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用車寶典] 上一期的內(nèi)容里,我們重點聊了新一代?怂沟娜装l(fā)動機及駕駛操控性的表現(xiàn),這一期來說說我在日常使用上的一些感受以及大家不太注意到的細節(jié)。
● 油耗及燃油適應性
三缸發(fā)動機一直是這臺車的焦點,油耗也自然成為消費者及車主關注的重點,咱們就先從油耗說起。經(jīng)過兩千多公里的日常行駛后,在全程開啟空調(diào)(Auto模式24℃)和啟停系統(tǒng)的情況下,車輛顯示的油耗為7升/百公里(平均車速為46km/h)。這里面既包括工作日的城市內(nèi)通行,又有周末的快速路及高速路段。
前1000公里經(jīng)歷了較多的擁堵路況,這種頻繁的走走停停,也讓油耗達到了10升/百公里(平均車速在20km/h以下)。在高速度段,120km/h巡航的油耗大約在6升/百公里。平均下來,前1000公里的油耗為7.7升/百公里(平均車速為39km/h)。在第二個1000公里中,城市道路變得相對順暢,油耗也順勢降到了6.3升/百公里(平均車速55km/h)。當然,油耗和行駛的路況及每個人的駕駛習慣息息相關,老司機可能會比較省,急脾氣就相對費油,我所展示的油耗水平是基于我的習慣和使用環(huán)境,供大家參考。
該車使用的汽油標號為92#及以上,我也加過95#汽油及E10的92#乙醇汽油,車輛的狀況及駕駛感受并無明顯差異。我相信工程人員針對國內(nèi)的燃油情況,對?怂惯M行了本土化的調(diào)整,油品的適應性上還是讓人放心的。此外,福特車型的加油口大多采用直插式的設計,如果需要通過油桶加油,則將原廠附送的加油漏斗捅入加油口即可。
● 使用便利性上的幾點感受
這臺車的后備廂無任何錨點、網(wǎng)兜之類的設計,作為車上必備的滅火器,由于無處安放,會在后備廂內(nèi)滾來滾去,如果能在兩側(cè)凹槽處加個網(wǎng)兜,就能很好地解決該問題,還能放一些其它的物品,避免散亂到各處。
高配車型在后視鏡處配有USB接電口,這款1.5T入門級車型則取消了。我注意到在后視鏡內(nèi)是設計有自動大燈傳感器的,也就是說在后視鏡內(nèi)部是可以多預留出一個取電口的,畢竟行車記錄儀對于中國消費者來說還是很實用的,否則就要繞到A柱來進行布線,比較麻煩。
——儲物便利性
這一代?怂乖诠δ懿季趾褪褂帽憷陨希o明顯的問題,畢竟?怂菇(jīng)過幾代車型的繁衍進化,人機工程學設計和功能使用的便利性上已經(jīng)比較成熟。對于國內(nèi)的用車環(huán)境來說,有些功能和配置需求又有別于歐洲及北美,所以在配置的選擇及細節(jié)設計上,做好本土化工作還是十分必要的。
● 胎壓要打足
按照車輛B柱上標示的胎壓要求,在中低載荷下,四個車輪的胎壓要達到2.6bar,這個數(shù)值確實比很多車輛要高,而胎壓又直接影響駕駛者感知路面信息的敏感程度。我猜想原廠這種較高的胎壓設定也是和這套懸架系統(tǒng)相匹配的,達到敏捷且清晰的懸架特性。
需要說明一點,我們在給輪胎打氣時,寧愿多打一點,也不要少打,特別是在跑高速的情況下,虧氣的輪胎更容易導致爆胎,而不是如大家所想,像氣球一樣,打多了容易爆胎,事實恰恰相反,請大家謹記。
好評理由:
差評理由: