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維也納街頭閑逛
紅牛飲料不是奧地利人研制的,但卻是奧地利人將它介紹給全世界的。據說紅牛是當初被引入美國市場,很多社會上層人士都用它做提神飲料,因為當時美國市場上沒有別的提神飲料可選擇。紅牛就這么火了,一直火到全世界。
不過我喝了奧地利賣的紅牛,感覺沒有國內的好喝,首先是帶汽的,歐洲人很多喜歡喝帶汽的水,他們覺得很清爽,不過除了可樂我不是很喜歡別的帶汽的飲料。其次奧地利的紅牛味道不如國內的甜,所以我不太喜歡。
到此為止,我的維也納/格拉茨之旅已經快結束了。這次基本沒有很正式的游覽,包括霍夫堡宮殿在內的所有景點都只是在外面看看、拍拍照,并沒有進去詳細參觀,所以留下的遺憾不少。
我現在有個習慣,就是每當要離開一座城市的最后一天早上,都喜歡抽出2個小時,自己一個人獨自到街上逛逛,可能是出于一絲不舍吧,也是一個人很清靜,或許能發(fā)現更多有意思的東西。
奧地利人很自覺,非常自覺。如果不是的話,是不可能有這么多全自動報紙販賣機出現在街頭的。便宜的0.9歐元,貴點的有2歐元的,投幣自取。想象一下如果這東西出現在國內的街頭會怎樣?會不會連塑料袋都被人拿走了呢……
在維也納看到的車絕大多數是歐洲品牌,最常見的是大眾、奔寶奧、標致、阿爾法羅米歐,日本的馬自達很多,美國車和韓國車極少。這輛Casalini生產的M10很有意思,是和三菱合作的,用的三菱的發(fā)動機,和Smart一樣只能坐兩個人。
最后來一張超經典的Type1型老甲殼蟲,現款甲殼蟲在2010年8月就已經停產了,賣完庫存后全新一代甲殼蟲就將上市。而全新甲殼蟲的設計正是回歸到這輛最初甲殼蟲的樣式上。真希望自己能保留一輛車,一直像這樣保留下去,作為承載自己回憶的載體到了幾十年后依然光亮如新。
維也納/格拉茨游記到此結束,首先向各位讀者道歉,由于其它工作的影響游記更新速度有點慢了。而且此次去維也納和格拉茨沒有深入的游覽當地的景點,所以無法向大家做詳細介紹,這點我自己也深感遺憾。作為歐洲皇權的集中地,奧地利尤其是維也納被建立為奢華的享受之都,有機會值得來看看,花上一個星期細致品味將是難得的經歷。如果有機會我會再來這里,自己或兩個人,深入游覽一番。(圖/文/攝 汽車之家 鄭宇)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