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57-1978年:成長發(fā)展
從1957年起,一汽進入了消化吸收蘇聯(lián)技術(shù),改進老產(chǎn)品、開發(fā)新產(chǎn)品階段,主要包括:“解放”換型以及設計生產(chǎn)轎車、越野車。其中,1958年5月12日,一汽造出了第一輛普通型小轎車,采用銀灰色車頂配紫紅色車身,取名為東風CA71型。該車設計時參照了法國西姆卡Vedette,但對外觀和內(nèi)飾細節(jié)做了一些改動,車頭裝上一條昂首的金龍,展現(xiàn)了民族特色,發(fā)動機和底盤仿造的是奔馳190。
黨的八大二次會議期間,東風轎車被送到中南海供參會的中央領導和代表們觀看。第一個審驗的是中央辦公廳主任楊尚昆,他發(fā)現(xiàn)車頭上有一排字母,便問是什么意思。一汽廠長饒斌回答:“這是漢語拼音寫的東風兩個字!睏钪魅握f:“這不大好吧,不明白的人還以為是外國車呢!”于是,設計人員趕緊找了家修理廠,連夜將漢語拼音換成了鍍上金色的“東風”漢字。
第二天一早,車子再次開進中南海,很多中央領導和老帥都來看車,有的到里邊坐坐,有的對汽車外形提出一些改進意見。周總理看得最認真,他還打開機器蓋子,看了看發(fā)動機,問到:“這發(fā)動機是抄奔馳190的,對吧!”設計人員回答:“是的。”總理說:“世界上的汽車都是互相抄的,但要抄得巧,得有些改變才行,原樣照搬,人家會提出意見來的,比如發(fā)動機的氣閥室蓋就可以改改形狀嘛。”
下午開會前,毛主席也來看了東風轎車,詢問了一些關(guān)于車的情況還坐了進去,并在林伯渠秘書長的陪同下,乘車圍著懷仁堂花園跑了幾圈。車子停穩(wěn)后,毛主席走下車,高興地說:“好呀,好呀,坐上我們自己的小轎車了!”另一方面,一汽開始醞釀設計比東風轎車高一個檔次的紅旗牌高級轎車。
最初的紅旗實驗車以1955款克萊斯勒為樣車,造型充分體現(xiàn)出民族風格:進氣格柵采用中國扇子形、保險杠防撞塊為云紋形、尾燈為宮燈形,翼子板兩側(cè)有毛主席的“中國第一汽車制造廠”題字,車頭帶紅旗立標,尾標是手書的“紅旗”二字。內(nèi)飾部分,儀表板和窗框均采用精選的木紋材料裝飾,搭配民族花紋的手工地毯。1958年8月1日,紅旗轎車試制成功,后經(jīng)機械工業(yè)部領導決定下馬生產(chǎn)準備過半的東風轎車項目,改投產(chǎn)紅旗牌高級轎車。
由于紅旗實驗車是在短時間內(nèi)試制出來的,圖紙、文件都不齊全,達不到生產(chǎn)準備的要求,因此從1958年10月起重新進行設計。新車定名為紅旗牌CA72型高級轎車,前部參考1957款林肯,取消了保險杠防撞塊,后部參考了1957款凱迪拉克,車身尺寸比一般大型雙排座轎車長約230mm。內(nèi)飾設計同樣強調(diào)民族特色,在儀表板和窗框上采用福建大漆工藝,以赤寶砂作暖色調(diào),配以暖色織錦座椅面料及絲織頂棚料。動力系統(tǒng)的樣機來自最大功率200馬力的克萊斯勒5.6升V8發(fā)動機。
1959年國慶節(jié)前夕,一汽裝出了第一批紅旗牌高級轎車,并從中選出33輛CA72型轎車和2輛改型的敞篷檢閱車進京獻禮。獻禮有三項任務:一是保證兩輛檢閱車在國慶檢閱時用上;二是讓紅旗參加游行隊伍;三是讓一部分中央領導在節(jié)日中用上紅旗。在推進第一項任務時遇到了對手,當時還有兩輛北京牌敞篷檢閱車請毛主席使用。為此,閱兵指揮部組織了一次對比測試,最終紅旗勝出。第二項任務比較順利,按照游行指揮部的要求,6輛紅旗參加演練并獲得了認可。
然而,在進行最后一項任務時卻遇到了波折,因為當時的紅旗車存在不少毛病,事關(guān)首長們的安全,因此遲遲無法獲得牌照,直到北京市副市長萬里表態(tài),才得以上牌。9月30日,在人民大會堂東門外廣場上,20輛紅旗整齊排列,有黑、灰、藍、紅等7種顏色,內(nèi)飾也有多種方案,供首長秘書們挑選。選定后,秘書們就從自己的筆記本上撕下一頁白紙寫上某某辦公室領到紅旗一輛的字樣,交給送車員。CA72型轎車投入批量生產(chǎn)后,總計制造了202輛。
此外,一汽還在1958年9月26日,試制成功第一輛解放牌CA30型2.5噸三軸軍用越野汽車,用以滿足軍委需要。CA30以蘇聯(lián)的吉爾157型越野車為基礎進行仿制,后者與解放CA10有50%的零件可以互換。設計中對吉爾157做了一些更改,主要是把那時正投入試制的CA10改進型車頭移植過來,將水箱罩和前翼子板連成一體,發(fā)動機罩改為整體掀蓋式。CA30越野車在1959年5月完成生產(chǎn)準備,開始批量生產(chǎn),裝備部隊。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