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賽道試駕感受
盡管R8擁有著525馬力、530!っ椎膹姶髣恿,但在雙離合變速箱、quattro四驅系統(tǒng)以及電子輔助系統(tǒng)的密切配合下,起步時即使是狠踩油門,車輪也不會出現(xiàn)明顯打滑,四條倍耐力P ZERO輪胎緊緊咬住地面,保證最迅速的起步速度,強大的G值會瞬間將你牢牢貼在椅背上。這臺V10發(fā)動機的亮點在于它的轉速上升非常迅速,而且動力在8500rpm斷油之前都會源源不斷。
如果想要通過換擋撥片或者擋桿手動完成每一次換擋動作,那么駕駛員必須繃緊每一根神經,因為在猛踩油門的一瞬間,轉速指針就有可能逼近紅線。駕駛超級跑車就是這樣,所有的反應和動作都必須比平時快上一拍,因為只有這樣才能跟得上車輛的節(jié)奏,不知不覺中駕駛技術也會得到提升。
當然,以奧迪一貫的作風,R8的工程師絕不可能把它打造成一款像法拉利458那樣張揚、純粹的超跑,這不僅僅體現(xiàn)在外形上,R8必須在擁有攻克賽道本領的同時,還能夠在街道上提供輕松、舒適的駕駛感受,而這兩種性格的轉換鍵就位于擋桿的后方。在按下SPORT按鍵之前,R8的性格幾乎可以用溫順來形容,動力雖猛但油門踏板并不會過于靈敏,駕駛員可以很好的掌控它的力度,低速跟車也不是件難事。此時雙離合變速箱力求每一次換擋都不被人察覺,高轉速幾乎是不被允許的,除非駕駛員猛踩油門,變速箱才會降下一個甚至多個擋位來滿足加速的欲望。
然而只要按下SPORT鍵,R8就會瞬間變?yōu)橐活^正在覓食的猛獸,隨時準備出擊。同樣車速下變速箱會采用更低的擋位,讓轉速指針一直維持在中高轉速區(qū)間,此時油門踏板的反應極為靈敏,不要嘗試著去挑逗它,因為每一次突兀的加油或者收油動作都會以更大的幅度直接傳遞到座椅上。此時考驗的是油門控制的細膩程度,這對于整車的操控影響巨大。
伴隨著轉速的升高,SPORT模式下排氣聲浪也會變得更加洪亮、高亢,從而激發(fā)駕駛者的戰(zhàn)斗欲,而普通模式下,R8的排氣聲并不會特別吵人,車主在半夜回家時可以放心的將車開進寂靜的別墅區(qū)。
普通版本的前后雙橫臂式獨立懸架足以讓駕駛者在每一次攻彎時都自信滿滿,整車的側傾非常小,前235mm、后295mm的倍耐力P ZRRO高性能輪胎也能夠提供相當不錯的抓地力,高速繞樁時車身姿態(tài)非常好,要想短時間內試探出它的極限可不是件容易的事。R8的方向盤指向性完全可以用“指哪打哪”來形容,整套轉向系統(tǒng)反應非常快,這種簡單直接的感覺讓駕駛者很容易上手,也能輕而易舉的做出比較快的圈速。至于R8的轉向手感,依然是明顯的奧迪運動風格,略顯生硬,回饋力度不像寶馬一般細膩,但這就是奧迪,而且這種感覺不會對操控產生任何負面影響。
稍稍遺憾的是,選裝的電磁減震并沒有出現(xiàn)在我所試駕的車型當中,它可以兼顧普通和運動兩種駕駛特性。不過從標配車型懸架的出色表現(xiàn)來看,我認為車主已經沒有必要額外掏腰包再去選裝電磁減震了。
要想在賽道上做出最快圈速,剎車點以及剎車力度的掌控至關重要,當然這一切必須要有強大的制動系統(tǒng)做后盾。奧迪R8采用的是大尺寸的波浪式打孔剎車盤,配備前8、后4活塞卡鉗,保證了出色的制動性能。此外,奧迪R8還可以選裝碳纖維陶瓷剎車盤,這套剎車盤質量更輕,而且熱衰減更小,使用壽命更長。
在經過20多圈的激烈駕駛之后,賽道上已經布滿了橡膠顆粒,甚至在大直道上,前車濺起的橡膠顆粒隨時都會打在后車風擋上,四條輪胎的抓地力開始有所衰減,在通過高速彎時能夠明顯感覺到外側前輪有些吃力,電子輔助系統(tǒng)開始高速、頻繁介入,從而保證車輛依舊擁有正確的行駛軌跡。在直道尾端強力制動時,尾部也更加容易出現(xiàn)小幅擺動,此時駕駛員必須雙手緊握方向盤,否則車輛很容易失控。
當然,隨著圈數(shù)的增加,輪胎的衰減是不可避免的,每一圈的大力制動和全力出彎都是對輪胎的極大考驗,所以大多數(shù)專業(yè)車手在正式比賽中都會采用相對保守的戰(zhàn)術,在沒有激烈競爭的前提下都會故意提早剎車點以保護輪胎,因為輪胎一旦衰退至臨界點以下,將會對圈速產生非常大的影響,甚至容易出現(xiàn)失控。
總結:
通過一整天的賽道試駕,新款奧迪R8給我的最深刻印象就是它變成了一款更為全面、均衡的超級跑車。它終于擺脫了蘭博基尼Gallardo的影子,僅憑7速S-tronic變速箱一項就可以一舉將普通版的LP560-4甩在身后。在彎道中,R8憑借quattro四驅系統(tǒng)可以幫助駕駛者實現(xiàn)更快的速度,而偏向于后驅的設定又不至于讓其失去太多駕駛樂趣。“精、準、狠”是我在賽道上對它的評價,同時它又可以被輕松、且相對低調的開上大街,如果此時我有200多萬,我會毫不猶豫地放棄瑪莎拉蒂GranTurismo,而選擇新款奧迪R8。(文/圖 汽車之家 張子儀)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