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新鮮技術解讀] 在金庸、梁羽生先生的武俠小說中,擁有絕世武功的高手打遍天下無敵手后,往往便會選擇退隱江湖,不問塵世。對于在國內地圖領域處于同樣地位的高德而言,他們并沒有選擇故步不前,反而做出了將尚未普及的高精度地圖免費的決定,而這還僅僅是他們未來計劃中的一小節(jié)點,真正目標是改變大家未來出行的導航方式。
■ 治好車企“尷尬病”
高德對未來出行導航方式的思考實際上源于一部分現實世界的尷尬,不知道您是否注意到盡管今天大多數新車都配備有導航系統,但相信很多人同我一樣,前往陌生地點導航時還是會掏出手機使用App。車企耗資成百上千萬研發(fā)經費開發(fā)的成果就這樣被束之高閣,確實令人感到尷尬。高德未來的戰(zhàn)略之一便是向著汽車上的那塊小屏幕邁進,換言之便是推進車企將高德導航直接裝入新車。
一方面,不少車載娛樂、互聯系統操作起來確實不如智能手機,另外更重要的是上面軟件的更新速度太慢,離線模式為主的地圖便是其中之一。其實,這與其開發(fā)模式不無關聯,并不能完全怪罪汽車。與IT產業(yè)半年軟件版本推出大更新,1年硬件版本飛躍不同,汽車因為涉及到人身安全更多,因此研發(fā)過程相對更久。盡管車企紛紛借助模塊化平臺、3D打印等新思路、新技術減少了研發(fā)時間,但目前汽車的更新換代平均仍保持在3-5年。
3-5年更新一次的頻率對于IT產品而言,可以堪比1個世紀的時間。汽車上多前規(guī)劃的產品,能夠支持日新月異的IT產品已實屬不易,更不要提與當時流行的功能易用性相提并論了。因此,我們現在才會出現一上車就用手機操作各種功能的情況。在未來,這種離線為主模式的導航將會逐漸被取代,這就是高德未來的新計劃之一。
■ 從離線到線上
無論是幾個世紀前的羊皮地圖、紙質地圖,亦或是正在廣泛使用的電子地圖,它們在繪制完成后想要再次更新耗費時間都相對較長,而現實中環(huán)境、道路的變化速度可謂日新月異,這種矛盾造成了地圖的滯后性。為此,高德集團希望阿里集團的云計算能力,為地圖或者更準確的說是為導航領域革命。實際上這場革命自早在2014年夏天便已開始,革命的內容叫做從離線到線上。
本田僅僅是車載導航系統吃螃蟹的人,車載導航能夠發(fā)展至今天與后續(xù)的多年眾多車企的努力是分不開的。這些曾經豪華車上才有的配置如今隨著電子產業(yè)的不斷革新,已配備在幾萬元上的小型車。不過,從根源上說,若干年前搭載在本田Vigor上的初代產品與目前大多數車載導航均可歸于離線導航的大類,即產品出廠前預先將地圖信息刷寫至硬件存儲器中,日后的更新服務相對較慢,這顯然無法滿足每秒都會改變的實際路況。
稍加留意歷史以及電子產品的推陳出新,您便會發(fā)現每10年我們便會迎接一個新時代到來,并悄無聲息地送走一個已經習慣了的舊時代。盡管21世紀這第二個10年我們剛度過一半多,但毫無疑問的是,隨著智能手機的崛起,個人移動化辦公、娛樂的需求成為了新的增長點。在這之中,云技術推動了它不斷發(fā)展。未來,這項技術也將更多地被應用至地圖領域,幫助地圖從離線轉換為線上。
在路線的規(guī)劃上,云技術同樣會把導航線路規(guī)劃提升至新的高度,以往導航會根據出發(fā)地與目的地的路況為使用者規(guī)劃出行駛路線,未來有了云技術的附著,系統可以根據駕車人此前反映出的駕駛特點,為您規(guī)劃個性的行駛路線。比如為容易錯過出口的您提前播報出口位置,為初到新城市的您規(guī)劃風景更好的路線。
離線地圖為主,輔以信息中心推送內容的模式是目前地圖導航的主流方向,不過對于變化速度極快的現實交通環(huán)境而言,其遠遠不能滿足需求。高德認為阿里巴巴強勢的云分析、計算功能可以發(fā)揮更大作用。也就是說,未來將變成云計算或者說云服務為主,離線地圖為輔的全新模式。
■ 人人為我 我為人人
對于消費者而言,企業(yè)間的合作關系似乎離我們過于遙遠,大家真正關注的還是未來導航能不能變得更好用。高德未來的目標之一就是令導航更為好用,具體的說首先它會變得更加鮮活。
也就是說,消費者使用軟件的的過程中產生的數據將上傳至云服務器中,根據高德的計劃,這些信息、數據將成為開放內容供各大車企使用,未來一個分享的時代即將到來。雖然目前車企間還存在信息、技術壁壘,不過在時代浪潮的推動下,其勢必將被打破。
盡管21世紀的第二個十年剛剛走了一半多一點,不過我們能夠察覺到云技術正在與移動通訊互聯產品發(fā)生著奇妙的化學反應。通過對信息的采集與分析,它不再是無用的枯燥數字,而是成為了可供分析的數據滲透至各個產業(yè),地圖導航系統就是其中之一,當然對于使用者而言,這僅僅是未來改變的一小部分。
■ 僅僅是鮮活就夠了?
對于使用者而言,信息更新速度更快還不夠,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便是導航準確性,這也是兩家企業(yè)合作后的另外一項重點——高精度地圖。從若干年前的紙質地圖到現在的電子地圖,繪制內容正在變得愈加豐富,這無疑增強了導航的準確性。隨著地圖采集技術的不斷發(fā)展,精確至厘米、毫米的高精度地圖正在成為新時代的主流。要知道,獲益的可不僅僅是需要精確定位信息的軍方,身為普通消費者的我們同樣能夠享受到技術發(fā)展帶來的紅利。
如果將近兩年最受消費者關注的新技術進行排名的話,自動駕駛技術無疑會名列前茅,得益于技術發(fā)展,目前我們在市面上已經能夠購買到搭載第二級別自動駕駛技術車型,(注:此處使用SAE對自動駕駛技術進行的級別分類)。當然,受限于技術限制,部分已售出的帶有自動駕駛功能的量產車出現了致人死傷的交通事故,令人惋惜的是,其中一部分原因是這些車型沒有使用高精度地圖。
自動駕駛技術的普及不僅需要研發(fā)層面的突破,在法律法規(guī)層面同樣存在制約,出現事故后的責任判定便是障礙之一。目前,世界上絕大部分國家對其仍舊保持觀望態(tài)度,走在前列的歐洲、美國目前也僅允許在部分地區(qū)的開放道路上進行相關測試與小范圍推廣,我國法律法規(guī)目前還未開放相關內容。
另一方面,或許有人擔心內容豐富程度呈幾何級數增長的高精度地圖,其所需的數據存儲空間也將是海量的,高德官方表示從目前已進入測試后期的產品看,這種擔心是多余的,高精度地圖所需的存儲空間甚至將少于現有地圖。
■ 30萬“粉絲”的堅實后盾
若干年前,提及高德人們總是將其與導航聯系到一起,經過結構與戰(zhàn)略調整的高德人更喜歡稱自己為地圖供應商。沒錯,導航服務僅僅是他們產品線上的一環(huán),隱藏在這背后的是地圖數據支持。聽起來似乎有些深奧,實則不然。今天當你在網上選擇了外賣后,為送餐小哥快速準確指示您所在位置,并規(guī)劃路線的地圖數據是來自高德;未來想玩Pokémon GO抓精靈,您同樣需要地圖;用新買的智能手表規(guī)劃鍛煉路線同樣會用到地圖。根據高德官方統計的數字,目前已經有30萬App正在使用高德提供的地圖信息。
支持高德的不僅是這至少30萬的軟件開發(fā)公司,還有像你我一樣的普通使用者。根據第三方提供的統計數據,高德以累計提供了20億次導航規(guī)劃,總里程達到30億公里,每月有超過9億部設備正在使用它們提供的數據......未來免費開放高精度地圖,將使這一目前就已經驚人的數字再次呈現幾何級數的增長。到那時,競爭將變得更加激烈,各家軟件開發(fā)公司對自身產品的打磨細致程度才是決定勝負的關鍵,作為使用者的我們無疑將獲得更多的便利。
全文總結:
從行軍、打仗用的羊皮地圖,到繪制細膩的紙質地圖再到今日幾乎人人會用到的電子地圖,這個誕生多個世紀的產物正在隨著時代進行不斷蛻變。我們習以為常的地圖將會隨著云技術的應用,變得更加貼合實際路況,同時地圖技術的進步將會更大促進其他領域、行業(yè)的發(fā)展。版本更迭后,或許仍舊是志玲語音提示您前方路況,不過更重要的是其背后隱藏的全新規(guī)劃。(文/圖 汽車之家 唐朝)
相關鏈接: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