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動力、機械部分
全新Sienna使用了豐田集團的TNGA架構,但是大家最關心的應該還是從原來的3.5L V6發(fā)動機,換成了2.5L四缸混動發(fā)動機,到底會帶來什么樣的變化?而后懸架從扭力梁變成了多連桿設定,是不是有明顯差異?
首先先提一下能耗,根據臺灣地區(qū)代理商公布的信息,本車油耗數據從10.2km/L(約等于9.80L/100km)進步到17.7km/L(鉑金版,約等于5.65L/100km)與18.7km/L(旗艦版,約等于5.35L/100km),進度幅度不小,不用再擔心三不五時跑加油站了。不過,最大功率也相對縮水了。
其實更換TNGA架構最大的進化,在于高剛性鋼材運用的比例提升,A、B柱都使用1500MPa的高剛性鋼材,比例從13%提高至31%,780MPa鋼材的比例從6%提高到47%,鋁合金的比例也增加到10%,發(fā)動機蓋和兩扇后門都是采用鋁合金材質。另外,防傾桿還加粗4%,為的是增加行駛穩(wěn)定性。
● 試駕感受
其實換裝新發(fā)動機,對于動力的減損還是比較明顯的,和之前的3.5L V6動力總成相比,在大腳油門起步瞬間以及中途加速地板油的瞬間,還是能感受到排量就是正義,但是3.5L帶來的稅金劣勢也是顯而易見的。不過在脫離起步階段,這臺2.5L四缸混動發(fā)動機,還是能帶來輕快的動力感受。
另外這臺混動動力總成還具有比較低的最大扭矩輸出時機,所以開起來還算輕快,除去大腳油門的時機,其實開起來動力反應反而比上一代車型更輕快。而混動車型帶來的燃油經濟性,也是大排氣量發(fā)動機所無法帶來的優(yōu)勢,相信這些改變,能讓更多消費者接受它,畢竟3.5L的排量在國內注定只能曲高和寡。
相較于動力,其實本車最重要的地方,還是行駛舒適性的提升。首先是混動動力總成,帶來相對安靜的行駛環(huán)境。本車的隔音表現也是相當不錯,在經過坑洞時,底盤傳來的砰砰聲很厚實、低沉,對于碎振的的處理也更加有高級感。我們之前試過許多采用TNGA架構的車型上都有這樣的感覺,包含C-HR、全新卡羅拉/雷凌都是如此。
而至于舒適度,原本Sienna就有不錯的表現,就算是使用了大家口中所謂的“板車懸架”,依然還有非常不錯的舒適性,相信大家都感覺不出來上一代車型使用扭力梁懸架。新一代車型換成了多連桿懸架結構后,對于經過不平路面的車尾穩(wěn)定性有所提升(彈跳感更不明顯),在第三排的乘客會覺得舒適性更好了。
動態(tài)表現的進步是顯而易見的,動力參數雖然縮小了,但是整體的駕駛感受卻更加輕快,而行駛質感也大有提升。另外,本車在駕駛輔助系統(tǒng)方面也達到了L2級別,相信這是TNGA架構所帶來的優(yōu)勢。
● 結論
經過短暫的相處下來,全新Sienna只有兩個缺點,第一,就是車身太大,面對狹窄環(huán)境有些吃力,第二就是售價略顯“高貴”(未來國產之后可望壓低售價),除此之外沒有別的硬傷了。特別是里里外外的升級感十分明顯,不是換換皮、整個型而已。
適合誰?如果你的生活中常常出現三代同堂的場合,這款車絕對比中大型SUV更適合你,側滑門的便利性、強大的載物能力和乘坐空間,還有比老款車型更經濟的油耗表現,是一款值得期待的車型。(圖 汽車之家 張立祥 文/攝 臺北特約撰稿人 趙維強)
● 相關文章回顧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