的名頭并不如舒馬赫、阿隆索來的響亮,但這位1987年出生,年僅24歲的德國小伙兒,卻創(chuàng)造了無數(shù)F1“最年輕”的紀錄。19歲53天,維特爾成為F1歷史上最年輕的亮相大獎賽周末的車手;19歲350天,維特爾成為F1歷史上最年輕的獲得積分的車手;21歲73天,維特爾成為F1歷史上最年輕的桿位車手、最年輕的登上領獎臺的車手和最年輕的大獎賽分站冠軍;23歲134天,維特爾成為了F1歷史上最年輕的世界冠軍;24歲98天,維特爾成為了F1歷史上最年輕的衛(wèi)冕世界冠軍...
『維特爾提前四站加冕2011年F1年度車手總冠軍』
『眾人祝賀維特爾成功衛(wèi)冕』
這么多“最年輕”F1榮譽頭銜,證明維特爾是一位少年得志的出色車手,但同時也說明他在經(jīng)驗積累方面還不夠豐富,無法挑戰(zhàn)F1中最關鍵的紀錄。維特爾正處于不斷變得強大的過程中,但究竟是什么秘密武器使他在與其他四位世界冠軍(舒馬赫、阿隆索、漢密爾頓、巴頓)同場競技的情況下,仍能脫穎而出呢?好吧,是“火星車”!
“火星車”統(tǒng)治F1!
“火星車”是對紅牛掌門設計大師紐維RB系列賽車的一種稱號,用來形容車子非凡的性能。從數(shù)據(jù)上看,紅牛RB7是2011賽季中最好的賽車,目前桿位率100%,在前15場比賽中收獲9個冠軍。同時,在登上領獎臺的次數(shù)以及最快圈速的統(tǒng)計中,紅牛RB7也全面領先對手。
2011 F1 數(shù)據(jù)統(tǒng)計 | ||||
紅牛 | 邁凱輪 | 法拉利 | 雷諾 | |
分站冠軍 | 9 | 5 | 1 | 0 |
登上領獎臺 | 22 | 13 | 8 | 2 |
排位賽桿位 | 15 | 0 | 0 | 0 |
最快圈速 | 6 | 6 | 3 | 0 |
紅牛RB7是2010年冠軍賽車RB6的進化,而RB6又發(fā)展自2009賽季末最快的賽車RB5。RB7基本延續(xù)了前兩代賽車的設計,通過對一整套部件的搭配整合(如:前端空氣動力學套件如何影響賽車中部和尾部,懸掛設置如何與外掛空氣動力學套件搭配等),實現(xiàn)了高下壓力的空氣動力學特性,因此RB7在高速彎中的優(yōu)勢極為明顯。
『維特爾駕駛紅牛RB7賽車』
然而RB7賽車所使用的雷諾RS27-2011發(fā)動機,在動力方面比對手(如:梅賽德斯)少了大約30馬力,因此先天缺乏直道尾速。不過,從瓦倫西亞開始,紅牛在部分賽道(銀石、匈格羅寧、斯帕等)適當放棄了高速彎的優(yōu)勢,用低下壓力的尾翼調(diào)校,彌補直道尾速的劣勢,而這一舉措收效明顯。
『“火星車”極速飛馳』
以往的紅牛賽車,在穩(wěn)定性方面都有所欠缺,但今年RB7賽車的穩(wěn)定性卻有了顯著提升。紅牛本賽季至今沒有一次因機械故障退賽(韋伯在蒙扎因事故退賽),這一點明顯領先主要競爭對手(法拉利的馬薩在伊斯坦布爾因變速箱故障退賽,邁凱輪的巴頓在紐博格林因液壓系統(tǒng)故障退賽)。不過,紅牛KERS的穩(wěn)定性仍需努力提高。
RB7需要“火星人”
同樣駕駛RB7,維特爾已經(jīng)拿下了12次桿位,但隊友韋伯只有3次;維特爾贏得了9個分站冠軍,而韋伯是0個。成績的差異說明即使是最好的車,也需要遇到“對的人”。而維特爾就是那個能完全發(fā)揮出RB7性能的“火星人”。
F1 排位賽數(shù)據(jù)統(tǒng)計 | |||||
2011年 | RB7領先對手(S) | 1992年 | FW14B領先對手(S) | 1993年 | FW15C領先對手(S) |
1 | 0.778 | 1 | 0.741 | 1 | 0.088 |
2 | 0.104 | 2 | *0.946 | 2 | *1.831 |
3 | 0.715 | 3 | *2.199 | 3 | *1.55 |
4 | *0.525 | 4 | 1.005 | 4 | *1.849 |
5 | *0.98 | 5 | *1.244 | 5 | *1.913 |
6 | 0.441 | 6 | *1.113 | 6 | 0.633 |
7 | 0.105 | 7 | 0 | 7 | *1.821 |
8 | *0.405 | 8 | *1.335 | 8 | *1.787 |
9 | *0.117 | 9 | *2.741 | 9 | *1.395 |
10 | 0.055 | 10 | *1.146 | 10 | *0.832 |
11 | 0.163 | 11 | *0.791 | 11 | *0.597 |
12 | 0.432 | 12 | *2.198 | 12 | *1.504 |
13 | 0.45 | 13 | 0.601 | 13 | *0.807 |
14 | *0.423 | 14 | *1.217 | 14 | *0.949 |
15 | 0.009 | 15 | *1.015 | 15 | 0.13 |
16 | 0.47 | 16 | 0 | ||
平均
優(yōu)勢 |
5.702/15=0.38 | 平均
優(yōu)勢 |
18.762/16=1.17 | 平均
優(yōu)勢 |
17.686/16=1.11 |
注:*為包攬排位賽第一、第二名 |
在“大神”紐維的所有作品中,紅牛RB7賽車的成績并不是最出色的。1992年,紐維操刀設計的威廉姆斯FW14B賽車,在16站比賽中15次奪得桿位,兩位車手11次包攬發(fā)車頭排,圈速比對手平均快1.17秒。正是這樣一把利器,助曼塞爾擊敗塞納獲得當年的世界冠軍。一年后,羽翼豐滿的威廉姆斯FW15C賽車,又成就了普羅斯特的四冠王偉業(yè)。反觀紅牛RB7,目前的圈速平均優(yōu)勢只有0.38秒,由此可以判斷紅牛在排位賽中的速度具有一定優(yōu)勢,但贏的并不輕松。尤其是在賽季后半程,當賽車本身不再具有統(tǒng)治性的優(yōu)勢時,車手的作用就顯得尤為重要。
『比利時站發(fā)車,維特爾率先進入第一彎』
正賽中的表現(xiàn)更加說明“火星車”并不是不可一世。目前紅牛獲勝的比賽中,有4場與對手的最終差距僅在3.5秒以內(nèi)。而且紅牛今年只從頭到尾領跑過一場比賽,反觀2010年,他們做到了7次。同時與其他車隊一樣,紅牛也需要對倍耐力輪胎的衰竭進行控制,因此RB7不能在正賽中完全釋放速度。而在對輪胎的保護方面,維特爾做的比隊友更好,這也是他能取得更好成績的關鍵原因。紅牛RB7無疑是目前最好的賽車,沒有“火星車”的維特爾決不可能如此強勢,但光有好車也不行,沒有“火星人”駕馭的另一臺RB7,目前在車手積分榜上僅排名第4。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