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主動緊急制動測試] 夜晚開車時,你最頭痛的是什么?對于我而言從旁邊道路突然跑出的行人是最讓我擔心的,由于光線不好,顯然我不能和白天一樣做到提前的預判,如果對向再開個遠光燈就更是災難了。從北京交管局的數據上也能看出,夜間23時至次日2時交通事故最多,其中夜間23時至次日2時交通事故占比較大,事故死亡人數占總量的28.7%(2019年數據)。這些事實足以證明夜間安全行車的重要性。而對于現在的汽車而言,AEB(主動剎車或者主動緊急制動)是提高行車安全的重要功能,我們也經常在白天對其進行測試,那么在夜晚AEB功能又能否起到作用呢?
本篇文章你會看到:
沃爾沃S90折戟夜間假車測試;
斯巴魯雙目攝像頭竟然遭到遠光狗的致命打擊;
特斯拉主動安全名不虛傳,但在遠光狗前依然是個渣渣……
為了探究這個問題,我找來了過去測試中很有代表性的三個品牌分別是沃爾沃、斯巴魯和特斯拉,我們將從三個品牌中各選擇一臺車,我們打算來一場夜間的自動剎車大賽,看看自動剎車功能在夜晚到底有怎樣的表現!
◆車型及駕駛輔助系統(tǒng)介紹
在測試之前,我們先說說為啥會選擇這三個品牌。我們選擇的邏輯主要從目前自動剎車的技術路線以及我們《主動緊急制動測試》節(jié)目的綜合評判來考慮。
注:三品牌車型在白天AEB測試文章如下:
沃爾沃:標桿型選手 沃爾沃S60主動緊急制動測試(與測試車系統(tǒng)一致)
斯巴魯:從比賽到買菜 測試森林人主動制動系統(tǒng)(與測試車系統(tǒng)一致)
那么根據這些傳感器就形成了兩條技術路線:一條純視覺路線;一條是混合路線。純視覺就只是用視覺傳感器,混合就是視覺和雷達都使用。
第二個選擇因素就是這三個品牌在主動安全領域都有足夠的研究經驗,并且有一定代表性。其中沃爾沃和斯巴魯是老牌研發(fā)力量的代表,而特斯拉代表著新造車勢力的最強者。
沃爾沃,在汽車安全領域深耕已久,算是最早和Mobileye合作的廠商之一,2008年量產了鼎鼎大名的City Safety城市安全系統(tǒng),這套系統(tǒng)里面就融合了AEB功能。
沃爾沃曾經在宣傳中表示,City Safety可以在夜間對行人進行有效識別,真實情況如何?我們拭目以待。
斯巴魯在研發(fā)過程中有明確的方向,最終確立了立體攝像頭的絕對地位,并成為純視覺路線上的大佬。
◆我們如何測?
了解完基本情況,那么廢話少說,我們馬上進行測試。我們夜間測試的項目依然是車和人兩項。追尾靜止假車的速度分別設定為10km/h和30km/h以及50km/h,假人測試分為靜止假人、移動假人和鬼探頭三項,測試車速度為30km/h。所有測試車在進行測試時皆開啟近光燈,如果近光燈通過,那么遠光燈就不必進行測試(近光燈難度更大),所有常規(guī)的測試后,我們還進行了額外的對向逆光測試。
◆沃爾沃折戟假車測試?
首先是模擬追尾靜止假車的測試。我們按照測試流程,我們分別將測試車開到10km/h、30km/h、50km/h,然后保持一定的勻速過程,看車輛能否在模擬車輛前剎停避免碰撞。這主要模擬在無路燈道路上,前方有障礙車的情景。
因此我們又進行了第二組實驗,三臺車子都開啟遠光燈,其中斯巴魯表現完美,而S90依然在任何速度都無法識別前車。
◆假人測試上演三國演義!
帶著這些疑問我們接著進行了后面的假人測試。測試條件同樣是測試車全部開啟近光,進行靜止假人、移動假人和鬼探頭測試,測試速度為30km/h。這個測試主要模擬在無燈光道路上,突然出現行人的場景。
比如斯巴魯力獅和沃爾沃S90,它們在進行假人碰撞時,系統(tǒng)表現出很有意思的“擬人性”,比如假人橫穿的測試中,如果橫穿行人已經離開車頭范圍到了安全區(qū)域,之前很早到來的預警和制動力會隨之解除,完全模擬人類的反應。
◆遠光狗竟然能把車晃瞎!
試驗至此,我對夜間AEB的理解便更深了一步,首先夜晚AEB功能是可以工作,但會受到本身照明的影響,那么這個影響有多大呢?我們在對向放置了一臺開啟遠光燈的測試車,再去進行上面的測試。
試驗到此,我們基本對這三臺車AEB功能在夜間的表現有了一定的理解。
三車AEB(主動緊急制動或自動剎車)主觀體驗匯總 | |
車型 | AEB主觀體驗 |
沃爾沃S90 | 預警較晚,剎車較為急促 |
斯巴魯力獅 | 預警較早,剎車溫柔 |
特斯拉Model 3 | 預警適中,剎車緊急 |
首先是沃爾沃,對于沃爾沃來說,City Safety城市安全系統(tǒng)可以在夜晚對行人進行有效識別。而且整個系統(tǒng)的行為機制比較接近歐美駕駛員的操作(系統(tǒng)剎車更為急促),對行人的識別率很高。同時也有一個疑問,那就是在夜間無法對假車進行識別。
而對于特斯拉來說,在黑暗環(huán)境中各種場景的識別都特別穩(wěn),當然在面對假車時,遠光表現要強于近光;在行人鬼探頭測試中,對于我們提前或滯后讓假人出現的狀態(tài)都可以識別并成功避免碰撞,較寬的有效范圍和立竿見影的制動都會給人很強的信心;AEB的制動感受很“工程師”,也就是平時說的愣,預警時間適中,但剎車減速度是最強的一輛。
斯巴魯和Model 3一樣對于光線的靈敏度很高,近光燈狀態(tài)下所有項目均可成功躲避,相對于前兩款車來說EyeSight系統(tǒng)最大的優(yōu)勢是在保證避免碰撞的同時,擬人的線性過程是依然是體驗最好的,預警提示和制動執(zhí)行都非常早就出現。
在鬼探頭測試中探測寬度和Model 3寬度在同一水平上,但對于提前出現的假人,模擬行人差一點橫穿完成的狀態(tài),相比Model 3標準的強勁而快速的剎車動作,力獅會輕柔很多,如果橫穿行人已經離開車頭范圍到了安全區(qū)域,之前很早到來的預警和制動力會隨之解除,完全模擬人類的反應。
◆輔助系統(tǒng)各有邏輯,不同車企大不同
試驗結果有了,同時也伴隨著疑問。疑問主要存在兩個方面,第一個是沃爾沃為什么不對假車進行識別,第二個是走傳感器融合方案的沃爾沃和特斯拉為啥也會在前方有逆光的時候表現不好?
首先我們來看第一個問題,為什么沃爾沃對假車不識別?實際上,沃爾沃City Safety并不是在夜晚對車不起作用,問題本質在于假車。
我隨之將點亮了尾燈的工作車開上了測試場,并再次進行了驗證,沃爾沃S90果然對前方的車輛進行了準確判斷并進行了剎車。
然后,我們再來看第二個問題。雷達和攝像頭融合的車型,為什么對光線也如此敏感,在逆光中也會失效?
想要解釋這個問題,首先你要明白下面的概念——數據融合。
其次,數據融合會增加探測目標存在概率的可信度。每一種傳感器依據于各自的探測,對于同一個物體進行判斷,然后系統(tǒng)將其判斷的情況進行匯總,通過匯總的數據可以更精準的判斷這個物體是什么或者在進行什么運動,以此增加判斷的準確度。
這種方法特別是在某一種傳感器受內部或外部因素影響,如攝像頭受強光、極端天氣等影響時,避免因其而帶來的系統(tǒng)性能降低,保證系統(tǒng)可靠的運行。保證系統(tǒng)在正常工作范圍外,可以有效的降低誤作用的發(fā)生。
這就是數據融合的系統(tǒng)對靜止物體的判斷邏輯,S90采用了單目攝像頭,這類攝像頭相比三目攝像頭抵抗復雜光環(huán)境的能力更弱,因此當車燈照明不足的情況下,對障礙物的采集可能受到影響,而當障礙車開啟尾燈后,攝像頭會更容易收集前方信息,所以對障礙物判斷準確度會提升,系統(tǒng)自然可以正常運行。
OK,到這里,關于這次夜間AEB測試就接近尾聲了。實際上,這次測試也讓我了解了自動剎車的一些背后邏輯,而印象最深的其實是逆光問題,說實話在進行逆光測試時,我基本看不到前方的道路,車子雖然在前進但其實是我盲開的,所謂說開車“遠光”是真狗,估計只有激光雷達都普及了,夜晚才不會怕開遠光燈的駕駛者吧,所以說夜間開車最重要的還是文明駕駛,同時在這些駕駛輔助功能的保護下,進一步提高行車安全才是這些功能存在的最大意義。
編輯點評:經過了這次測試,我對AEB有了全新的認識。十年前當我們搜索AEB有沒有用時,出來的關鍵詞基本是“不靠譜”、“更相信自己的駕駛”而現在再來看AEB功能,你會發(fā)現很多在極端情況下保護車主的事實,人們的評價也在從擔心不信任變成認可和接納。
而這次夜間AEB的測試,也再一次說明了一套優(yōu)秀的AEB系統(tǒng)是可以在夜間給我們提供保護的,當然因為夜間復雜的光條件,AEB功能的準確度也確實受到了削弱,但從另一個方面看,技術的進步正在彌補功能的不足,相信這項保護生命的功能一定會越來越好。
精彩視頻我們將會在隨后放出,敬請期待。(圖/文 汽車之家 冷曉陽 攝/王興宇、唐朝、楊鵬、郭楓)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