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方面,美國汽車品牌林肯旗下也有一款Continental(大陸)車型,該車由“福特王子”埃德賽爾親自督造,于1939年首次亮相。此后的許多年里,林肯Continental都作為林肯品牌乃至福特集團最高端的車型,成為了美系全尺寸豪華車的一面旗幟。
2015年,賓利Continental Flying Spur(飛馳(參數|詢價))與林肯Continental Concept(大陸概念車)意外產生了“交集”。時任賓利設計總監(jiān)Luc Donckerwolke和外形設計主管Sangyup Lee一致認為,兩車有許多相似之處,Donckerwolke甚至在林肯設計總監(jiān)David Woodhouse的Facebook上留言諷刺到:“需要我們把生產模具寄給你嗎?”由于銷量低迷,林肯計劃2020年底結束大陸車型在美國的生產,此后林肯將不再保留轎車產品線。
4、Continental Flying Spur飛馳
1955年,賓利推出了全新的S系列,軸距相比R-Type加長了3英寸。S系列是最后一款同時推出標準化鋼制車身與定制車身的賓利車型。高性能版本除歐陸雙門轎跑車以外,還新增了采用更具實用性四門車身結構的Continental Flying Spur,即“歐陸飛馳”。
Mulliner是第一家打造四門版歐陸飛馳的車身制造商,飛馳這一名稱的靈感來自Mulliner的總經理亞瑟·塔爾伯特·約翰斯通(Arthur Talbot Johnstone)的家族徽章。Mulliner在1959年被勞斯萊斯收購,歸屬賓利旗下成為其定制部門。
5、Mulsanne慕尚
從1965年問世的T系列開始,賓利不再單獨提供底盤,標志著專業(yè)車身制造商時代的落幕。賓利品牌的擁有者勞斯萊斯在1971年受航空發(fā)動機業(yè)務的拖累陷入財政危機。這導致公司被英國政府實行國有化,1973年,汽車業(yè)務被從勞斯萊斯剝離,成立了單獨的勞斯萊斯汽車公司。1980年,勞斯萊斯和賓利又被英國國防公司Vickers收購。
在Vickers的領導下,賓利重拾高性能的傳統,以1980年問世的Mulsanne慕尚車型為代表,再次向人們展示了品牌的運動形象!澳缴小边@個名字源于勒芒24小時耐力賽的舉辦地——法國薩爾特(Sarthe)賽道。之所以起名慕尚,就是為了紀念和體現賓利車型在汽車運動方面的傳統。
薩爾特賽道全長13.626公里,除了少數在場地內,大部分平時是開放公路。其中一段名為D338的公路,到比賽時就成了大名鼎鼎的慕尚直道。它全長6公里,勒芒賽車在這里最快能跑到420km/h。后來人們覺得速度這么快太危險,所以中間加了兩個減速彎。慕尚直道的名字來源于慕尚村,村口在直道盡頭的拐角。值得一提的是,賓利雅致(Arnage)的名字來源于雅致村,距離慕尚村不遠,也是賽道經過的地方。
2020年6月,現款賓利慕尚正式停產,該車自2009年銷售至今,11年中累計交付了7300多臺。 據外媒報道,賓利首席執(zhí)行官Adrian Hallmark透露,賓利決定放棄下一代慕尚車型的研發(fā)工作,并暗示很可能會推出一臺全新插電式混合動力SUV作為品牌的旗艦車型。
6、Bentayga添越
2015年,賓利推出了旗下首款SUV車型Bentayga添越。該車的命名受到廣袤自然風光的啟發(fā):起于北極圈直至賓利先生的出生地倫敦,橫貫整個北半球大陸的是一片被命名為泰加(Taiga)的繁茂雪原林帶;繼續(xù)向南延展,便一路到達亞熱帶地區(qū)的西班牙加那利群島,在這里矗立的Roque Bentayga巖峰,以無限壯麗的登頂鳥瞰美景聞名于世,深得無數探險攀巖愛好者的鐘情。
添越的中文命名中,“添”寓意賓利添越作為全球最奢華、最快的SUV,為座駕賦予前所未見的卓絕性能與尊崇享受,也為車主錦上添花,豐富其人生價值;而“越”不僅代表了賓利添越Bentayga無可匹敵的越野性能,更彰顯了賓利品牌和賓利車主彼此成就,不斷超越自我、于輝煌歷程之上再臨新高的精神。
結語:作為英國超豪華汽車品牌之一,賓利在發(fā)展了百年之后正在經歷著轉型。除了傳統的歐陸、飛馳、添越車型之外,未來賓利將著重SUV產品的開發(fā)和更新,并向電動化領域邁進。到2023年,賓利旗下各車系都將推出混合動力汽車;2025年,賓利計劃推出旗下首款純電動車型。(文/汽車之家 李伊文)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