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兩款搭載輕混合動力系統(tǒng)車型:
在這部分,我們將為大家介紹兩款輕混合動力車型,如果按照電能功率占輸出總功率的比例劃分,混合動力車可以被分為微混、輕混、強混和純混。微混就是裝備了啟停系統(tǒng)的車型,比如smart;強混就是低速時可依靠純電動行駛,高速時發(fā)動機可介入的車型,比如雷克薩斯CT200h;而純混自然就是純電動車的代名詞,發(fā)動機只是起到充電和輔助動力作用,比如F3DM和Volt沃藍達。那么何為輕混合動力車型呢?
我們認為輕混合動力車,就是發(fā)動機和電動機共同驅動的車型,只不過發(fā)動機占動力的主要部分,而電動機能夠在起步、加速等情況下為車輛提供驅動力,從而減少油耗。
結構類型:輕型混合動力車
官方售價:26.59-28.59萬元
政府補貼:無
提到別克君越的混合動力車型,來過上海世博會的朋友都不會陌生,當時大街上有相當一部分老君威的混合動力車被用作世博出租車行駛在大街小巷。時至今日,油價持續(xù)上漲,別克君越也有了更新?lián)Q代,新款別克君越依舊保留了混合動力車型,并命名為“君越eAssist”。
事實上,作為輕型混合動力車的君越eAssist本質上就是一臺搭載了2.4L SIDI直噴發(fā)動機的普通汽油車,和普通的2.4L車型沒有實質上的區(qū)別。不同點當然也很簡單,在這臺2.4L SIDI發(fā)動機的缸體邊,安裝了一臺高性能緊湊型感應電機,這臺采用液冷的電動機可為發(fā)動機提供15.3kW和65N·m扭矩的輔助動力,并且還擁有15kW的發(fā)電功率。
除了電動機之外,君越還是國內同級車中首款采用了鋰電池的混合動力車型,雖然電池容量僅為4.4Ah,但足夠用以再上坡、加速時為電動機提供電力,從而為發(fā)動機提供額外動力了。這塊鋰電池可提供115V/15kW的電力,采用空氣強制冷卻,在君越eAssist的后車窗下方增設了一個類似通風口的散熱裝置。和普通電池相比,君越的電池組10年或24萬公里無需更換,功率密度是鎳氫電池的2倍,重量則僅為同功率鎳氫電池的1/5,自放電率更是低達1%/月。
在工作模式上,君越eAssist相比較之前的幾款車型也要更加簡單。停車時連續(xù)踩住剎車2秒以上,發(fā)動機就會停止工作,而在緩慢靜止起步的時候,發(fā)動機會立刻恢復驅動力;而在車輛從靜止突然加速或者行駛中急加速時,電動機就會和發(fā)動機一起工作,為車輛提供額外動力了。
在任何時速行駛過程中,如果松開油門踏板,車輛會立刻進入到能量回收的模式,通過車輪和發(fā)動機產(chǎn)生的剩余能量進行回收,給電池充電。變速箱的主減速比由1:3.23調整為1:2.64后,車輛滑行的距離相應的會有所增加,帶擋滑行發(fā)動機是不噴油的,所以這樣一來,滑行的距離越長,油耗也就相應的越低。
此外,車輛上還做了一些與混合動力系統(tǒng)相配合的經(jīng)濟性改善,比如前格柵下部增加主動氣流調整裝置來控制風阻;后備箱去除了備胎,換裝了快速補胎設備,輪胎也采用了低滾阻輪胎來進一步降低油耗。
但無論如何,君越eAssist的這套油電混合系統(tǒng)還是屬于輕度的新能源技術,因為歸根結底還是以汽油發(fā)動機為主,而電動機僅為是了能夠減低油耗所涉及,和那些純電動或者汽油發(fā)動機為輔的技術完全不同。因此在市場上,我們還是可以將其作為傳統(tǒng)汽油動力車型來對待,同時價格方面這款車型也不算太貴,從4S店的反饋來看還是有不少消費者愿意比同配置車型多花4萬元購買君越eAssist車型的。
◆ 榮威750 HYBRID
結構類型:輕型混合動力車
官方售價:23.68萬元
政府補貼:作為公車可享受3.2萬元補貼
說完了君越eAssist,那么同作為輕混動力的榮威750 HYBRID就沒必要為大家多介紹了。它在混合動力方面的結構、功能以及使用方法和前者幾乎完全相同。擁有自動啟停系統(tǒng)、動能回收系統(tǒng),在起步、加速等情況下,電動機能夠為車輛提供驅動力,從而減少發(fā)動機的燃油消耗。
榮威750 HYBRID和普通純汽油車型一樣采用1.8T卡瓦奇發(fā)動機,最大功率118kW,最大扭矩215N·m,同時并聯(lián)一臺峰值功率20kW的電動機。電池方面采用的是磷酸鐵鋰電池,供應商為美國A123公司,這家公司最著名的產(chǎn)品就是F1法拉利車隊和邁凱輪車隊使用的KERS系統(tǒng)。輪胎則同樣采用了低滾阻產(chǎn)品以降低油耗。
從銷量來看,榮威750主要集中在長三角地區(qū),并且以20萬元以下車型為主銷。顯然售價23.68萬元的混合動力版本并非針對普通消費者,其可享受的3.2萬元公共服務乘用車補貼只有在作為政府、機關采購時才會有效。不過這并不代表普通消費者無法購買這款車型,只是在全系車型都銷量不佳的前提下,再讓消費者多花錢接受一款輕型混合動力車,這種可能性就幾乎和零等值了。
編輯總結:
可能有的朋友會認為發(fā)電和制造電池屬于高污染行業(yè),但我想技術的發(fā)展總是會經(jīng)歷陣痛期,而后就會越來越好,新能源車的發(fā)展也一樣。打個比方,發(fā)電/制造電池和開車曾經(jīng)是雙重污染,在新能源車誕生后就變成了前者的單方面污染,不會因為你不造新能源車就不發(fā)電或者不造電池了;而若是發(fā)電技術和電池制造技術能夠進一步提升,那么總體的污染水平就會再下降一個檔次,在大局上來看這是好事不是么?
另一方面,技術的發(fā)展總是離不開政策的支持,消費者畢竟是實際的,時至今日新能源產(chǎn)品的價格相比汽油產(chǎn)品來說還是偏高的,這其中的差價是否有人愿意埋單將直接決定未來新能源車的銷量。說的俗一些,一樣價格誰不愿意買個先進省油的?如果某相關部門的朋友們不再繼續(xù)埋頭研究如何變著法子漲油價,而將這份心放在研究推廣新能源車的推廣上就好了,但愿在不久的將來這句話會成真吧。ㄎ/汽車之家 黃正橋)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