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編輯印象最深刻理由:政策強壓下誕生的一大家子姊妹車,或許是只能在中國市場見得到的車市奇觀
2017年12月19日,廣汽三菱祺智PHEV正式上市。這款車基于廣汽新能源傳祺GS4 PHEV車型打造,其針對外觀進行了微調,雖仍然懸掛著廣汽新能源的G字形LOGO,但這款車的廠商已經變成了廣汽三菱。打這以后,廣汽集團的合資伙伴們又基于傳祺GS4新能源相繼推出了廣汽豐田ix4 EV、廣汽本田世銳PHEV,三款車型均已在2018年下半年上市銷售了。
『GS4新能源與她的小姐妹們』
乍看之下,圖中四款車的似乎區(qū)別很大,確實,廠家針對這幾款姊妹車的前臉造型經過了區(qū)別性調整,在保留原有燈組大致輪廓和原有發(fā)動機艙蓋的情況下,換裝了帶有不同造型前格柵的新樣式前包圍。這種操作的性價比極高,它能夠以相對較低的成本帶來顯著的“變裝”效果,讓這幾款車看起來不那么雷同。不過,當您走到車身側面或尾部,亦或是坐入車內看一看的話,那就又是“天下大同”的景象了。
『廣汽菲克悅界PHEV』
除上述幾款已經上市的GS4新能源姊妹車外,2017年我們還曾報道過廣汽菲克悅界PHEV車型的申報信息,其同樣基于傳祺GS4 PHEV車型打造,車尾廠商及車名標識則更改成了“廣汽菲克”和“悅界PHEV”,不過截至目前該車還未曾正式發(fā)布。至此,算上傳祺GS4本尊的話,這個大家庭共有姊妹五位!
“騷操作”的意義是什么?——滿足國家“雙積分”政策
或許很多讀者還沒有看清楚廣汽集團這波“騷操作”的原因,其實,推出這些車型也是廣汽的無奈之舉,而原因還得歸結于國家的“雙積分”政策,即“企業(yè)平均燃料消耗量(CAFC)”與“新能源汽車積分(NEV)”。簡單來說就是,為推動新能源汽車發(fā)展,國家會通過相應的系統(tǒng)化機制,針對在中國境內生產、銷售乘用車的企業(yè)進行兩方面考核——其一是企業(yè)產銷車輛的平均油耗水平,其二是車企新能源乘用車的生產情況。
企業(yè)平均燃料消耗量(CAFC)與新能源汽車積分(NEV)不夠怎么辦? | ||
CAFC | NEV | |
是否允許跨年結轉 | 是 | 否 |
是否允許轉讓 | 只能與關聯(lián)企業(yè)相互轉讓 | 允許自由交易 |
抵償工具 | 可用油耗正積分也可用新能源正積分抵償 | 只能使用新能源積分抵償 |
抵償方式 | 通過結轉、轉讓獲得油耗掙積分,或通過自行生產、購買的系能源積分 | 購買新能源正積分 |
總結起來,企業(yè)生產和銷售的新能源車所占總銷量的比例越大、同時相應新能源車型的純電續(xù)航里程越高,車企的“雙積分”成績就會越好。如果無法在考核年度內完成國家為其設定得CAFC或NEV的考核標準,相應的不達標車企會受到不同程度的處罰,情況嚴重時會面臨無法申報新車,以及不達標車型被強制停產退市的懲罰措施;如果上一年度的新能源積分為負數,那么該車企本年度將被迫取消負分對應數量的傳統(tǒng)能源車型的生產,而這對于動輒年銷量百萬的車企來說,無疑是個沉重的包袱。
此前我們已經針對“雙積分”政策分別進行了解讀,想了解更多關于CAFC與NEV相關政策的信息,您可以點擊后方鏈接跳轉至原文查看:《86停售只是開始 詳解中國CAFC咖啡法規(guī)》、《車企被“逼婚”?快評新能源積分政策》。
『廣汽三菱祺智PHEV』
綜上所述,推出傳祺GS4新能源這幾款姊妹車型,就是為了幫助廣汽豐田、廣汽本田、廣汽三菱和廣汽菲克這四家合資企業(yè)拉低企業(yè)平均燃料消耗量,同時積累更多的新能源生產積分,從而滿足“雙積分”考核,避免后續(xù)因考核不達標而受到國家處罰、影響企業(yè)營收。
除通過依靠現(xiàn)有合資伙伴的現(xiàn)有車型推出低研發(fā)成本的新能源車型之外,一些車企也在通過與在新能源領域具有優(yōu)勢的企業(yè)進行聯(lián)姻的方式,來滿足“雙積分”政策要求,如江淮大眾、眾泰福特、長城御捷、東風易捷特、光束汽車(長城+寶馬),以及12月20日剛剛簽約的江鈴雷諾等。
編輯看法:車市奇觀成為時代見證
隨著時間的推移,雙積分政策也在逐漸從過渡期走向強制考核的嚴格執(zhí)行階段。2018年12月4日,工信部官網發(fā)布消息,乘用車企業(yè)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管理平臺數據報送模塊即日起正式上線。2019年,雙積分政策也將進入強制考核階段,屆時,與“GS4姊妹車大家族”類似的車市奇觀或許會繼續(xù)層出不窮。
『廣汽本田也基于繽智推出了旗下首款純電動車理念VE-1』
其實,無論是本田、豐田、三菱或是菲亞特克萊斯勒,這幾家跨國車企都有在華布局新能源產品的明確規(guī)劃,但由于技術落地、驗證和產品投產都需要時間,遠水解不了近渴,這些規(guī)劃中的產品無法及時應對迫在眉睫的雙積分限制。因此,基于國內合資伙伴廣汽集團成熟的新能源車型快速推出相應產品,也成為了過渡期間成本最低、最有效的應對手段。另外,統(tǒng)一懸掛廣汽新能源品牌LOGO也可以最大限度規(guī)避這些過渡車型對相關車企形象及品牌價值帶來影響的風險。
『豐田將于2020年在華投產C-HR和IZOA奕澤的純電動版本(圖為現(xiàn)款C-HR)』
或許在不久后的2020年,這些過渡產品車型都會隨著本田、豐田等品牌自研的新能源產品陸續(xù)入市而逐漸淡出市場,但5款姊妹車型齊聚一堂的“奇景”,相信也會成為中國車壇經歷新能源革命過程中的一群獨特見證者。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