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市場分析篇:
2012年的中國市場,寶馬、奔馳、奧迪在豪華車領域繼續(xù)呈現(xiàn)三足鼎立之勢,而且暗中的較量不斷升級,在延續(xù)價格戰(zhàn)的同時,三大廠商還加入了更加細分化的產品。那么在2012年,這三大品牌在一番激斗之后究竟交出了一份怎樣的成績單?這些數(shù)字的背后又有哪些含義呢?接下來就讓我們來解讀一下三大品牌2012年各自在中國市場銷量的表現(xiàn)。
奧迪:
奧迪2012年中國市場重點熱銷產品:A4L、A6L和國產Q5
奧迪在中國市場中首次年銷量突破40萬輛,達到40.58萬,而在這破紀錄銷量數(shù)字的背后,奧迪國產車型A4L、A6L和Q5為其貢獻了32.27萬輛的銷量,占到中國市場整體銷量79.52%的占比。其他車型則占到了奧迪總體銷量的20.48%。
奧迪在中國市場現(xiàn)狀分析:
『奧迪A6L』
『奧迪旗下產品在逐漸向著年輕、運動的品牌定位轉變 (左圖:A4L 右圖:國產Q5)』
奧迪近兩年在中國市場中銷量成績突出,其成功的關鍵就在于奧迪將旗下車型進行了更加年輕化的打造。隨著汽車市場逐漸由賣方市場向買方市場轉換,奧迪對產品策略進行了及時調整,汽車產品細節(jié)在進行了精細化的改進后受眾群體有所延伸。此外奧迪近兩年來還在LED車燈方面下足了功夫,從目前在售的A4L、A6L等車型上,我們都可以看到奧迪在設計方面的變化。
近兩年通過Q5、A4L、A6L等國產車型的推出,奧迪為旗下車型打造出了年輕、運動、科技的品牌形象,這樣的改變逐漸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國內消費者。奧迪在借助年輕化設計理念的前提下,旗下車型正在越來越多的以私家車形象出現(xiàn)在國內市場中。
前景展望:
在2012年初,一汽奧迪銷售事業(yè)部時任執(zhí)行副總經理張曉軍就曾在對話中表示,奧迪將會把海外全系車型引入到國內市場中,而從現(xiàn)狀來看,奧迪也正在按部就班地進行著海外產品的引入工作,奧迪RS 5 Coupe、A4 allroad這些細分車型已經引入國內。在近期一汽-大眾公布的奧迪在華“領先者戰(zhàn)略”中,奧迪表示將在2013年向中國市場引入10款車型,包括國產奧迪Q3、改款奧迪Q5、RS 5敞篷版、S6、S7、A6 Hybrid和A8L Hybrid等,這些生力軍的加盟將使奧迪2013年在中國市場的銷量表現(xiàn)更加值得期待(點擊查看奧迪2013年入華車型展望)。
寶馬:
寶馬2012年中國市場重點熱銷產品:5系/X1/X3/新1系
增速最快車型:寶馬6系
產品方面,寶馬5系車型創(chuàng)中國市場中年度最好銷售紀錄,銷量達到10.78萬輛,同比增長52.2%,從這一銷量我們也可以看到,僅寶馬5系這一款車型的銷量就占到寶馬在中國市場整體銷量的三分之一。除此之外,寶馬全新一代3系貢獻出了4.67萬輛的銷量,遺憾的是由于老款3系銷量數(shù)據(jù)的缺失,因此我們無法計算出寶馬3系2012年的同比增長率。國產X1也成為寶馬品牌在國內的三大暢銷車型之一,具體銷量為2.92萬輛,同比增長148.2%。此外,寶馬X3、寶馬6系和寶馬新1系也達到了154.3%、192.7%和127.1%的同比增幅,其中寶馬6系增長幅度最大。
寶馬在中國市場現(xiàn)狀分析:
寶馬品牌自誕生以來,一直注重旗下車型的運動性。而自其進入中國市場后,這種運動特質也得到了國內消費者廣泛認可。寶馬品牌之所以在國內市場有著穩(wěn)定且高速的增長態(tài)勢,除了將其車型的運動特質進行了最大化的演繹之外,寶馬對國內消費者需求以及口味的精準把控也是其成功的根本。從產品線來說,寶馬旗下車型無論從軸距、發(fā)動機排量,以及手動/自動擋車型布局上為消費者提供了極為豐富的選擇空間。
『豐富的車型選擇是寶馬立足于中國豪華車市場第一陣營的主要原因之一』
我們拿新一代3系舉例,該車在去年7月份上市之初,共有11款國產車型和進口車型供消費者選擇,從軸距劃分,可分為長軸距版和標準軸距版;從排量劃分,可分為2.0T高功率版、低功率版以及3.0T發(fā)動機。此外,在去年年底上市的華晨寶馬新款X1,特別加入了一款手動擋入門級車型。寶馬通過對在售車型的細化,滿足了不同的市場需求,這對于眾口難調的中國消費者來說太重要了?偠灾,豐富的車型選擇加上多樣化的產品布局是寶馬立足于中國豪華車市場第一陣營的兩大主要因素,這同時也讓寶馬2012年繼續(xù)在中國保持39.7%的同比高增長率。
前景展望:
產能方面,隨著寶馬鐵西工廠的產能逐步提升,新3系、X1等主力車型的銷量還有望再創(chuàng)新高。從產品線來說,寶馬在今年還將引入3系GT、新款Z4、M6 Gran Coupe等細分車型,在注入了新的血液后,寶馬在國內市場的產品格局也將更加豐富。對于寶馬來說,只要堅持其運動的產品定位,豐富的產品選擇,相信其在2013年國內市場的銷量表現(xiàn)依然不會令人失望(點擊查看寶馬2013年入華車型展望)。
奔馳:
奔馳2012年在中國市場并沒有熱銷車型,國產GLK級銷量貢獻明顯
『北京奔馳GLK級』
與寶馬和奧迪不同的是,奔馳官方并沒有發(fā)布在中國市場熱銷車型的名單,這也能從側面反映出奔馳旗下產品去年在國內市場并沒有突出表現(xiàn)。據(jù)汽車之家數(shù)據(jù)研究中心的信息顯示,2012年,國產奔馳E級和國產奔馳C級的銷量總數(shù)相比2011年分比別下降了29.86%和13.39%。此外,國產車型方面,2012年奔馳GLK級貢獻出了2.13萬輛的銷量,也算是為奔馳在國內1.5%的同比增長盡了微薄之力。
奔馳在中國市場現(xiàn)狀分析:
目前奔馳在中國市場主要面對兩大問題,其一是奔馳在面對著不斷發(fā)展的國內汽車市場時反應速度過慢。雖然奔馳已經意識到自己的短板,并相繼發(fā)布了新款E級、全新A級、四門Coupe車型CLA級等新品,但在投放時間方面奔馳還要盡快加速。
『新款奔馳E級普通版』
『左圖:奔馳CLA級 右圖:奔馳新A級』
其二,奔馳在中國市場的銷售渠道整合仍在進行當中,2012年12月18日,北京梅賽德斯-奔馳銷售有限公司剛剛正式成立,新公司雖然明確了將負責進口車和國產車的銷售業(yè)務,但在具體職能方面將與梅賽德斯-奔馳(中國)汽車銷售有限公司如何劃分,仍然需要等待官方進一步確認。此外,就在本月初,梅賽德斯-奔馳(中國)汽車銷售有限公司副總裁蔡公明也已經離職,從這些奔馳高層的人事變動以及新公司成立的變化來看,奔馳在中國市場的內部整合并沒有完成,產品線的欠缺以及銷售渠道的混亂這兩個問題已經成為了奔馳在華發(fā)展的絆腳石,這也是奔馳急需解決的問題。
前景展望:
近日,戴姆勒兼梅賽德斯-奔馳CEO蔡澈表示,在和奧迪寶馬等豪華車企的競爭中,奔馳最晚到2020年才會領跑,2013年很難看到好轉的跡象。從這段話中我們解讀出,蔡澈對于奔馳2013年的銷量表現(xiàn)并沒有寄予厚望。對于中國市場,奔馳宣布將推進旗下產品在中國市場的擴張行動,到2015年,奔馳將在中國發(fā)布20款新車和改款車,并大力推進在華經銷商網絡,在2015年前的每年中,奔馳都將在華增設至少50家經銷商。同時,奔馳還計劃在2015年前將銷量提升至30萬輛,其中70%為中國本土生產的汽車(點擊查看奔馳2013年入華車型展望)。
編者語:據(jù)中汽協(xié)發(fā)布的數(shù)據(jù),2012年中國汽車銷量為1930.64萬輛,同比增長4.33%,從整體來說,中國車市已經從2010開始連續(xù)三年呈現(xiàn)微增長態(tài)勢。但這其中,中國市場的豪華車細分市場增幅達到了30%,從寶馬、奔馳、奧迪2012年的銷量表現(xiàn)來看,寶馬和奧迪還是符合豪華車的增長幅度,只有奔馳遠遠低于這一增幅,如果奔馳不及時調整,那么國內市場中的三國鼎立之勢很有可能發(fā)生變化,取而代之的是奧迪和寶馬雙雄的稱霸。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