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飾 與老款相同樸實實用
2011款伊蘭特沿用了老款的設計及功能,使用上深下淺的傳統(tǒng)配色,一切均以實用為主;中控臺部分略向駕駛員方向傾斜,操作上方便司機使用,也間接地將前排劃分出主副駕駛區(qū)域。
橡膠方向盤沒有集成任何多功能按鍵,在現(xiàn)在看來有些過時,如果能增加上最常用也是最基本的音響控制鍵就更方便實用了。黑色儀表盤樸素,兩大兩小的設計非常簡潔,非常盡職盡責的傳遞數(shù)值,但是與激情就不沾邊了。
中控臺部分為音響和空調兩個最基本的控制區(qū),CD可以讀出MP3格式的光盤,不過相對于AUX和USB接口來說還是不夠便捷,為更新幾首歌就重新刻盤成本略高而且時間長了會覺得麻煩。手動空調旋鈕偏小,不過影響不會太大。
隱藏式煙灰缸輕按即可彈出,點煙器與逆變電源接口分開,及時使用電源也不會影響到點煙器的功能;下面設置了三組硬幣存儲槽,但是在北方好像很少使用硬幣,利用率并不會太高,但是大燈調節(jié)倒是個有用的配置,可以適應不同身高的駕駛員,或者根據(jù)不同的車速選擇不同的大燈高度。
織物座椅的造型有考慮人體工程學,座椅看上去比較厚實,有側向包裹及支撐,但我們相信并不會很強,因為伊蘭特畢竟是一款樸實的家用轎車。后排座椅偏向于兩人設計,中間座椅靠背隆起較大,而且沒有頭枕。另外兩個座位椅型還是可以的,不過頭枕依然不能調整高度確實遺憾。
總結:
看過實拍圖片后相信每個人對2011款伊蘭特的外觀在心里都有了自己的認識和評價,對于審美我們并不做過多的點評。作為一款全部面向家用的緊湊型車可能在配置以及性能上表現(xiàn)中規(guī)中矩,找不出太多的特點以及強有力的競爭力,但是正如當年的捷達一樣有著自身純粹的魅力。(圖/文汽車之家 張可 攝影 柳偉)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