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代寶馬5系(F10/F11/F07):2009年至今
全新設計大獲好評、GT衍生車型誕生
雖然第五代5系(E60)的外觀設計飽受爭議,但依然不能阻止寶馬5系強勁的發(fā)展勢頭。2009年,克里斯·班戈突然宣布辭去自己寶馬設計總監(jiān)的職務,而1992年與他一同進入寶馬集團的荷蘭人阿德里安·范·霍伊敦克(Adrian Van Hooydonk)則接替了他的職位。由于第五代5系(E60)頗受爭議的設計,讓這位荷蘭設計師倍感壓力,如何延續(xù)寶馬5系的設計精髓又保持創(chuàng)新精神成為擺在霍伊東克面前的難題。
2010年,第六代寶馬5系(F10)正式發(fā)布,全新一代寶馬5系在外型設計上并沒有人們想象中那么激進,相反寶馬為我們帶來了一個更為優(yōu)雅還略顯保守的全新設計,新一代5系在大膽顛覆了班戈時代的設計之后獲得了難以置信的一片好評。新車進氣格柵與線條極具力量感的發(fā)動機蓋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大燈造型不再那么虎視眈眈,但其“眼神”依然相當凌厲。
摒棄了上一代5系(E60)那令人耐人尋味的車尾設計后,寶馬為新一代5系(F10)重新塑造了一副極富親和力的車尾造型。錯位設計的尾燈更加醒目且擁有極高的辨識度,簡潔、明快的線條為第六代5系營造出一份優(yōu)雅中略帶一絲狂放的形象氣質。第六代寶馬5系(F10)整車尺寸為長4899mm,寬1860mm,高1464mm,軸距從上一代(E60)的2888mm增加到2968mm,車重1685kg。
第六代寶馬5系(F10)無論從內飾設計感、用料還是裝配工藝上再次達到一個嶄新的高度。中控臺整體布局依然延續(xù)上一代5系(E60)的風格,但寶馬5系前輩們那傾向于駕駛員一側的功能區(qū)再次被第六代5系繼承了下來。全新設計的三輻方向盤造型與整車氣質完美貼合,多媒體與空調控制面板造型不再像上一代5系(E60)那樣略顯凌亂,真皮、金屬及實木裝飾貫穿車內各個角落。除了電子擋桿外,遍布其周圍的眾多控制鍵更增添了新一代5系車內的科技感。第四代iDrive控制系統操作更加便捷,7.0英寸、分辨率800×480的顯示屏畫質更為細膩。
第六代寶馬5系(F10)終于摒棄了從第一代5系轎車上就開始使用的前麥弗遜式獨立懸架,其首次采用雙叉臂式獨立前懸架,后部則依然使用多連桿式獨立懸架。為了減輕車重,第六代寶馬5系大量采用鋁制材料,如車門、發(fā)動機蓋、前翼子板和懸架系統等。此外,豐富的配置是第六代5系引以為傲的一點,其配備了如動能回收系統、泊車輔助系統、盲區(qū)攝像頭、帶有碰撞警告及主動制動的動態(tài)巡航控制系統、變道警告系統、偏航控制系統、抬頭顯示器、帶有行人偵測功能的夜視系統等多項先進的配置。
第六代寶馬5系在維持原有車型的基礎上再次對發(fā)動機進行了升級,全新寶馬5系車型包括520i、523i、528i、535i、535i xDrive、550i及550i xDrive,528i搭載2.0升直列四缸渦輪增壓發(fā)動機,最大功率245馬力(180kW),最大扭矩350N·m。其中頂配550i搭載4.4升V8雙渦輪增壓發(fā)動機,最大功率408馬力(300kW)/6400rpm,最大扭矩600N·m/1750-4500rpm,與發(fā)動機匹配的是8速手自一體變速箱,電子限速下最高時速250km/h,0-100km/h加速時間5秒。而裝備柴油發(fā)動機的車型則分別為520d、525d、530d、530d xDrive和535d。
2010年日內瓦車展上,寶馬發(fā)布了新一代5系(F10)混合動力概念車(ActiveHybrid)。該車動力來源于一臺3.0升直列六缸渦輪增壓發(fā)動機和一臺54馬力(40kW)的電動機,其最大功率為340馬力,最大扭矩450N·m。其中,電動機的電力來源于安放在車輛后部的鋰電池組,該車還配備了啟停系統和剎車能量回收系統,搭配8速自動變速箱,每百公里油耗僅為8.5升。2012年,寶馬正式推出了5系(F10)混合動力車型。
三廂版寶馬5系(F10)上市后不久,其旅行版(F11)車型也于2010年下半年正式推出。寶馬5系旅行版已形成了其固有的設計語言,與其轎車版(F10)相同的不規(guī)則尾燈設計恰好與第三代5系(E34)旅行版不謀而合。大尺寸天窗再次回歸到5系旅行版之中,第六代5系(F11)旅行版幾乎涵蓋了轎車版(F10)所擁有的全部型號,多樣化的動力組合加上強大的實用性使其深受消費者喜愛。
近年來,隨著車型分類日趨細化,越來越多的廠商將目光鎖定在這一細分市場中,寶馬則成為這一領域的先驅者。在第六代5系推出前的2009年,一款代號F07名為寶馬5系GT(Gran Turismo)的全新車型便已誕生。該車由克里斯托弗·韋伊(Christopher Weil)設計并采用寶馬7系(F01)的衍生平臺,其動力系統則與第六代寶馬5系(F10)相同。和寶馬7系相當的車身尺寸(軸距與寶馬7系同為3070mm)與寶馬X6相同的斜背設計,搭配頗具新意的雙開啟式后備廂和無框車門,這種混搭的風格無不讓人耳目一新,當然也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這種設計。
隨著第六代寶馬5系的于2010年正式上市,萬眾期待的M5概念車終于在2011年上海車展上揭開了其神秘的面紗。2011年9月,寶馬M5(F10)正式上市。得益于上一代M5(E60)在市場中的強勢表現,新一代M5(F10)繼續(xù)延續(xù)其成功的設計語言。前杠那大尺寸蜂窩狀進氣格柵造型更為兇悍,前杠下方兩端好似“風刀”一般的設計突顯了其性能車本色,帶有“M”標識的散熱孔依舊出現在了翼子板兩端。四出排氣已然成為了M5的一大特色,19英寸輪轂視覺效果突出的同時,搭配前265/40 R19、后295/35 R19的輪胎性能也頗為出眾。
全新一代寶馬M5不再沿用上一代M5(E60)那5.0升V10自然吸氣發(fā)動機,寶馬將應用在X5M和X6M上那臺代號S63B44的4.4升V8雙渦輪增壓發(fā)動機塞進了M5(F10)體內,在雙渦輪雙渦管、Double VANOS/Valvetronic和高精度燃油直噴技術的共同幫助下,最大功率560馬力(412kW)/7000rpm,最大扭矩680N·m/1500-5750rpm,搭配7速M-DCT雙離合變速箱,其最高時速可達318km/h,0-100km/h加速時間4.4秒。在全球各大汽車廠商紛紛看中性能車市場的今天,寶馬M5(F10)的誕生勢必會讓對手感到前所未有的壓力。
第六代寶馬5系(F10/F11/F07)在中國
隨著第六代寶馬5系在海外正式上市,華晨寶馬也將全新5系同步引入國產。鑒于上一代5系(E60)加長版的成功“探路”,第六代國產寶馬5系(F10)則仍然延續(xù)加長版這一特色車型,其軸距較海外版加長了140mm。2010年北京車展上,全新國產寶馬5系加長版正式與公眾見面。2010年8月,第六代寶馬5系正式上市,先期投入市場的車型為523Li豪華型、528Li豪華型和535Li豪華型和535Li行政型四款車型,其售價為48.96萬元至79.16萬元。
同時,第六代寶馬5系(F10)的衍生車型5系GT(F07)則早在2009年11月廣州車展前夕便正式推向中國市場,先期共推出了三款車型,分別為售價88.6萬元的535i領先型、96.8萬元的535i豪華型和169.9萬元的550i豪華型。此后,寶馬5系GT的四驅車型535i xDrive和550i xDrive也被一同引入國內。售價185.8萬元的寶馬M5(F10)也在2011年11月的廣州車展中亮相并正式上市。第六代寶馬5系(F10)標準軸距車型與旅行版(F10)車型則采用進口方式在國內進行銷售。
總結:
巴伐利亞的“藍天白云”用實際行動給人們帶來一個又一個的驚喜,第一代5系輝煌的成績便預示了其未來無可阻擋的發(fā)展勢頭。從1972年至今的41年間,寶馬5系從最初的保持傳統到不斷創(chuàng)新,歷經六代車型的演變,如今5系已成為寶馬家族的中堅力量。左擁小弟(3系)、右攬大哥(7系),加之衍生車型的不斷降生,寶馬勢必將掀起一場豪華轎車領域的新變革,這一切與寶馬5系的功勞密不可分。今后的寶馬5系還能為我們帶來何等的驚喜?讓我們拭目以待。(圖/文:汽車之家 李昊鵬)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