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ace Maker
原型車克萊斯勒Valiant Charger
在荒蕪的末日世界中,除了不死老喬的勢力外,還有汽油鎮(zhèn)和子彈鎮(zhèn)這兩波勢力,大家的目標只有一個,那就是搶占所剩無幾的資源。和不死老喬一樣,其余兩大勢力領袖的座駕也是頗為搶眼,其中名為Peace Maker的竟然是一輛履帶車。
或許是為了此后的劇情需要,在夜晚伸手不見五指的濕地內,這輛履帶車上僅有的裝備探照燈就發(fā)揮了強大的作用。當然了,還有它強悍的越野能力,在其他四輪車輛陷入泥濘的濕地無法動彈時,它卻能飛快地行駛。在此不得不驚嘆導演和道具團隊豐富的想象力,像開車一樣去開坦克。
第一眼看這輛Peace Maker,你可能會認為它是著名的道奇Charger,其實不然,它的車殼原型為1971年款克萊斯勒Valiant Charger。不過這款車在北美市場幾乎見不到,因為它是專門為澳大利亞市場所打造的車型。該車整車尺寸為長4564mm,寬1885mm,高1384mm,軸距2667mm,車重1352kg。
和主角麥克斯那輛福特Falcon GT一樣,Valiant Charger尺寸略小于同時期的美國跑車,生產這款車型源于當時的澳洲消費者對美式跑車極為熱衷,同時這種車型的售價也相當低廉,投放市場的八款車型售價2795美元至4850美元,分別搭載排量為3.5升、4.0升、4.3升、5.2升、5.6升和5.9升多款V6和V8發(fā)動機。
以頂配車型搭載的5.9升V8自然吸氣發(fā)動機為例,其最大功率258馬力/4400rpm,最大扭矩488N·m/2400rpm,配備3速自動變速箱,0-100km/h加速時間7.9秒,最高時速194km/h。不過那輛Peace Maker除了采用Valiant Charger的車殼外,其機械結構和這輛車毫無關聯。道具團隊在一輛輕型坦克車的基礎上打造了這輛怪物,雖然擁有1000馬力的最大功率,但最高時速僅有70km/h。
奔馳E級“卡車”(V123)
《瘋狂的麥克斯4》中出現的奇葩車型實在太多,有的僅僅是一閃而過的鏡頭,所以我們無法一一為您解讀,但我們不會錯過任何一款奪人眼球的車型。比如接下來要介紹的奔馳E級“卡車”,沒看過電影的你可能要納悶了,奔馳E級和卡車怎么會聯系到一起?如果不是看過電影的話,我也無法解答這個問題。
和不死老喬的War Rig一樣,影片后期的盟友也有一輛大家伙,只不過這輛比War Rig還要長的卡車卻頂著一個奔馳E級的外殼,這種毫無違和感的拼接實在令人腦洞大開。奔馳E級的車殼下同樣是一套太脫拉T815的底盤,和劇中不死老喬一派崇尚V8不同的是,這輛奔馳E級卡車并沒有夸張的外露V8發(fā)動機,因為它怪異的結合體已經足夠夸張了。
既然制片方采用奔馳E級(V123)作為這款卡車的車頭,那咱們就簡單聊下這款經典的E級轎車。經歷了W120、W110和W115等車型的演變之后,奔馳在1976年推出了W123,這也是奔馳首次采用E-Class的名稱。初代奔馳E級擁有四門轎車(W123)、轎跑車(C123)和旅行車(S123)等多款車型,其中最引人矚目的當屬代號V123的長軸距版本,也就是片中出現的那輛車。和標準版車型2795mm的軸距相比,長軸版車型軸距達到了3425mm,該車受到當時各國政界及企業(yè)人士的青睞。
1959年款捷豹Mark IX
下面再讓我們看看片中還出現過哪些車型,既然是一部追車動作大戲,飆車場面自然少不了。車輛碰撞和爆炸的場面也比比皆是,很多造型怪異的車型自然就成了犧牲品。不死老喬車隊和汽油鎮(zhèn)勢力對抗時,一輛老式敞篷車就被滿是尖刺的太脫拉卡車頂個人仰馬翻。不要被這輛敞篷車的外表所蒙蔽,它的真實身份是一輛1959年款捷豹Mark IX,是輛名副其實的四門轎車。
為了營造殘破不堪的末日世界,劇組索性將它的車頂切開,打造出了這輛身世不詳的四門敞篷車。Mark IX是捷豹在1959年至1961年生產的一款大型豪華轎車,成為當時不少歐洲政要的座駕。該車搭載3.8升直列六缸發(fā)動機,最大功率223馬力,最大扭矩325BN·m,配備4速手動變速箱和3速自動變速箱,0-100km/h加速時間9.3秒,最高時速187km/h。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