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機街采的路人,怎么看氫能源?
☆ 受訪者年齡、性別以及從事職業(yè)
通過上文能夠看到,在體驗氫燃料車型之后,讓我們感受到加氫的難以及駕駛時候的“順滑”。在體驗的這幾天,不論是我將車輛停放在酒店、商場、飯店、加氫站還是化工區(qū),都會獲得不少人的駐足觀看,并且都會有人來問這款車的信息。甚至你能聽到部分路人在走后還在討論關于這款車的一些觀點。為此我們在上海地區(qū)附近的商區(qū)、居民區(qū)以及學校等區(qū)域進行走訪,隨機對話60位路上行人并收集數(shù)據(jù),供大家參考。
在上面年齡分布數(shù)據(jù)圖中能夠看到,18-20歲、21-30歲、31-40歲以及41歲及以上的受訪者占比分別為33.33%、16.67%、26.67%以及23.33%。其中總男/女占比分別為71.67%和28.33%。
針對受訪者所從事職業(yè)方面,我們也進行了記錄,從上述數(shù)據(jù)能夠看到,學生占比最高為43.33%,事業(yè)/機關單位占比第二為20%,其次是公司職員、退休人員、以及個體戶,分別為18.33%、13.33%以及5%。值得一提的是,當我在某化工廠尋找加氫站的時候,不少化工廠的員工向我詢問這款車的信息,在他們意識中氫能源車型基本還停留在輕客或者是貨車的形式,對于像上汽MAXUS EUNIQ 7這種側重乘用車市場的車型很是好奇,可見大家對于氫能源車型細分個人用戶市場這個點很容易被大家所關注。
☆ 受訪群體中,有多少人知道氫燃料車型?他們又是從哪里知道的?
不出意料的是,作為多元文化交融的城市——上海,在隨機街訪60位路人中,有75%的人群知道氫能源車型,僅有25%的人群表示不清楚氫燃料車型。當然,在這25%的人群中,我們也進行了追問,他們說其實自己經常在外環(huán)甚至高速上經見到拉氫燃料的拖掛車型,但僅以為這些是投放到什么化工廠的原料。
除了25%不清楚氫能源燃料車型的路人,我們也對其余75%知道氫燃料車型的路人進行追問,有66.67%的路人表示是通過公共交通設施了解到的,其余是從媒體宣傳(占比16.67%)、政府宣傳(占比8.33%)、朋友/親人從事該行業(yè)(占比8.33%)得知氫燃料車型的。
☆ 假設在生活半徑1公里以內,建設加氫站,你是否接受呢?
就像我們前面所說,如果氫能源車型想要在我們生活中推廣、普及,必須要像充電樁、加油站一樣進行建設加氣站。為此,我們針對“假設在你生活半徑1公里以內建設加氫站,是否能夠接受”的問題向60位路人進行提問,其中有50%的人群表示能夠接受,有33.33%表示不能接受。同時,還有16.67%的人群表示無所謂。其中有一位白領表示:“只要是國家推進的合法工程,都是能夠接受的,畢竟在前期相關部門是進行過實地考量的,而且建設這些東西也能夠為附近居民帶來便利。危險什么的也不用去擔心,看上去越危險的公共設施,相關部門也更加重視,不會出問題的。所以沒什么能不能接受的,安不安無所謂!
為此,我也查詢了一下相關資料,根據(jù)《汽車加油加氣站設計與施工規(guī)范》(GB50156-2002 2006年版)的要求,民用建筑物與加油站埋地油罐最大安全距離為25米,最小安全距離為16米。同時,《GB50156-2010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 汽車加油加氣站設計與施工規(guī)范》指出,加氣站或加油站與鐵路是30米,與城市道路的快速路、主干路是12米。
☆ 生活半徑1公里以內建設加氫站,你最擔心的點是什么?
當然,針對上面問題,我們也進行了追加增設問題,對于生活半徑1公里以內建設加氫站,這60位路人,最擔心的點是什么?通過數(shù)據(jù)顯示,其中安全問題占比高達66.67%、對于周邊房屋溢價能力的影響占比30%、交通擁堵問題占比3.33%。其實就像上面的哪位白領所說,這些汽車加油加氣站都是需要嚴格按照國家標準進行建設的,里面的工作人員也都是要持多證上崗,并且按規(guī)定時間進行復審且考試,大大提升安全意識。
當然,對于周邊房屋溢價能力的影響問題上,我們也咨詢了相關的業(yè)內人士,其表示針對小區(qū)附近是否存在加氫站/加油站以及大型充電站,并不會直接對小區(qū)房價進行影響,影響房價的主要原因是政策影響、樓座位置、開發(fā)商品牌以及房屋自身因素。當然,周邊的生活配套建設、學校、醫(yī)院也是影響房價的元素之一。所以針對在周邊建設加氫站/加油站以及大型充電站這類公共設施,并不會影響房價。
☆ 那些氫能源車型車主,在使用后的那些槽點
我們在上海體驗了3個加氫站,在加氫的時候,我們也針對一同加氫的車主進行了一些提問。對于他們的“賺錢工具”氫能源車型,日常使用,有哪些用后槽點呢?多數(shù)人表示是由于加氫站的建設還沒有全面鋪開,導致加氫比較費勁。而加氫的難度不降,也讓自己通勤的地點/距離受到限制。
同時,還有一位大叔表示,由于車輛設計的原因,當車輛啟動后,車內總能聽到電流聲,最開始聽的時候很不習慣,就像在一個變電箱附近待著,嗡嗡嗡的很難受。但是經過一段時間的使用,也就慢慢習慣了這個電流聲,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了。但是,自己也希望未來在推出的車型,盡可能優(yōu)化掉這個問題。
☆ 假如氫能源車型進入個人市場,你關注的點是什么?
最后,我們針對“假如氫能源車型進入個人市場,作為購買者最關注的點是什么?”,在這60位路人中,有38.33%的路人表示最關注的點還是車型的終端定價,如果價格合適,會優(yōu)先考慮氫能源車型,畢竟相比傳統(tǒng)燃油車型,氫能源更環(huán)保;而相比純電動車型,氫能源又沒有里程擔憂。當然,這也是建立在加氫站普及之后。
除了車型終端定價外,安全問題位列第二,占比20%;其余是實際續(xù)航里程、保養(yǎng)便利度、加氫便利度,分別占比為16.67%、13.33%以及11.67%。從上面各位路人的回答我們也能看出,只要未來車型定價合適,加氫站普及,以及足夠安全的話,消費者是能夠認可這類產品的。
全文總結:
站在2021年這個全新的時間節(jié)點,我們對于氫燃料電池仍感到陌生,就像五六年前人們想不到電動車也會掀起搶購熱潮一樣。在嘗鮮小團隊抵達上海之前,我們對于氫燃料電池車的認知同樣淺顯陌生,但在四天的真實體驗后,我們了解到氫燃料電池車真的能夠實現(xiàn)5分鐘左右完成加氫,駕乘體驗也更像燃油車,而且車用氫氣以及氫燃料電池車遠比人們想象中安全。
誠然,氫燃料電池車在當下使用不甚完美,這源于加氫站少、造車成本以及車用氫氣等較高,而這也正是下一階段政府及相關企業(yè)們攻艱的重點。按照規(guī)劃,到2025年,我國將實現(xiàn)在營加氫站400座,推廣燃料電池乘用車2萬輛,這些目標都將推動氫燃料電池車切切實實走進人們的出行生活。
另外,在氫燃料電池技術路線提出伊始,人們就將其看作電動車的補充,以解決電動車充電速度慢及續(xù)航較短的問題。但長遠來看,兩種技術路線互為補充又互相競爭,因為燃料電池規(guī)模量產且實現(xiàn)平價之后,可以搶占電動車的市場份額;而未來隨著固態(tài)電池量產,也將以長續(xù)航的優(yōu)勢與氫燃料電池競爭。然而無論將來何種技術路線占上風,我們相信,氫燃料電池車未來將像遍地可見的純電動一樣,成為我們出行的一種選擇。(文/汽車之家 宋愛菊 周易)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