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原創(chuàng)試駕] 都說年輕人喜歡追時髦,比較能接受新鮮事物,但這已然是過去式,現(xiàn)在越來越多的中年人甚至老人已經(jīng)開始順應社會發(fā)展的潮流,雖然他們的腳步比我們慢,但勇于改變的精神還是值得稱贊的。人如此,車亦如此,今天這臺伊蘭特EV就是順應電動車潮流的一位“中年大叔”,況且它現(xiàn)在做出改變還真不算晚。
伊蘭特EV是北京現(xiàn)代旗下的第一款純電動車,也是繼第九代索納塔混動之后新能源戰(zhàn)略下的第二款車型。這不僅豐富了北京現(xiàn)代在新能源車型領域的產(chǎn)品線,還有讓老悅動換個“內芯”重出江湖的意思。
在外觀方面,如果你不細看幾乎很難發(fā)現(xiàn)它與汽油版車型之間的區(qū)別。車頭取消了進氣格柵,取而代之的是一塊黑色高亮的裝飾板,下方兩側的進氣口也是封死的。其余部分基本和汽油版車型保持一致。
車標的蓋板里面是伊蘭特EV的交流充電接口,而直流充電接口位于汽油版車型油箱蓋的位置。采用慢充的形式,線纜規(guī)格為16A的情況下可在11小時充滿電,如果線纜規(guī)格為32A,可在5小時將電池充滿。采用快充的形式,根據(jù)線纜允許最大輸入功率的不同,可在30分鐘至45分鐘之間充滿電。
其實伊蘭特EV的整體外觀造型的確有些過時了,如果不告訴你它純電動車型的身份以及外觀上那些調整過的細節(jié),一般人都會認為它就是一臺普通的伊蘭特悅動。如果采用現(xiàn)款悅動的外觀設計出一款混動或者是純電動車型,想必熱度應該會更高。
內飾方面,相對于汽油版車型的差別還算比較明顯。首先全新樣式的三輻式方向盤相比之前要更為美觀一些,另外中控臺以及門板上的部分零部件都分別采用了藍色的邊框作為裝飾,以顯示純電動車型的身份。
一般的純電動車電池組都集成在底盤上,也就是車內地板的下方,所以多多少少會影響到車內得空間,這臺伊蘭特EV也不例外。首先無論是前排還是后排,坐姿普遍都要比汽油版車型高一些,此外地板的高度直接會影響到乘坐時座椅坐墊對腿部的承托,尤其是坐在后排,由于地板較高且坐墊高度沒有變化,導致坐墊對大腿起不到承托作用,幾乎是懸空著的,舒適性可見一般。不過慶幸的是電池組的位置并沒有延伸到前排地板很靠前的位置,所以對前排乘客的乘坐感受影響并不是很大。
后備廂空間同樣受到了電池組的影響,不僅在一定程度上減小了后備廂的容積,同時也使后備廂內部的空間變得不是十分規(guī)整,不利于儲物。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