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汽車文化] 說到漂移,相信大家第一個想到的肯定是《頭文字D》這部電影,沒錯,正是這部電影把日本的漂移文化帶到了中國,影片中拓海在秋名山上與對手驚心動魄的漂移表演,讓我們回味無窮。而今天我們就將帶領(lǐng)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日本的漂移文化。
● 什么是漂移/漂移賽的規(guī)則是什么
什么是漂移:漂移實際上并不是什么新鮮事物。如果您的車尾曾經(jīng)在濕滑的路面上甩動,而您費盡力氣在滑出15米遠后才控制住車輛,那么其實您已經(jīng)經(jīng)歷了漂移。漂移(Drift)指車(通常都是FR后輪驅(qū)動的車或者MR中置引擎,當然WRC中,也有用4WD做漂移)在某種狀態(tài)的路上面,人為讓輪胎失去抓地力,目的是為了讓車輛更快過彎的駕駛技術(shù)。漂移產(chǎn)生的條件歸咎到底就是一個:后輪失去大部分(或者全部)抓地力,同時前輪能保持抓地力(最多只能失去小部分,最好是獲得額外的抓地力),這時只要前輪有一定的橫向力,車就會甩尾,即產(chǎn)生漂移。
漂移賽的規(guī)則:其實最初的漂移賽源自于日本的山道賽,該項賽事設(shè)立在日本的盤山公路上,以A點出發(fā)誰先到達B點誰贏的形式比賽,參賽車輛一般為2-3輛,由于日本多以山路為主,道窄且多彎,所以通過漂移過彎的形式能夠在更短的時間內(nèi)贏得比賽。后來漂移賽有正規(guī)的賽事之后,每場比賽被設(shè)置了30名選手參加,比賽分為兩種。一種為單車漂移賽,另一種為雙車追逐漂移賽。而在評判標準上也非常獨特,評審員們既要考慮到選手們完成比賽的時間、同時也要將完成動作的完美程度當作評審標準,這有一點像國際體操比賽或跳水比賽,和單純的游泳田徑比賽或者美國的直線加速賽有很大的不同。
一、漂移賽在民間
● 日本漂移賽事的興起與發(fā)展
興起不到40年/目前以成為一種職業(yè)賽事
『日本秋名山』
漂移出現(xiàn)于70年代的日本。“漂移”一詞來源于“道路競速族”,道路競速是指深夜開著車在山道上以極高速度競技的人群。一開始他們在相互比賽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輪胎在過彎過程中打滑,如果控制得當?shù)脑,就能獲得更快的出彎速度。后來他們把這種過彎的方式叫做“漂移”。到了70年代末期,日本的高橋國光將漂移技巧帶到了正式的比賽中,他在當時的比賽中,采用漂移技術(shù)共計獲得71次比賽的冠軍,因此他也被人們稱為“首代漂移王”。
到了80年代初期,隨著輪胎性能的提升,大家漸漸的發(fā)現(xiàn)漂移過玩的優(yōu)勢已經(jīng)不在,反而正常減速抓地行車再次變得更快,所以以抓地行駛再次成為道路競速族注目的焦點。而漂移也已不再是提高速度的手段,漸漸的演變成欣賞用的技巧,有目的性的享受漂移帶來的刺激成為了比賽中的主流。
『土屋圭市(keiichi Tsuchiya)』
在80年代-90年代漂移賽的發(fā)展的過程中,出現(xiàn)過一個特別值得一提的人物,那就是現(xiàn)D1GP審查委員長的土屋圭市(keiichi Tsuchiya),他在1984年的富士Freshman Race的新人比賽上駕駛AE86,以顛覆傳統(tǒng)的漂移方式獲得六連勝的輝煌紀錄,從此他就被譽為“漂移教父(Drift King)”。在日本當?shù)厣踔劣腥诵Q漫畫《頭文字D》的主角藤原拓海就是以年輕時的土屋圭市為取材對象的。
備注:D1GP全稱為D1 professional drift grand prix series,是日本最高水平的漂移大賽(第三頁我們會對該項賽事做詳細介紹)
到90年代中期,漂移競技迎來了巔峰期。日本的一些知名汽車雜志開始主辦漂移賽事,將漂移運動從一般道路漸漸導(dǎo)入安全賽道,并逐漸發(fā)展為新興的世界級車輛賽事,至此漂移成為了一種職業(yè)運動。而后期的漫畫《頭文字D》的興盛,也使得漂移被平民大眾廣泛認識。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