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新能源] 上世紀60-70年代,伴隨著環(huán)保主義思潮的興起及稍晚石油危機的爆發(fā),福特、日產、通用等各大主流廠商都開始投入人力物力研發(fā)以電力驅動的城市代步車型,但受限于當時的電池電機技術和消費者的接受程度,這些試驗品絕大部分都以夭折告終。盡管如此,將“城市代步通勤車電動化”的設想?yún)s并未終止,進入到21世紀第二個十年,在技術和市場都足夠成熟的當下,無論國內還是海外,充分契合城市居民用車需求的純電動代步車開始復蘇。今天咱們就來一齊看看幾款海外最新的、擁有獨特設計且有望實現(xiàn)量產的純電動代步車型。
◆Microlino:小心德國人 他們不光搶口罩
第一位出場的小家伙來頭不小,由瑞士公司Micro Mobility Systems AG研發(fā)的Microlino(參數(shù)|詢價),自2016年第一代車型推出時就將自己標榜為“電動版Isetta”,不過因為Micro Mobility Systems AG先后與兩家代工廠都出現(xiàn)了糾紛,導致第一代車型至今都并未投產售賣過。
最廣為人知的一次糾紛發(fā)生在Micro Mobility Systems AG與其第二任代工廠———來自德國的Artega(這家小眾跑車制造廠有很多故事可挖,包括曾經推出過號稱要對標保時捷911的Artega GT)之間,因為對于代工質量及進度的不滿,Micro Mobility Systems AG決定與Artega分手,可Artega卻在分手后按照Microlino的設計推出了自己的產品,并命名為Karolino。
面對“前任”的剽竊行徑,Micro Mobility Systems AG自然不會善罷甘休,他們向法院起訴了Artega,法院判決Artega不得將Karolino帶入2019年法蘭克福車展參展,同時如果想讓這臺山寨車上市,必須在設計上作出大幅修改,以保護Micro Mobility Systems AG的設計版權。
第二代Microlino在設計上相比初代車型更具科技感,同時復古風格略有削弱,而更窄的A柱則帶來了更好的視野;除了全新造型之外,第二代Microlino底盤也是全新打造,其后輪輪距相比初代車型也有所加寬以提升行駛穩(wěn)定性。
關于第二代Microlino的信息目前還比較少,據(jù)外媒透露這款車將具備約200km左右的續(xù)航里程(未公布測試標準),售價約為12000歐元(約合9.15萬元人民幣)左右,計劃將于2021年投產。
◆雪鐵龍ami:車頭?車尾? 傻傻分不清楚
雖然設計相差很遠,但雪鐵龍第一次用Ami(法語:朋友)這個名字還是遠在60年前的1960年的巴黎車展,當時推出的這臺設計略顯詭異的小車Ami 6,是為了取代“服役”已久的法國國民車2CV的。之后雪鐵龍還推出了轎跑定位的Ami 8,造型明顯順眼了不少。
轉眼間一甲子過去了,雪鐵龍在2019年日內瓦車展上又推出了一臺造型科幻的微型純電動概念車AMI ONE,我的同事張益嘉在2019年10月份有機會試駕了這臺小車(移步閱讀《能否預見未來 試雪鐵龍AMI ONE和19_19》)。而進入到2020年后,造型經過大幅修改的量產版純電動微型車ami即將推向市場。
相比概念車主打科技感和硬朗氣質的設計風格,量產版本的ami明顯圓潤可愛了許多,車身在保留了概念車整體輪廓的同時,對于車身線條的處理更為柔和,同時在車輛的前臉造型上也采用了更符合雪鐵龍家族風格的設計樣式。
雪鐵龍ami搭載5.5kWh電池,可提供約70km的續(xù)航;電動機最大輸出功率為6kW(8Ps),最高時速可達45km/h,全車車重僅為485kg,采用兩座布局;以220V電壓充滿電需要3小時。
雪鐵龍ami被劃分為輕型四輪車,按照歐盟法規(guī),ami允許16歲及以上駕駛員無需歐盟駕照即可駕駛該車。預計雪鐵龍ami在法國本土起售價(含稅)約為6000歐元(約合4.6萬元人民幣),同時ami還提供長期租賃,長期租賃期限為48個月,需要首付2644歐元(約合2.04萬元人民幣),月租費用為19.99歐元(約合154元人民幣)。雪鐵龍ami將于當?shù)貢r間202年3月30日在法國開啟預訂,之后會陸續(xù)在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比利時和德國開啟預訂,法國預訂車輛的用戶最早在6月提車。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