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奧迪A4L
本次出陣的中型車里,奧迪A4是高檔車的身份,不管是品牌還是價格,都能夠體現(xiàn)這一點。而今天最需要能體現(xiàn)出其高檔身份的,是它的懸掛。前多連桿后梯形連桿,其實從圖片上幾乎看不大出來其形式。因為,底盤護板包得十分嚴(yán)實,除了兩側(cè)的擺臂能夠看出是鋁合金的,其他部件幾乎都被遮住了。
不過,高檔車的底盤確實明顯要更有檔次感了,除了剛才說到護板幾乎將整個底盤保護住了,完全看不到那些顯得凌亂的管路、部件連接等。
● ES350
售價50萬元左右的雷克薩斯ES350還是中型車?沒錯,因為他使用的是和凱美瑞相同的平臺,所以雖然他的售價超過了很多中大型車,但我們還只能把它劃歸為中型車。那么ES350的懸掛不會是和凱美瑞一樣的吧?要知道凱美瑞在中型車中可以說是最差的,ES350又比它貴了一倍呢。如果你是這么想的,那么ES350會讓你失望的。
目測的話,ES350的后輪懸掛和凱美瑞的沒有任何區(qū)別,會不會ES350使用了強度更高的材料呢?我不知道,希望是這樣吧,也希望能夠彌補雙連桿的先天不足。
● 奔騰B70
我們都知道奔騰B70是和馬自達6同平臺的一款車型,只不過換了一個“馬甲”,但售價降低了不少,所以性價比更高。那么會不會在看不到的地方偷工減料呢?起碼在后懸掛上沒有這樣做。
奔騰使用的是多連桿式的獨立后懸掛,雖然露出的不多,但在能看到的范圍內(nèi),起碼下擺臂是十分粗壯的,所以我們完全能夠?qū)@款車放心。與之相同的,除了馬自達6之外還有奔騰B50。
● 寶馬3系
對于操控見長的寶馬3系,后懸掛自然不會令我們失望,只不過因為這輛車較臟,而且拍攝的角度無法展示它懸掛的全部,所以我們只能“將就”著欣賞一下。
中型車使用多連桿后懸掛的并不算稀奇,但大量使用鋁合金材質(zhì)的卻并不多,目前主流的主要有新君威、邁騰、天籟、A4L和3系,而前面幾輛車都是前輪啟動的,而3系是后驅(qū)的,所以不管怎么說,誰也不能否認(rèn)它優(yōu)異的操控性能。
● 銳志
銳志雖然銷量一般,但不管從哪個角度考慮,凱美瑞僅僅是因為長相大氣了一些,空間大了一些,卻比它賣得好那么多,實在是沒有天理。一個是前驅(qū)+雙連桿,一個是后驅(qū)+多連桿,還有一個是L4,一個是V6,檔次差了十萬八千里。
盡管很難觀察到銳志后輪懸掛的全貌,但我們還是能看出來,與車輪連接的部分使用了鋁合金材質(zhì),副車架為嚴(yán)嚴(yán)實實地保護起來,下擺臂也很算粗壯。而且還是后驅(qū)加V6,只能說買銳志的對空間和外觀不是十分看重,但卻十分懂車的人。
● 思鉑睿
思鉑睿其實就是本田雅閣,所以它的懸掛結(jié)構(gòu)和8代雅閣沒有任何區(qū)別,這套懸掛系統(tǒng)的潛力不錯,只要調(diào)教適當(dāng)就能獲得優(yōu)秀的操控性。作為一款運動車型,它的懸掛感覺還是要比雅閣稍微硬朗一些的,只是相對而言不是那么激進,還是照顧到一定的舒適性。
中型車篇總結(jié):
綜合看下來,中型車反而是前懸掛的結(jié)構(gòu)有所不同,有麥弗遜的、雙橫臂、雙叉臂甚至多連桿的。不過,即使是前后懸掛形式極為相似的雅閣和睿翼,兩者在操控方面的表現(xiàn)也是有很大差異的。因此說,懸掛本身是個較為復(fù)雜的結(jié)構(gòu),除了在基本的強度和剛性有所保證以外,還需要有很高的調(diào)教能力。(文/汽車之家 胡永平 攝影/鄭宇、張磊)
懸掛揭秘+比拼系列文章分為四篇,歡迎點擊下面鏈接進入對應(yīng)文章:
1/小型車后懸掛PK篇(點擊這里,去往小型車PK篇)
2/緊湊型后懸掛PK篇(點擊這里,去往緊湊型PK篇)
3/中型車后懸掛PK篇(本文)
4/SUV車型后懸掛PK篇(點擊這里,去往SUV車型PK篇)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