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的10活塞剎車卡鉗是新提供的選裝方案,還有輪圈,你可以選裝尺寸更大的22英寸,另外還可以為其配上前440mm、后370mm的碳纖維陶瓷制動盤。據說這是迄今為止,應用在全球量產車上最大的前制動系統(tǒng)。當然還有各種顏色的車漆和內飾。換句話說,在這種超豪華品牌上,除了發(fā)動機、變速箱、車身框架,其他看得到的一切都可以選裝,高度的私人定制化,盡顯尊貴。
770!っ椎募铀倭Φ朗菚晨炝芾斓,這僅僅是V8,W12就更不用說了,簡直可以用摧枯拉朽來形容,而線性的聲浪也盡顯從容。或許V8偶爾還需要在加速之前完成一次漂亮的降擋動作,而W12在多數情況下都完全沒這個必要,強大的扭矩拖動2噸多的車重簡直易如反掌,只需在低轉速就可以保證良好的動力輸出。為了降低油耗,兩款發(fā)動機都擁有閉缸功能,在恰當的時機可以關閉一半汽缸。8AT變速箱與兩款發(fā)動機配合也是天衣無縫,既保證了絕佳的平順性,又擁有極快的換擋速度,一切的響應在你不經意間就完成了。
其實賓利的整套動力系統(tǒng)都是源自奧迪,全時四驅按40:60比例分配前后軸動力。只不過受限于輪胎和進氣口高度,添越(參數|詢價)的涉水深度只有500mm,底盤的最大離地間隙能達到230mm,所以它能夠挑戰(zhàn)的高難度項目不多,但并不妨礙我們開著它去越野,去爬山。換句話說,只要有一條路,無論是坑坑洼洼的石子路,還是泥濘不堪的小道,添越都可以順利、輕松的通過,只是你忍不忍心的問題了。
通過賓利的“動態(tài)駕駛模式”(Drive Dynamics Mode)以及可選裝的“全地形套件”(All-Terrain Specification),添越能夠實現極為豐富的公路與越野駕駛設置。只需轉動旋鈕,駕駛者就可以在多達八種(四種公路和四種越野)模式間輕松切換,為各種路面或路況選擇最為適合的動態(tài)設置。
“全地形套件”令客戶可以針對“雪地與草地”(Snow & Grass)、“土地與碎石路”(Dirt & Gravel)、“泥地與小徑”(Mud & Trail)以及“沙地”(Sand Dunes)等多種越野路面選擇合適的車輛設置。與此同時,中控屏還可實時顯示車輛的俯仰、側傾、循跡性、轉向角、羅盤方位以及海拔信息。
此外,添越還裝備有多模式空氣懸架,為駕駛者提供四種模式選擇:“高度2”、“高度1”、“正!焙汀拜^低”。例如,當行駛在較為惡劣的越野路面上時,可以手動選擇“高度2”模式?蛻暨可通過后備箱內的開關,調低后懸架,從而更輕松地裝運物品以及掛接拖車。
當坡度較陡時,“陡坡緩降控制”系統(tǒng)(Hill Descent Control,HDC)可自動調節(jié)車速,使駕駛者得以集中注意力控制方向及避讓障礙物。該功能可以將速度預設為2公里/小時至30公里/小時的范圍內(可雙向調節(jié)),并且在坡度高于5%后自動啟用。
說實話,比起LX570,奔馳大G等硬派越野車,添越的底盤有些硬朗,行駛在這種非鋪裝路面時,車輛的舒適性并不是特別出色,尤其是后減振經常容易觸底,發(fā)出砰砰的聲音,后排乘客也會感覺有些顛簸。畢竟這是一款超豪華SUV,而非越野車,公路操控性和舒適性才是重點,越野算是它的附加功能,一個隱藏的附加功能。
添越有超過60%的車身部件都采用了鋁材質,也是為減重盡其所能。車身部分部件還采用了源自航空級的高溫超塑成形工藝,這一點和歐陸GT是一樣的。談到工藝,就不得不提及賓利內飾精致的選材和純手工打造的過程,例如你看到的每一塊真皮、木材和金屬都是經過千挑萬選,并通過匠人純手工打造出來的。一臺添越大概會用到十幾張上等的意大利小牛皮,在經過英國克魯工廠匠人的手工縫制,這也正是賓利的價值所在。有人說,純手工打造出來的東西是有溫度的,如此說來,每一臺賓利也都是有溫度的吧!
有些時候,貧窮的確會限制我們的想象力。在來之前,我從未想過賓利原來也可以這么玩。我們下榻的酒店位于海拔2400多米的高黎貢山國家一級自然保護區(qū),房間完全是由帳篷搭建起來的,沒有Wi-Fi,沒有4G,帳篷營地就置身于云海之中,與大自然零距離接觸。而上山、下山的路也是純天然的,還好有添越為我們保駕護航!霸降岱,見新境”,賓利也由此開啟了一段充滿發(fā)現與自我發(fā)現的探險之旅。(文/圖 汽車之家 張子儀)
相關鏈接: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