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車型PK] 在2013年4月2日,長安福特向消費者發(fā)布了全新蒙迪歐,對于主打運動風格的中型車市場來說,新蒙迪歐絕對算得上是一顆重磅炸彈。同級別當中馬自達6也是以運動作為自身的賣點,恰好它也到了更新換代的時刻,正確的說是馬自達6睿翼的下一代產品,2013上海車展,馬自達帶來了全新一代車型——馬自達ATENZA。這兩個運動中型車的新選手將會一起來爭奪未來相同的市場,在它們正式開戰(zhàn)之前,我們先來場預熱賽。
● 外觀
在外形的設計上,兩款車都表現出了自己對于運動風格的理解,新蒙迪歐更多表現出兇狠和攻擊性,而ATENZA將馬自達魂動的設計元素發(fā)揮的更加充分。對于外觀造型還要看自己的接受能力,但能肯定的是,這兩款車的外形設計都很成功。
兩款車的側面線條流暢,比例和諧,ATENZA的車身棱線更加豐富,所表現出的層次感也要比新蒙迪歐略好。ATENZA所使用的19寸輪轂對于追求運動風格車型的消費者來說,具有著不小的吸引力,但這樣的配置在國產之后,很有可能將會消失,就連新蒙迪歐的18寸輪轂,我覺得也很難得以保留。
車尾的設計同樣是風格化差異的體現,新蒙迪歐的LED尾燈不但更加漂亮,在主動安全性上也要表現的更好,在這點上,ATENZA還有提升的空間。
懸架的結構絕對影響著一款運動車型最基本的表現,在這點上,它們都做的非常出色,而且新蒙迪歐還采用了鋁制材料,自重上更有優(yōu)勢,對于這樣的配備,我更期待它們的動態(tài)表現。
● 內飾
內飾的設計上,兩款車的造型都值得認可,用料也同樣都采用了軟質材料,不過,相比之下,ATENZA的材料更為柔軟,手感和細節(jié)上的工藝處理也更為出色。
新蒙迪歐和ATENZA的方向盤都具有著較強的運動氣質,皮質包裹的手感很出色,只是新蒙迪歐的方向盤略細,握在手里不夠充實,在這點上注重操控和運動的馬自達似乎更了解消費者的需求。
中控臺上的旋鈕阻尼都比較到位,相比之下,ATENZA不夠緊致,但用起來要比新蒙迪歐更順手。新蒙迪歐整個中控臺除了音量旋鈕外,全部為觸摸操控,在日常駕駛時,使用起來很容易出現誤碰的現象,在這點上,我還是更喜歡物理按鍵的設計。
天窗的整體尺寸不相上下,但新蒙迪歐的天窗更長,給人的感受也要略好一些,畢竟對于天窗,人們對于長度的關注要大于寬度上的表現。
● 乘坐空間和舒適性
身高180cm的體驗者分別坐進了兩款車里,將座椅調至合適的位置后,兩款車的最終表現勢均力敵,雖然沒有兩拳以上夸張的表現,但也足以滿足我們的日常使用。
在乘坐感受上,新蒙迪歐依然保持著較高的舒適性,座椅的填充也要比ATENZA更為柔軟,喜歡偏軟座椅的消費者,一定可以滿意。
而在后排中間位置的感受上,它們并沒有給人滿意的答案,中間的乘坐感受都不好,而且腳下的空間表現也無法讓乘坐達到舒適的程度,除非是去侵占兩邊乘客的腳下空間。ATENZA的中央凸起較高,新蒙迪歐的前后距離較小,整體表現都難以達標。
● 車內儲物空間
兩款車的前后車門都設計了儲物空間,在空間的表現上,似乎是新蒙迪歐更占優(yōu)勢,不過,當我放下瓶裝水的時候發(fā)現,新蒙迪歐的儲物格高度受到限制,瓶裝水無法輕松放下,而在ATENZA上時,放置瓶裝水非常輕松,唯一不足之處就是空間略小,在這個環(huán)節(jié)它們打平。
前排的儲物空間,兩款車的表現都還不錯,新蒙迪歐中控臺儲物空間不小,但拿取物品時中間部位受到變速桿的影響,而通過兩側拿取物品時又不夠順手,在使用上表現不足。在手套箱的表現上,讓它扳回了一些顏面,不但空間大,而且里面還進行了絨面處理,視覺上更高檔,使用起來也非常舒服。
ATENZA的前排中央扶手可以前后移動,能滿足更多不用身高的駕駛者,而在內部空間上,還是新蒙迪歐更為出色。后排中央扶手的設計,新蒙迪歐要更出彩,杯架在不使用時,可收入到扶手當中,不會影響日常使用,在這點上ATENZA還需提升。
● 后備廂
新蒙迪歐和ATENZA的后備廂空間表現都很規(guī)整,通過測量之后,在空間利用率上ATENZA的表現更好,新蒙迪歐受到后排揚聲器的影響,在高度上比ATENZA小了不少,而且當后排座椅靠背放平之后,平整度也不及對手,在這個環(huán)節(jié)ATENZA勝出。
● 總結:
作為兩款主打運動風格的車型,新蒙迪歐表現出的風格更加陽剛,就如同武林界的硬氣功,而馬自達ATENZA則表現出一種溫柔之氣,如同以柔克剛的太極拳。它們倆的風格可以代表目前具有運動風格中型車的兩大方向,作為一款中型車,如果一味的追求運動恐怕也很難在這塊市場長存,所以在彰顯運動風格的同時它們同樣需要關注到舒適性。通過今天較為初級的對比,可以看出它們倆的實力不相上下,而最終誰將成為這次比試贏家,我覺得一定要讓它們動起來才會有答案,等到它們上市之后,相信這樣的對比肯定還會出現,到那個時候,我們一定為大家呈現出一個更為全面細致的對比。(文/圖 汽車之家 苑璐)
點擊進入上海車展專題>>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