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設計解析] 前兩代別克GL8留給人們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相信多數(shù)用戶一定會提到它的舒適性。的確兩代老車在座椅填充物的選擇上似乎有些過于強調舒適性了,剛一沾上座椅的乘客,后背就會直接“陷”入座椅中,起初這種坐姿較為舒適,但是時間一久,缺乏支撐的座椅對于乘客的腰背部反而是一種負擔。或許是看到了以往以“軟”為主的座椅確實不太適合長時間乘坐,全新GL8的設計團隊便對新車的座椅進行了重新設計。今天我們從泛亞工程師們的口中了解到不少新車座椅所采用的新理念和新技術,接下來就讓我與大家一起分享這些有趣的信息,同時再來看看在座艙其他方面,還有哪些值得注意的改進。注:由于工廠內禁止拍照,部分圖片我們借助官圖為大家講解,展現(xiàn)形式不佳敬請諒解。
● 座椅支撐性得到了大幅改進。
作為一款主打商務牌的MPV,其最重要的是第二排的兩個獨立座椅,那么我們今天的介紹就先從這里開始吧。這兩個座椅是新車改進幅度最大的部分之一,經(jīng)過設計團隊的前期調研,他們得知不少老款GL8用戶認為該車座椅雖然舒適,但是缺乏必要的支撐,這使得長途旅行容易累計肌肉疲勞,所以新車座椅的改進首要目標是提高支撐性。據(jù)透露新車座椅針對肩、腰、臀、腿四個區(qū)域的座椅型面進行了重新設計,除了達到舒適性和支撐性之間的平衡外,還通過不斷改進座椅型面來盡可能貼合人體,起到分散壓力的作用。
新座椅的填充物有何不同呢?全新GL8座椅的填充物采用了經(jīng)過DHH雙硬度發(fā)泡工藝的海綿材料,通過制造工藝的細微變化可生產(chǎn)出硬度不同的填充材料,其中較硬的海綿成為了座椅填充物的主要原料,少量較軟的海綿則覆蓋在坐墊上層,使坐墊既能夠獲得足夠的支撐性,短時間乘坐時也能為乘客提供一定的舒適性。
較硬的填充物應該在哪里發(fā)揮應有的支撐作用呢?工程師在此舉了一個例子,比如靠背下方和坐墊后端接壤的這部分,這里是人體尾骨和坐骨接觸座椅的主要部分,當乘客以正常坐姿乘坐時這里也是座椅承受較大壓力的區(qū)域。為了盡可能分散此處的壓力,減緩乘客疲勞,這里的填充物比靠背其他區(qū)域要更厚實些。另一處較為厚實的填充在坐墊兩側,這里的主要功能是為腿部提供側向支撐。工程師稱人體大腿兩側的神經(jīng)分布比臀部更密集,若此處缺乏支撐的話也容易增加疲勞感,采用更厚實的填充物也是必須的。
當然更厚實的填充物設計帶來了另一個問題:新款獨立座椅的寬度比老座椅多出了50mm,如果不對座艙寬度進行擴大的話,受影響最大的是中間過道。然而新老GL8的車身寬度都是1878mm,如何才能增加座艙的橫向寬度呢?設計團隊就在側滑門內襯板和C柱上下文章。通過設計優(yōu)化,整個座艙寬度得到改善。經(jīng)過此前我們的對比體驗可以看出,新車的中間過道寬度并沒有太大變化,進出第三排座椅依舊便利。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